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6)
- 2023(9911)
- 2022(8122)
- 2021(7391)
- 2020(6302)
- 2019(13781)
- 2018(13692)
- 2017(26290)
- 2016(13660)
- 2015(15214)
- 2014(14421)
- 2013(14337)
- 2012(12820)
- 2011(11123)
- 2010(11471)
- 2009(10721)
- 2008(10975)
- 2007(10118)
- 2006(8859)
- 2005(8267)
- 学科
- 业(80991)
- 企(75480)
- 企业(75480)
- 济(62103)
- 经济(62038)
- 管理(61965)
- 业经(26894)
- 方法(26568)
- 农(25622)
- 财(23758)
- 技术(22276)
- 数学(18525)
- 数学方法(18423)
- 务(18152)
- 财务(18141)
- 财务管理(18127)
- 贸(17634)
- 贸易(17626)
- 易(17311)
- 企业财务(17116)
- 农业(16673)
- 技术管理(14358)
- 中国(14273)
- 策(13489)
- 制(13328)
- 划(13156)
- 理论(12814)
- 出(12695)
- 企业经济(12179)
- 和(11884)
- 机构
- 学院(197330)
- 大学(187828)
- 济(90615)
- 经济(89215)
- 管理(86768)
- 理学(74287)
- 理学院(73740)
- 管理学(73115)
- 管理学院(72743)
- 研究(56900)
- 中国(48175)
- 财(40948)
- 京(38401)
- 财经(32056)
- 农(31943)
- 江(31555)
- 科学(30882)
- 经(29088)
- 所(27195)
- 中心(26900)
- 业大(26789)
- 经济学(26420)
- 商学(25720)
- 商学院(25511)
- 农业(25086)
- 经济管理(24597)
- 州(24332)
- 经济学院(23966)
- 研究所(23936)
- 北京(23747)
- 基金
- 项目(125040)
- 科学(101764)
- 研究(96072)
- 基金(92012)
- 家(77818)
- 国家(77070)
- 科学基金(69550)
- 社会(64028)
- 社会科(61059)
- 社会科学(61045)
- 省(51186)
- 基金项目(48735)
- 自然(43123)
- 自然科(42264)
- 教育(42259)
- 自然科学(42258)
- 自然科学基金(41638)
- 划(39860)
- 编号(37884)
- 资助(36035)
- 业(33993)
- 创(33935)
- 创新(30541)
- 成果(27877)
- 部(27749)
- 发(27731)
- 重点(27180)
- 国家社会(26758)
- 制(26737)
- 课题(25309)
- 期刊
- 济(104211)
- 经济(104211)
- 研究(57234)
- 中国(40358)
- 管理(39785)
- 财(36262)
- 农(31031)
- 科学(23740)
- 技术(23319)
- 农业(22119)
- 学报(20923)
- 业经(20749)
- 融(18001)
- 金融(18001)
- 大学(17642)
- 学学(16875)
- 经济研究(16544)
- 财经(16436)
- 教育(16427)
- 业(15305)
- 技术经济(15029)
- 经(14351)
- 问题(13380)
- 贸(13187)
- 科技(11825)
- 世界(11480)
- 商业(11420)
- 财会(11147)
- 现代(11054)
- 国际(10632)
共检索到30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技术匹配 出口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
进口 中间品 出口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关键词:
进口 中间品 出口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多元化 产品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宋鹏 李瑞子
基于2000—2010年中国海关企业-产品层面的交易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识别中间品进口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加强这一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与中间品进口的共同作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产品技术以及出口目的地等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方式、低技术及出口到OECD国(地区)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丰富了汇率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优化升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丹 宋换换 崔日明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中间品贸易是技术溢出和扩散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全球生产外包模型,纳入了企业创新行为,揭示了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WIOD)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且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2)利润增加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是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促进企业创新的主要作用渠道。(3)与来自中高收入经济体的中间品内嵌技术相比,来自高收入经济体的中间品内嵌技术更能促进企业创新。(4)对于外资企业、中高技术、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以及处于高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的创新效应更为明显。(5)企业吸收能力强化了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的创新效应,同时技术差距发挥着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余骁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也应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本文在扩展的Kee and Tang(2016)模型框架下,分析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静态条件下进口中间品质量与企业出口DVAR负相关,其通过自主创新产生"加成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动态改进企业出口DVAR。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专利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进口中间品质量静态下与企业出口DVAR显著负相关,动态下全样本效应为负,一般贸易不显著,而加工贸易显著负相关;(2)研发行为对一般贸易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动态影响具有调节效应,较高研发程度的企业该效应显著为正;(3)对影响渠道的检验发现,创新对企业出口DVAR作用的显著中介变量是加成率和相对价格;(4)进一步分析发现,更高显性比较优势、更低与技术前沿差距和更优省份市场化指数对创新活动具有明显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结论表明,推动进口政策由出口导向向创新导向升级是建设更高全球价值链地位下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曲如晓 臧睿
本文基于质量异质模型,采用2007—2016年中国1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是拉动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外国技术溢出效应中,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跨国专利申请具有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主要来源于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高质量产品并出口,以及中国对进口的高质量中间品再加工出口两条途径;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U型的非线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于欢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克 戴一鑫 郑玉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5%,其在中间品进口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文章采用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借鉴Harrigan等(2011)的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指数,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中间产品与企业出口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通过将进口来源地划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中间产品都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而从低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更大,即产品多样性互补效应的作用更大。另外,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营销、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密集度与企业出口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进口来源地 出口质量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晔强 史瑞祯
本文构建了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中间品质量与企业出口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对企业出口绩效提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5-2008年海关贸易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显示,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高对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中高技术行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过度依赖进口会减弱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对出口绩效的提升效应,并且进口来源地的不同也会对企业出口绩效产生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质量更多是通过广延边际来提高出口绩效。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质量 出口绩效 出口二元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