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8)
2023(10338)
2022(9052)
2021(8377)
2020(7449)
2019(17352)
2018(17227)
2017(33403)
2016(18524)
2015(21469)
2014(21878)
2013(21894)
2012(20474)
2011(18454)
2010(18959)
2009(17660)
2008(18180)
2007(16842)
2006(14572)
2005(13276)
作者
(53833)
(44849)
(44635)
(42792)
(29000)
(21632)
(20788)
(17618)
(16904)
(16448)
(15270)
(15217)
(14404)
(14270)
(14154)
(14103)
(13974)
(13304)
(13087)
(13025)
(11137)
(11121)
(11044)
(10231)
(10229)
(10169)
(10088)
(10045)
(9172)
(8937)
学科
(76729)
经济(76646)
管理(62258)
(59240)
(49064)
企业(49064)
方法(41885)
数学(37039)
数学方法(36780)
(27160)
中国(20732)
(20244)
贸易(20238)
(19796)
(19457)
(18065)
财务(18019)
财务管理(17960)
(17705)
企业财务(16998)
(15942)
银行(15916)
业经(15036)
(14899)
(13777)
金融(13775)
(13639)
地方(13418)
(13093)
理论(12819)
机构
大学(268853)
学院(267463)
(111770)
经济(109223)
管理(106605)
理学(89024)
理学院(88088)
管理学(86840)
管理学院(86292)
研究(82128)
中国(71474)
(58579)
(56531)
科学(47898)
财经(45178)
(43579)
(42548)
(41614)
中心(41319)
(40941)
研究所(36906)
业大(36859)
北京(35722)
经济学(35422)
(34415)
财经大学(33567)
农业(33324)
经济学院(32435)
(31950)
师范(31624)
基金
项目(165494)
科学(129298)
研究(122041)
基金(120374)
(102908)
国家(102035)
科学基金(87956)
社会(76806)
社会科(72860)
社会科学(72836)
(64018)
基金项目(63116)
教育(57883)
自然(56613)
自然科(55289)
自然科学(55273)
自然科学基金(54328)
(53505)
资助(51979)
编号(50334)
成果(41540)
(38369)
重点(36650)
课题(34514)
(33865)
(33661)
教育部(33422)
大学(32646)
科研(32386)
人文(32385)
期刊
(123445)
经济(123445)
研究(81519)
中国(54964)
(50145)
管理(39641)
学报(38566)
(36541)
(34578)
金融(34578)
科学(34563)
大学(29485)
学学(27421)
教育(26776)
技术(24478)
农业(23415)
财经(23312)
(19837)
经济研究(19310)
业经(18933)
问题(16552)
(16120)
(15047)
技术经济(14551)
财会(14518)
理论(14265)
统计(13797)
图书(13787)
国际(13298)
会计(13285)
共检索到41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德忠  潘江玲  
目前,我国外贸中约有4000亿美元采用信用证结算。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一旦开出,开证行就在有效期内承担了第一性付款责任,同时面临着开证申请人不能如期偿付赎单造成银行的垫款或不良资产的风险。我国信用证贸易融资风险常以"不符点拒付"或"法院止付"为导火索而暴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红梅  杨志萍  
谈进口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防范□王红梅杨志萍针对进口信用证业务的风险特性及表现形式,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防范和化解风险。(一)加强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意识。银行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各开证银行要确立风险忧患意识,把防范放在重要的位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进口信用证是国际业务结算诸品种中收益较高的一种。但是银行在进口开证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使之成为效益增长点而不是风险爆发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海桥  
进口信用证业务面临着许多风险,包括客户信誉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外汇汇率风险、政策风险、金融诈骗风险以及内部管理失控风险等。因此,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积极防范风险是银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文忠  
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是外汇指定银行向选择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出口商所发放的装船前短期融资方式。由于有信用证正本作抵押,这种贷款的风险常被一些银行忽视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文章对这种贷款的风险成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外汇指定银行提高此类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寰  林晓慧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显著攀升,风险管控压力明显加大。信用证作为一种常用结算方式,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信用证项下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所出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商业银行在进口开证以及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大宗商品贸易进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从进口地开证行和融资行的视野,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办理进口国际贸易开证、融资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从多维度分析了风险的原因,有针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寰  林晓慧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显著攀升,风险管控压力明显加大。信用证作为一种常用结算方式,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信用证项下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所出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商业银行在进口开证以及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大宗商品贸易进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从进口地开证行和融资行的视野,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办理进口国际贸易开证、融资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从多维度分析了风险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了防范、降低风险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剑峰  郝联峰  
我国进口远期跟单信用证结算业务增长原因探析朱剑峰郝联峰1992—1996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4%,其中进口贸易年均增长82%,而同期进口贸易结算中跟单信用证结算也迅速增加。以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某商业银行为例:与1996年同期相比,1...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洪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探析○张洪一、国际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方式出口信用保险是在商品出口或相关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保险人(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向国外买方提供信用的出口商或银行)签定的一种保险协议,根据该协议,被保险人向保险人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臻珍  李灵稚  
为了保证收汇安全,促进出口,国家大力倡导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开展,并于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称中国信保),其依托国家信用,专门从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为我国企业顺利开展出口贸易提供支持和担保。从成立至今,中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志斌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配合国家外贸、外交、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的政策措施,从区域角度看,核心作用应发挥在配合产业政策上。本文从区域角度探讨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发挥。实现政策性业务核心职能,地方政府应强化经济政策资源意识,出口企业应强化出口风险意识,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强化专业化服务意识,目标才能达成一致,效用才会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以参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和正在使用出口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短期出口保险和出口信用担保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信用风险特性和出口保险特性对参保短期出口保险有显著正影响;第二,短期出口保险和出口信用担保对出口业绩均有显著正影响;第三,在出口企业环境特性和出口业绩之间的关系中,对于出口信用风险系统管理的企业和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特性较为满意的企业对出口业绩产生显著正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以参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和正在使用出口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短期出口保险和出口信用担保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信用风险特性和出口保险特性对参保短期出口保险有显著正影响;第二,短期出口保险和出口信用担保对出口业绩均有显著正影响;第三,在出口企业环境特性和出口业绩之间的关系中,对于出口信用风险系统管理的企业和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特性较为满意的企业对出口业绩产生显著正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娟娟  钟锐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出口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影响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以商业风险为主,结合我国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出口贸易在信用风险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