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2)
2023(13640)
2022(11142)
2021(10077)
2020(8500)
2019(19138)
2018(18470)
2017(34684)
2016(18919)
2015(21274)
2014(20930)
2013(20956)
2012(19119)
2011(17220)
2010(17292)
2009(16506)
2008(16674)
2007(15031)
2006(13371)
2005(12593)
作者
(54429)
(45622)
(45411)
(43126)
(29083)
(21525)
(20497)
(17584)
(17230)
(16227)
(15777)
(15202)
(14863)
(14554)
(14380)
(13829)
(13596)
(13136)
(13085)
(12947)
(11366)
(11194)
(11042)
(10311)
(10231)
(10222)
(10076)
(10032)
(9072)
(9045)
学科
(86552)
经济(86420)
(86052)
(78692)
企业(78692)
管理(75135)
方法(37299)
(30502)
业经(29654)
数学(29095)
数学方法(28919)
(28018)
中国(23955)
(22244)
(22024)
财务(22003)
财务管理(21979)
企业财务(20874)
农业(19671)
技术(17914)
(17179)
贸易(17163)
(16824)
(16660)
(16549)
(15976)
(14883)
体制(14374)
理论(14187)
(13575)
机构
学院(282159)
大学(279011)
(129010)
经济(126927)
管理(112571)
理学(96474)
理学院(95555)
研究(94853)
管理学(94536)
管理学院(93996)
中国(76830)
(61846)
(58550)
科学(52653)
(49012)
财经(48599)
(47106)
(44302)
(42775)
中心(42442)
研究所(42114)
经济学(40296)
业大(39648)
农业(38536)
北京(36971)
经济学院(36303)
财经大学(35930)
(33527)
(32605)
商学(32319)
基金
项目(180948)
科学(145416)
基金(135392)
研究(134348)
(117464)
国家(116448)
科学基金(101350)
社会(90217)
社会科(85796)
社会科学(85775)
基金项目(70753)
(68662)
自然(63233)
自然科(61828)
自然科学(61812)
自然科学基金(60870)
教育(60787)
(57187)
资助(55092)
编号(51689)
(42154)
成果(41639)
(40886)
重点(40774)
(40193)
(39696)
国家社会(38935)
(38798)
创新(37433)
教育部(36654)
期刊
(146082)
经济(146082)
研究(87298)
中国(58433)
(51954)
管理(47377)
(46478)
科学(39404)
学报(39029)
农业(32147)
大学(31156)
学学(29669)
(27599)
金融(27599)
财经(25565)
技术(25407)
教育(24753)
业经(23836)
经济研究(23655)
(22152)
(20337)
问题(19061)
(17014)
技术经济(16674)
世界(16543)
国际(14780)
现代(13949)
财会(13875)
会计(12847)
(12606)
共检索到432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建军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采用A-C-F方法测度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讨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高质量中间品有助于企业通过"学习效应"机制、研发与进口中间品质量的"互补效应"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两种机制在考虑了企业贸易方式、出口状态、所有制类型、进口来源地差异后皆稳健。在全球价值链环境下,提升中国贸易利得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口高质量中间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正静  左连村  
文章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测算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深入分析了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多种计量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他贸易方式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不管企业是从非OECD国家进口,还是从OECD国家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的提升都可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相比高质量的进口中间品,低质量的进口中间品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相比高生产率企业,低生产率企业能够从进口中间品质量中获益更多,全面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可以自动地缩小企业间生产率水平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王胜  黄云湖  王菊蓉  
本文基于贸易品种类增长的福利内涵和Feenstra(1994)开发的测度进口种类变化的技术方法,利用CEPII的BACI数据库1995~2005年HS-6位数微观国际贸易数据,从种类变化的角度考察了进口贸易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精确机制。我们发现,进口种类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大部分上游行业进口种类的增加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平效应),而大部分行业自身进口种类的增加未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直接竞争效应)。两种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程度的差异取决于进口来源国和行业的技术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亚莉  王毅  郭晶  
文章借鉴Amit K&Khandelwal(2013)的方法,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进口中间品质量,并从不同层面实证检验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对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层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进口中间品质量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企业和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对应类型的企业;学习效应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生产率影响中起主要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存在正向关系,说明中国企业总体还未达到规模不经济阶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眭强  冯亚芳  
通过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测算出企业进口产品的质量,分析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渠道,结果显示:企业进口高质量的资本品、中间品以及消费品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率;企业进口高质量产品能够通过加剧行业竞争,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提高竞争力;企业进口高质量产品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同,资本品和消费品的技术创新效应为正,中间品为负;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为负的原因是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占据中国中间品进口的大部分且其技术创新效应为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亚莉  王毅  郭晶  
文章借鉴Amit K&Khandelwal(2013)的方法,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进口中间品质量,并从不同层面实证检验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对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层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进口中间品质量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企业和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对应类型的企业;学习效应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生产率影响中起主要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规模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李笑迎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作用的。非效率投资在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抑制非效率投资是国家审计促进企业TFP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进一步地,二次审计正向调节了国家审计对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国家审计的促进作用在非效率投资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微观企业借助审计监督力量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审计治理机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钞小静   周文慧   刘亚颖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共享、全面互联和跨界融合的特征属性,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评估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排除小样本估计偏误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加速数字化转型三个作用渠道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黄繁华  
进口竞争给进口国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不确定的。本文首先测算了中国进口研发溢出的规模,然后将中国的制造业归成17个行业,以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进口竞争与全要素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竞争给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效应为负,进口贸易带来资源重复低效率配置,低端加工贸易造成进口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下降。同时,进口研发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国外研发力度越强对国内进口研发溢出越大,本文采用中国对美国、德国和日本3个最具代表性的进口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日本的进口研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美国、德国次之。同时,进口关税和出口外向度的提高会带来中国制造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影响是负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