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2)
2023(6636)
2022(5559)
2021(4970)
2020(4080)
2019(9165)
2018(8675)
2017(16408)
2016(8630)
2015(9339)
2014(8867)
2013(8653)
2012(7845)
2011(6929)
2010(6688)
2009(5984)
2008(5788)
2007(4877)
2006(4189)
2005(3569)
作者
(25767)
(21754)
(21687)
(20141)
(13669)
(10670)
(9675)
(8615)
(8074)
(7404)
(7310)
(6988)
(6987)
(6739)
(6670)
(6570)
(6562)
(6503)
(6298)
(6082)
(5520)
(5180)
(5011)
(4912)
(4875)
(4670)
(4620)
(4540)
(4397)
(4274)
学科
(35746)
经济(35713)
(23405)
贸易(23398)
管理(22929)
(22854)
(22572)
方法(18423)
(16951)
企业(16951)
数学(16453)
数学方法(16368)
(13331)
(11266)
(10182)
出口(10174)
出口贸易(10174)
(9917)
中国(8958)
业经(7163)
关系(7146)
地方(6602)
农业(6535)
(6384)
技术(5910)
环境(5436)
收入(5210)
(5130)
财务(5127)
财务管理(5117)
机构
大学(123529)
学院(122881)
(59148)
经济(58449)
管理(46609)
研究(42105)
理学(41800)
理学院(41369)
管理学(40771)
管理学院(40578)
中国(29986)
(26730)
科学(25899)
(24129)
(23310)
业大(22418)
农业(21635)
(21160)
经济学(19699)
研究所(19694)
财经(19682)
中心(18445)
经济学院(18374)
(18190)
(16437)
(15535)
(14949)
农业大学(14875)
财经大学(14817)
北京(14211)
基金
项目(91228)
科学(71483)
基金(69194)
(62985)
国家(62510)
研究(60151)
科学基金(52652)
社会(41905)
社会科(40091)
社会科学(40082)
基金项目(37061)
自然(35035)
(34326)
自然科(34311)
自然科学(34298)
自然科学基金(33736)
(29313)
资助(27558)
教育(26559)
编号(21226)
重点(20645)
(20541)
(19551)
(19463)
国家社会(18773)
科研(18532)
创新(18394)
计划(17949)
(17531)
教育部(17501)
期刊
(53257)
经济(53257)
研究(31656)
学报(25298)
(22682)
科学(20509)
大学(18603)
学学(18140)
中国(18102)
(16519)
农业(15462)
(15167)
管理(14620)
国际(13082)
经济研究(11275)
财经(9382)
问题(9372)
业经(9230)
(8745)
(8653)
金融(8653)
(8074)
(7870)
贸易(7870)
商业(7374)
技术(7338)
世界(7058)
业大(6883)
国际贸易(6648)
(6517)
共检索到16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徐晓慧  
本文以我国有进行进出口贸易的32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09年,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第二,在将进出口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出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进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在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出口扩大工资差距,进口没有影响。第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莉  
文章分析了1978~2006年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发展的地区差距,并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总体差距进行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分解。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上的差异构成进口和出口贸易发展差异的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琳琳  覃正  
文章利用2002~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我国主要行业企业景气度指数季度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与进出口贸易关系较其它行业紧密的结论,随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进出口贸易与我国主要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冰  钟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外汇储备逐年增长,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关系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研究在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相关影响,探讨在当前人民币仍然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杨宝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贸易商品结构在不断地改善,出口市场趋向多样化,但同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来自于过高且趋于上升的进出口国内分布地理集中度、进口国际分布地理集中度,它们可能会恶化国内出口商的价格竞争,引发国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摩擦,带来就业以及国际市场风险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宏  张明林  王学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利用FDI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均得到极大地改善。本文在阐述FDI贸易效应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家勤  
90年代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最关键的十年,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进程正在加速,整个国民经济正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复关”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等作一探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萌  陈建先  师磊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王佩玉  许蕊  胡醒木子  贺舒琪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徐晓慧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采用我国31个省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各省份的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农村之间)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和集聚效应,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空间互补效应;(2)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会引起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对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3)进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带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4)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会引起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引起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松林  
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存在非对称性。出口企业或进口企业具有明显促进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的作用,符合工资溢价特征,但进口型出口企业提高职工实际报酬的作用不显著,不存在工资溢价,且上述结论在控制企业生产能力、经营年限、地理位置、所有制结构和样本配对的稳健性检验中都是成立的。进口型出口企业不具备工资溢价的原因,既与企业生产率水平不高有关,也与进出口贸易的双重成本有关。尽管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本文从微观层面发现,中国进口型出口企业仍需要尽快提高生产率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实际报酬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爱萍  吴文韬  蒯鹏  
开放经济下企业进出口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从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探讨进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进出口、收入差距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出口依赖对企业创新无确定性作用,中间品进口依赖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2)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有效缓和了企业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3)收入差距对创新的作用受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限制,人均收入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企业出口规模不会对收入差距的直接抑制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东  王述芬  
贸易便利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区域经济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政策环境、海关及边境管理、物流和通讯设施、商业环境四个指标,应用经调整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探讨贸易便利化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针对四个指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晖  
根据文化簇群理论,将31个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样本国家(地区)分成六个不同的文化簇群,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1995—2011年间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文化距离之差对中国与它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对中国与它们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对不同簇群内各国的出口比进口更容易受到文化距离的影响;中国与不同簇群内各国间各文化维度上的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簇群差异,且影响方向不同。根据上述结论,将我国贸易伙伴国进一步细分为:不敏感型、出口敏感型、进口敏感型和双向敏感型,进而为我国新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和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纪淑平  李振国  
美联储在2014年1月起正式退出了QE(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即将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各缩减50亿美元,总购债规模从现在的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并且每月缩减1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美国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