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5)
2023(10131)
2022(8222)
2021(7749)
2020(6458)
2019(14918)
2018(14362)
2017(27051)
2016(14176)
2015(16319)
2014(16306)
2013(16318)
2012(15119)
2011(13621)
2010(13711)
2009(13057)
2008(13641)
2007(12208)
2006(10811)
2005(9766)
作者
(39166)
(32671)
(32449)
(30660)
(20949)
(15267)
(14909)
(12707)
(12296)
(11583)
(11131)
(10907)
(10670)
(10321)
(10110)
(9783)
(9668)
(9397)
(9392)
(9039)
(8096)
(7877)
(7772)
(7385)
(7337)
(7277)
(7156)
(7053)
(6523)
(6422)
学科
(72017)
企业(72017)
(68940)
(68108)
经济(67993)
管理(61948)
方法(31857)
(25191)
数学(23440)
数学方法(23344)
(23081)
贸易(23067)
(22541)
业经(22430)
中国(19382)
(19018)
财务(18995)
财务管理(18985)
企业财务(17990)
技术(15103)
(14519)
(14403)
(14112)
(13877)
(12870)
理论(12339)
企业经济(12044)
(11394)
经营(11294)
技术管理(10841)
机构
大学(211365)
学院(211232)
(102320)
经济(100799)
管理(86819)
理学(73760)
理学院(73083)
管理学(72453)
管理学院(72016)
研究(69627)
中国(58346)
(48090)
(44682)
财经(37816)
科学(34907)
(34485)
(33156)
经济学(32464)
(31193)
中心(31062)
研究所(29403)
经济学院(29306)
北京(28915)
财经大学(28002)
商学(26334)
商学院(26102)
(25331)
(24447)
(24132)
师范(23989)
基金
项目(129454)
科学(105051)
研究(100403)
基金(98112)
(83203)
国家(82446)
科学基金(72631)
社会(68192)
社会科(64783)
社会科学(64769)
基金项目(50593)
(46433)
教育(45680)
自然(43830)
自然科(42909)
自然科学(42899)
自然科学基金(42297)
资助(40419)
编号(39310)
(39122)
成果(32334)
(31338)
国家社会(29370)
(28794)
重点(28531)
教育部(28204)
中国(27498)
人文(27256)
(27029)
创新(26808)
期刊
(114779)
经济(114779)
研究(67149)
中国(42631)
(41420)
管理(39376)
科学(25150)
学报(22925)
(20308)
金融(20308)
经济研究(20003)
技术(19944)
(19908)
财经(19786)
教育(19556)
大学(19124)
(19042)
国际(17900)
学学(17264)
(17257)
业经(16952)
问题(15497)
世界(14248)
农业(13298)
技术经济(12821)
财会(11288)
会计(10820)
图书(10685)
现代(10553)
(10449)
共检索到335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黄玖立  
扩大进口既是新时代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具体实现路径。本文回顾并梳理了近年来基于中国背景的以"进口"为研究主题的主要代表性文献。现有研究一方面从加剧市场竞争和改善生产投入两个渠道,考察了进口对生产率、研发创新、成本加成和出口行为等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测算了进口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为以进口促进新时代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从影响进口的因素、进口对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以及进口对国内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三个方面,展望了未来值得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研究方向,以激发学术界对进口与新时代贸易强国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先军  黄速建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自然地改善了民众的贫困状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扶贫方式,且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开端,以当前日益活跃的农村农民创业为趋势,在企业主动性行为和政策引导下,企业以多元化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要客观地认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企业扶贫提供支持;强化企业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胜强  邱帆  刘三昌  
文章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系统回顾了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审计的具体演变过程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国家审计建设的启示,期望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家审计以及国家审计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福林  赵绍全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双方贸易投资及价值观领域争端不断积累的结果,对全球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与贸易逆差、文明冲突、发展模式差异及美国强硬内阁等众多因素有关。其中,贸易逆差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文明冲突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发展模式差异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原因,美国内阁成员偏鹰倾向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人为原因。中美两国的征税范围均照顾到了国内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事实上,仅从贸易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但其潜在影响却远远超出贸易领域。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加剧不仅会加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负面情绪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刺激美国运用全球影响力对中国全面施压并形成封锁。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也从某种程度上警醒我们,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必须在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而要更好地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必须实施贸易强国战略,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参照国际标准改善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幅减税降费;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PaulM.Healy  JamesM.Wahlen  王学军  肖华  曲晓辉  
本文回顾了关于盈余管理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的启示。我们的研究围绕会计准则制定者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我们着重回顾了被用来管理盈余的具体应计项目的经验证据、各种盈余管理的程度(magnitude)和频率(frequency),以及盈余管理是否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了大量关于未来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荣  
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向高、由慢向快、由曲折反复向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外贸体制的确立、改革与战略创新,是中国从贸易小国升华到贸易大国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60年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处理好贸易与产业的关系、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要鼓励贸易方式创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做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改革开放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坚实保障。1979年以来,中国在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3条重要经验: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升级货物贸易;二是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抓手,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三是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传统贸易的量性增长,新质生产力推动了贸易增长模式的质性转变,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开辟贸易增长的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培育外贸新动能。因此,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协同发展,从而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提供重要的助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继平  
通过梳理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相互竞争的仍在发展中的企业理论进行批评性评论,从中得到一些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上颇为有益的启示:(1)理论创新往往是出于对原有理论的不满;(2 )理论间的关系常常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3)不同的理论往往是出于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同一问题的,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哪一个理论是错误的;(4)形式上完美的理论常常是以思想的退化为代价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成就动机早已被证实与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紧密相关,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西方心理学的成就动机理论未必能直接应用在中国。通过文献综述,本研究发现在中国背景下,成就动机具有"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两维度,其中反映家人、群体、社会期望的社会取向维度对中国人的影响更深。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员工心中对成就的认知,并引导员工提高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潘婷  
"品牌忠诚者能够比非品牌忠诚者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这一结论早已成为学界的广泛共识。但在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消费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行为呈现出"难以实现的高度品牌忠诚"这一特点。文章基于东西方文化对比以及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特点分析了中国消费者在形成品牌忠诚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德旭  吴伯磊  韩斌  
本文主要讨论金融监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当监管机构发现一个金融机构存在问题时,监管机构是应该立即干预并清算该金融机构?还是应该允许该金融机构继续经营、寄希望其自身能够恢复健康?本文在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的基础上,从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并得出了值得中国监管机构参考和借鉴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硕  
1959~1961年发生在中国的饥荒日益被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及劳动经济学所关注。这次饥荒为回答和检验这些学科关注的问题和假设提供了机会。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对饥荒中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和分布的估计与描述,介绍导致饥荒的两种理论及对应的文献,饥荒在政治、经济制度及人口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最后,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该领域研究者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对于我国外贸格局的定位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茅启平  王忠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自此,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油气合作,实现了海外油气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怀勤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的领导人汇聚北京,对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凝聚亚太精神,推动创新发展形成重要共识,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时隔13年,中国作为东道主再次举办APEC会议,并且在中国主导下产生一系列会议成果,体现出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