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0)
2023(15356)
2022(13123)
2021(12518)
2020(10535)
2019(24198)
2018(23757)
2017(45364)
2016(24784)
2015(27769)
2014(27339)
2013(27247)
2012(25070)
2011(22716)
2010(22223)
2009(20526)
2008(19877)
2007(17150)
2006(14813)
2005(13020)
作者
(72921)
(60628)
(60086)
(57176)
(38447)
(28962)
(27191)
(24083)
(23118)
(21352)
(20738)
(20404)
(19072)
(18984)
(18794)
(18693)
(18215)
(18161)
(17284)
(17283)
(15167)
(14629)
(14611)
(13629)
(13584)
(13402)
(13317)
(13174)
(12157)
(11881)
学科
(97175)
经济(97068)
管理(66844)
(65424)
(51511)
企业(51511)
方法(47410)
数学(42133)
数学方法(41765)
中国(29369)
(25804)
(23639)
(21557)
贸易(21548)
(21233)
(21039)
业经(20107)
(18090)
(16803)
银行(16736)
农业(16709)
地方(16681)
(15945)
(15422)
金融(15420)
环境(14848)
(14786)
财务(14723)
(14707)
财务管理(14697)
机构
大学(352372)
学院(346959)
(143394)
经济(140645)
管理(137050)
研究(121780)
理学(119414)
理学院(118072)
管理学(115947)
管理学院(115355)
中国(94092)
科学(77035)
(75454)
(63267)
(63078)
(61987)
研究所(57321)
业大(56360)
中心(54630)
财经(51845)
农业(50197)
北京(48046)
(47858)
(47604)
经济学(44033)
(43846)
(43540)
师范(43023)
经济学院(39915)
财经大学(39121)
基金
项目(245392)
科学(191939)
基金(180684)
研究(171917)
(160864)
国家(159627)
科学基金(135358)
社会(109758)
社会科(104089)
社会科学(104063)
基金项目(96050)
(92331)
自然(90412)
自然科(88335)
自然科学(88307)
自然科学基金(86733)
(79768)
教育(77654)
资助(75231)
编号(67284)
重点(54975)
(54612)
成果(53334)
(51208)
(50612)
科研(47865)
创新(47420)
教育部(46271)
国家社会(46024)
课题(45885)
期刊
(145988)
经济(145988)
研究(102334)
中国(63705)
学报(62642)
(55733)
科学(55441)
管理(47508)
大学(46333)
(44901)
学学(44000)
农业(38735)
(31948)
金融(31948)
教育(31098)
技术(26167)
经济研究(25224)
财经(24808)
业经(22375)
(21151)
(21142)
问题(19204)
理论(18511)
科技(17470)
(16959)
实践(16895)
(16895)
(16772)
业大(16330)
技术经济(16264)
共检索到50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佩  孙江明  
本文首先运用BEEK-MGARCH模型测算了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价格波动性,发现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美国最小;随后运用差异化进口分布(DIA)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总进口量、进口价格水平和季节性因素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也是影响中国大豆差异化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大豆的进口市场中,阿根廷是唯一受自价格风险影响的国家,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每增加1%,进口需求将下降1.11%;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会使中国增加从阿根廷的大豆进口,而减少从美国的大豆进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张姝  吴国松  
文章从进口来源的角度对中国大豆进口数量波动进行了分解,发现美国来源的进口数量的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巴西最小,且不同来源进口波动方向往往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波动程度。利用2001-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的月度数据,对进口数量来源地布局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市场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提高有效抑制了中国大豆进口数量的波动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简单的来源多样化并不一定能够有效降低进口波动性。如果新兴进口来源国的出口时间与传统进口来源国相同,或者出口时间与进口来源国相反但对中国的出口量远远高于传统进口来源国,则进口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张慧艳  朱晶  
本文基于市场供需主体相互依赖的视角,利用1996-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将中国对大豆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与主要大豆出口国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同时纳入测算体系,考察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结果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对美国和巴西大豆市场的依赖性水平高于美国和巴西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水平,相比而言,中国从阿根廷和加拿大进口大豆不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从防范与化解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出发,本文采用区分进口来源的动态ECM-AIDS模型,考察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关系。研究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大豆进口市场呈现明显的竞争性。本文进一步以世界各国的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作为评判大豆进口可获性的依据,确定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地理区域,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最小化大豆进口风险,测算可从各来源国进口大豆的最优进口量,分析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具体方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雪婷  穆月英  
本文基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月度贸易数据,通过运用Rotterdam改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不同来源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际关系对于本国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的大豆出口均有影响,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更易受到他国影响。其中,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方,其国际关系变化更能反映到贸易上;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乌拉圭大豆受到美国和巴西大豆挤出,享受阿根廷大豆出口的溢出;俄罗斯更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影响。弹性方面,中国对美国和巴西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均不敏感,阿根廷和乌拉圭则更加有弹性;进口占比份额小的来源国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更多表现出替代效应。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作用可以多样化进口来源,确保中国大豆进口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旭芸   贺梅英  
【目的】探究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逻辑关系,对于科学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保障国内大豆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利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1)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大豆进口价格,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不同进口比重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从进口占比高的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而对来自进口占比低的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3)不同的粮食价格波动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在2007—2013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剧烈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在2014—2021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平缓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结论】要继续完善进口多元化战略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应关注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不同国别和时期中的差异化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东梅  姜绍政  
我国大豆需求量几乎年年增长,但需求量的增长并没有促使我国本土大豆生产量的提升,相反,大豆进口量却出现激增。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大豆进口量已达到国内产量的3倍之多。本文利用Armington模型估计了1993至2011年我国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替代弹性,并计算了由于进口价格变化、关税变动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大豆进口的福利波动。从短期看,大豆进口引起的福利波动可能更多的是因"大国效应"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从长期来看,因为替代弹性大,这可能会直接导致进口大豆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导致更多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加大对本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生产及加工的扶持,积极争取在大豆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中国大豆进口价格对进口结构变动的反应决定了国内大豆价格的稳定性及中国对大豆进口布局战略的选择。本文运用PTM模型,在单位根检验、F检验等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进口结构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和巴西市场份额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水平,而阿根廷大豆市场份额的提高则会拉高中国的大豆进口价格。为了以更低的价格进口大豆,保证大豆进口的可获性及经济性,中国应继续保持美国和巴西市场,利用直接投资等措施促进阿根廷及其他具有生产潜力的国家生产大豆,同时通过技术支持等手段保护并培养国内大豆生产的竞争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林  张蕊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利用2014年1月到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加征关税对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和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征关税会抑制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不过该抑制作用呈现收敛特征;加征关税会引起国内大豆价格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较小,对美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最大程度将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4.271%。整体来看加征关税对中国大豆价量的影响很小。其原因是巴西对美国大豆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美国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垄断力显著低于巴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训波  
随着大豆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成为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施童  叶明华  
通过对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供求平衡的分析发现,国内供求的巨大缺口以及较低的关税水平是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通过敏感度测算发现,大豆进口量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且受到国内库存和全球大豆种植状况的影响,我国大豆进口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根据大豆贸易的定价公式,分析认为CBOT期货合约价格、离岸升贴水以及海运运费是造成大豆进口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应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主要策略在于提高整体议价能力、充分参与国内外期货市场、积极推进国内相关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阙树玉  王升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规模与强度正与日俱增,农产品进口价格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在小开放经济下,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农产品进口;人民币汇率风险越大,农产品进口的价格就越低;国内对进口农产品消费的越多,农产品进口价格就越低。在农产品国际定价权中,中国仍然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而未曾拥有国际农产品定价权。实证检验的结论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青  伍丰宇  张寒  
中国原木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成为热点问题。在协整分析框架下,利用2000~201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视角检验了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其中,汇率波动风险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渠道对中国原木进口施加影响。从数值上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1.15,汇率波动风险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40。这一效应反映汇率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原木进口,但其升值带来的波动又会抑制原木进口的增长。其他变量的影响基本符合理论预期。经济产出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0.55,原木实际进口价格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66。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上述变量对中国原木进口的长期影响在短期内也存在。研究结论有助于认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机制,为预判人民币汇率波动背景下中国原木进口的未来走势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