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0)
- 2023(11993)
- 2022(9697)
- 2021(8887)
- 2020(7421)
- 2019(16563)
- 2018(15998)
- 2017(30027)
- 2016(15859)
- 2015(17665)
- 2014(16796)
- 2013(16855)
- 2012(15296)
- 2011(13611)
- 2010(13704)
- 2009(13010)
- 2008(13251)
- 2007(11841)
- 2006(10291)
- 2005(9637)
- 学科
- 业(82404)
- 企(76108)
- 企业(76108)
- 济(74430)
- 经济(74352)
- 管理(66375)
- 方法(31505)
- 业经(28083)
- 农(26868)
- 财(25192)
- 数学(23489)
- 数学方法(23385)
- 中国(21683)
- 技术(19977)
- 务(19554)
- 财务(19546)
- 财务管理(19534)
- 企业财务(18517)
- 农业(17441)
- 贸(17335)
- 贸易(17316)
- 易(16996)
- 制(15852)
- 策(15068)
- 划(14772)
- 技术管理(13769)
- 和(13422)
- 理论(12986)
- 体(12488)
- 企业经济(12205)
- 机构
- 学院(230257)
- 大学(224019)
- 济(110418)
- 经济(108933)
- 管理(96805)
- 理学(83009)
- 理学院(82318)
- 管理学(81653)
- 管理学院(81211)
- 研究(74466)
- 中国(62148)
- 财(49480)
- 京(46651)
- 科学(39374)
- 财经(39290)
- 经(35890)
- 所(35785)
- 农(35624)
- 江(34104)
- 经济学(33902)
- 中心(33424)
- 研究所(31923)
- 经济学院(30571)
- 北京(29757)
- 业大(29354)
- 商学(29006)
- 财经大学(28928)
- 商学院(28762)
- 农业(27948)
- 经济管理(27225)
- 基金
- 项目(146666)
- 科学(119390)
- 研究(112005)
- 基金(109735)
- 家(93942)
- 国家(93124)
- 科学基金(82532)
- 社会(76305)
- 社会科(72718)
- 社会科学(72701)
- 基金项目(57287)
- 省(56637)
- 自然(50274)
- 教育(49494)
- 自然科(49249)
- 自然科学(49240)
- 自然科学基金(48518)
- 划(45810)
- 资助(43780)
- 编号(42874)
- 创(37814)
- 业(36337)
- 创新(34282)
- 部(33830)
- 成果(33099)
- 国家社会(32873)
- 发(32791)
- 重点(32589)
- 制(30539)
- 教育部(29757)
- 期刊
- 济(124173)
- 经济(124173)
- 研究(71799)
- 中国(47112)
- 管理(43310)
- 财(41792)
- 农(34333)
- 科学(29407)
- 学报(25979)
- 农业(24350)
- 技术(22507)
- 业经(22112)
- 融(22015)
- 金融(22015)
- 大学(21423)
- 经济研究(21113)
- 财经(20534)
- 学学(20315)
- 教育(19760)
- 经(17958)
- 业(17036)
- 问题(15985)
- 技术经济(15422)
- 贸(15341)
- 世界(14780)
- 国际(13231)
- 现代(12008)
- 商业(11853)
- 科技(11557)
- 财会(11519)
共检索到35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对已有企业层面进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改进,从进口产品质量角度研究了我国进口促进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一般贸易的进口来看,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技术溢出和市场扩大是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促进创新的两个显著性路径,但是,降低生产成本路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显著性路径;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实施进口促进政策具有合理性,实施积极的进口贸易政策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进口产品质量 企业创新 持续创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对已有企业层面进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改进,从进口产品质量角度研究了我国进口促进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一般贸易的进口来看,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技术溢出和市场扩大是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促进创新的两个显著性路径,但是,降低生产成本路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显著性路径;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实施进口促进政策
关键词:
进口产品质量 企业创新 持续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曾祥菲
本文基于海关微观贸易数据,在打破单位价值量(unit value)等价于质量(quality)的假设后,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动力源自持续进口企业的质量升级和低质量进口企业退出;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与进口绩效密切相关,企业进口产品质量越高,其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越长,反之亦成立;在考虑了内生性、产品种类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指标反映了不同于单位价值量、技术复杂度的内容,是观察进口贸易结构不可缺少的维度;企业进口产品质量高于出口产品质量,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从政策层面看,提升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应是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晓庆
理论上进口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会促进新产品的进口,但对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不确定,新产品的质量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知识产权保护之前的进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扩展外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种类范围,进口地区会进口新的产品品种,但新品种的质量水平低于持续进口产品,从而拉低了进口产品质量的平均水平;进口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仅对中等技术产品的进口产品质量影响显著,对高、低技术产品的进口产品质量影响都不显著。此外,进口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了中等技术产品中的中等质量品种进口规模。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以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为样本,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促进了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升级,但是该效应随着企业性质、贸易方式、生产率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动态视角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能促进新进入企业和持续进口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对退出企业影响不显著;从生存视角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进口高质量产品的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延长了其进口持续时间。因此,在人民币双向浮动条件下,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借助汇率升值来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实现引进吸收再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延长企业进口持续时间,以进口推动出口,最终推动中国经济从"量"到"质"的跨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产品质量 进口行为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7—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考察了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欧创新合作、医药制造业创新合作、低效率创新企业及连续出口企业的创新合作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国际创新合作通过提升创新质量和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国的制度质量对国际创新合作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复杂网络视角,国际创新合作伙伴的网络中心地位传导效应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为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多元化 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于欢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了汇率制度安排对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本文发现,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下降;随着双边汇率制度安排灵活性下降,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会显著提高。从实证的角度,本文不仅采用细分的企业产品层面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机制,而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汇率制度的成本渠道以及企业的创新替代渠道。在考虑了不同样本分类标准、多产品企业、企业过去的进口行为、遗漏变量问题以及内生性问题,并更换测算方法之后,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进口产品质量 企业生产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大策 李磊
本文通过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而得的微观企业层面的综合数据库,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OFDI会显著提高其当年进口产品质量。在运用PSM-DID方法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对企业OFDI影响进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检验发现,企业OFDI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学习效应和关联效应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进 施炳展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上游垄断影响企业产品质量选择的作用渠道,并澄清了其阻碍产品质量升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克服了以"价格法"衡量产品质量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上游垄断对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取决于垄断的成因以及下游的竞争程度:由政府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明显不利于产品质量升级;由企业自身的高效率所导致的垄断对下游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与下游竞争程度有关,下游竞争程度越高,则其正面作用越小。随着下游行业竞争的放开,其负面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产品质量升级 政府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献辉 江妮
本文使用2003-2013年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此基础上将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的数据相匹配,并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其对企业研发所带来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来看,中间品进口质量的提高会对企业研发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反的是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不管是中间品还是资本品,其进口质量的提高都会对新产品的研发产生抑制作用。总体上来看,进口资本品质量提高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要强于进口中间品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献辉 江妮
本文使用2003-2013年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此基础上将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的数据相匹配,并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其对企业研发所带来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来看,中间品进口质量的提高会对企业研发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反的是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不管是中间品还是资本品,其进口质量的提高都会对新产品的研发产生抑制作用。总体上来看,进口资本品质量提高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要强于进口中间品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
企业 质量 测算 事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本文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和效率工资同时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了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调节,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足够高时,工资上升才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控制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资的反向作用之后,工资上升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工资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关键词:
工资 劳动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