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55)
2023(18318)
2022(15337)
2021(14236)
2020(12167)
2019(27591)
2018(27285)
2017(52843)
2016(28150)
2015(31498)
2014(30632)
2013(30136)
2012(27211)
2011(24301)
2010(24489)
2009(22845)
2008(22585)
2007(20232)
2006(17686)
2005(16074)
作者
(76311)
(64182)
(63763)
(60464)
(40771)
(30492)
(28941)
(24811)
(24089)
(22779)
(21607)
(21526)
(20370)
(20363)
(19633)
(19591)
(19030)
(18480)
(18401)
(18367)
(15894)
(15481)
(15457)
(14711)
(14263)
(14188)
(14144)
(13998)
(12651)
(12484)
学科
(120812)
经济(120664)
(103979)
管理(97892)
(93032)
企业(93032)
方法(54344)
数学(44195)
数学方法(43507)
(37662)
业经(35304)
(34715)
(29731)
贸易(29714)
中国(29552)
(28920)
(26813)
(25437)
财务(25372)
财务管理(25329)
技术(24554)
企业财务(23972)
农业(23633)
地方(23156)
理论(22029)
(19708)
(19666)
(19421)
(18995)
(18380)
机构
学院(396164)
大学(390788)
(171329)
经济(168204)
管理(161899)
理学(139635)
理学院(138273)
管理学(135933)
管理学院(135181)
研究(122968)
中国(97135)
(80687)
(80490)
科学(70526)
财经(63509)
(60120)
(59115)
(59001)
(57646)
中心(57244)
业大(54502)
研究所(52676)
经济学(52216)
北京(49851)
经济学院(47191)
(46905)
财经大学(46883)
(46435)
农业(46000)
师范(45983)
基金
项目(262423)
科学(210588)
研究(195551)
基金(193443)
(165697)
国家(164312)
科学基金(144962)
社会(127533)
社会科(121314)
社会科学(121289)
(103469)
基金项目(101852)
自然(92358)
自然科(90298)
自然科学(90277)
教育(89795)
自然科学基金(88741)
(84792)
资助(78799)
编号(78464)
成果(62126)
(59189)
(58467)
重点(58292)
(56841)
创新(54655)
国家社会(53284)
课题(53236)
(53092)
教育部(51340)
期刊
(188990)
经济(188990)
研究(114357)
中国(77604)
管理(66919)
(66381)
(54614)
学报(51680)
科学(51656)
大学(42055)
学学(39871)
技术(38677)
教育(37963)
农业(37543)
(36184)
金融(36184)
业经(32961)
财经(31970)
经济研究(30269)
(27627)
问题(25669)
(24393)
(22737)
技术经济(22249)
国际(20641)
统计(19592)
商业(19466)
现代(19072)
(19035)
科技(18559)
共检索到592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唐秋雨  徐亮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检验中国制造业进出口协同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协同发展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该种协同发展关系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的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也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具体表现为负向调节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机制的直接效应,却正向调节于该机制的间接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波  岳玮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6年的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提升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较为稳定,不会随时间推移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上升趋势,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弱;消费结构升级对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爱萍  吴文韬  蒯鹏  
开放经济下企业进出口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从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探讨进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进出口、收入差距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出口依赖对企业创新无确定性作用,中间品进口依赖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2)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有效缓和了企业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3)收入差距对创新的作用受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限制,人均收入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企业出口规模不会对收入差距的直接抑制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剑  冯帆  李妍  
传统自由贸易协定(FTA)研究关注关税水平下降导致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随着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从边界向后边界规则延伸,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对贸易流量和结构的影响越发重要。本文利用中国与16个已签署自贸协定国家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探讨含有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FTA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含有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FTA使中国进出口更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对专利密集型和版权密集型产品贸易增长影响较大,不同行业所受影响存在差异,FTA引致贸易量增加主要通过数量途径实现。本研究表明,积极参与FTA知识产权条款的谈判,制定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有利于中国挖掘贸易潜力和优化贸易结构,从而获取高水平开放的制度红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振东  
本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变迁及协同均衡增长的长短期动态实证研究发现: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数据生成过程都是非平稳性随机过程和随机季节过程的叠加,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在零频率上)之间在零频率和π频率上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之间也存在短期双向因果关系。总体而言,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反馈机制,这是由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特征及其所处的特定国际经济环境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陈锐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GLS方法和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方法(GMM)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过进出口渠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渠道对第二产业产出份额有负面作用,却对第三产业产出份额有正面作用;通过进口渠道对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有负向影响,对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过出口和进口贸易渠道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面板数据及滚动检验等计量方法就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多角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较高,但中等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弱;低技术行业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高技术行业进口的技术外溢效果明显;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引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萍  
基于引力模型的回顾与应用现状,结合产业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首先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建立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与20个贸易方的1995—2004年的贸易数据为基准,分析研究了我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研究得出:我国纺织品对经济规模和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有更大的贸易额,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措施、区域贸易组织和贸易距离对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王琳佳  仲凤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1年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算了广东省整体和部门层面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差额1997年为0.20亿吨、2011年为0.36亿吨,说明广东省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状态;另外,隐含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广东省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碳产品的出口,扩大"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慧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贸易的往来中隐含着环境成本在国际间的转移。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更多地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42个部门生产的完全产污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污染物排放量,基于同一技术水平检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情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音韵  尹叶青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是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基于2009-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DEA交叉评价模型测算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将测算得到的创新效率和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创新效率得到了逐步提升;创新效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创新效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约477百万美金进出口额增长,创新效率对进出口贸易的拉动效应呈现东中西影响程度不均衡现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胜兵  杨文虎  
本文采用根据数据本身隐含信息进行内生分组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FDI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的FDI进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工资水平、基础设施和开放度与FDI的贸易效应正相关,外资在工资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强;市场规模对FDI贸易效应的影响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外资在市场规模较大或较小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为突出。最后,本文指出了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