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5)
- 2023(15927)
- 2022(13736)
- 2021(12813)
- 2020(10710)
- 2019(24177)
- 2018(23976)
- 2017(45645)
- 2016(25149)
- 2015(27968)
- 2014(28000)
- 2013(27837)
- 2012(26101)
- 2011(23770)
- 2010(24037)
- 2009(21719)
- 2008(21308)
- 2007(18702)
- 2006(16556)
- 2005(14918)
- 学科
- 济(104003)
- 经济(103891)
- 管理(67368)
- 业(65685)
- 企(52765)
- 企业(52765)
- 方法(43848)
- 数学(37584)
- 数学方法(37148)
- 中国(30159)
- 农(28294)
- 地方(26003)
- 学(24824)
- 财(24567)
- 业经(23329)
- 贸(22802)
- 贸易(22788)
- 易(22154)
- 农业(19237)
- 制(18200)
- 银(16929)
- 银行(16877)
- 理论(16656)
- 融(16584)
- 金融(16580)
- 技术(16481)
- 环境(16397)
- 和(16267)
- 行(16264)
- 发(14549)
- 机构
- 大学(361072)
- 学院(358442)
- 济(140569)
- 经济(137426)
- 管理(136651)
- 研究(128422)
- 理学(117699)
- 理学院(116245)
- 管理学(114062)
- 管理学院(113426)
- 中国(94340)
- 科学(82254)
- 京(78745)
- 所(66775)
- 农(65308)
- 财(64656)
- 研究所(61041)
- 中心(56889)
- 业大(56497)
- 江(53837)
- 财经(51443)
- 农业(51375)
- 北京(49886)
- 范(49779)
- 师范(49237)
- 经(46841)
- 院(46600)
- 州(43882)
- 经济学(42295)
- 师范大学(39885)
- 基金
- 项目(245932)
- 科学(192047)
- 基金(177242)
- 研究(176495)
- 家(156370)
- 国家(155038)
- 科学基金(131335)
- 社会(109836)
- 社会科(104047)
- 社会科学(104022)
- 省(96579)
- 基金项目(93831)
- 自然(86413)
- 自然科(84412)
- 自然科学(84384)
- 自然科学基金(82860)
- 划(81909)
- 教育(80594)
- 资助(73615)
- 编号(70882)
- 成果(58282)
- 发(55647)
- 重点(55559)
- 部(53713)
- 创(50748)
- 课题(50019)
- 科研(47423)
- 创新(47410)
- 计划(45480)
- 教育部(45290)
- 期刊
- 济(157197)
- 经济(157197)
- 研究(107386)
- 中国(72371)
- 学报(63789)
- 农(60176)
- 科学(56778)
- 管理(50314)
- 大学(47146)
- 财(46895)
- 学学(44229)
- 教育(42292)
- 农业(42136)
- 融(32488)
- 金融(32488)
- 技术(29947)
- 业经(26262)
- 经济研究(25165)
- 财经(24632)
- 业(21497)
- 经(20978)
- 问题(20821)
- 图书(20449)
- 科技(17898)
- 版(17611)
- 理论(17192)
- 贸(17038)
- 技术经济(16891)
- 业大(16713)
- 现代(15822)
共检索到537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培垠 李红梅 徐建华
检疫进口荷兰郁金香和我国山东牡丹出口时发现的茎线虫,经形态鉴定,分别为鳞球茎茎线虫和腐烂茎线虫。用截获的两种茎线虫对6种不同的寄主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表明,截获进口的鳞球茎茎线虫能使郁金香、水仙和风信子发病,但不能侵染洋葱、马铃薯和甘薯,初步诊断该线虫为郁金香小种;截获出口的腐烂茎线虫能使郁金香、甘薯和洋葱发病,但不侵染水仙、风信子和马铃薯。通过两种茎线虫的检疫和鉴定,提出了对茎线虫应实施的植物检疫对策。
关键词:
检疫 鳞球茎茎线虫 腐烂茎线虫 致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旭丽 臧睿 王磊 康振生 黄丽丽
从苹果树腐烂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分离物,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颜色为乳白色,30d未形成产孢体,在37℃高温下不能生长。在20%苹果树皮煎汁培养基(ABA)上于25℃培养6d即可形成大量微小(直径0.1~0.5mm)的产孢体,每皿(直径9cm)数量平均达140~250个。根据其在枝条上产生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子实体的形态特征,鉴定为Valsa malicola Z.Urb.及其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 Sacc.&P.Syd。进一步的ITS序列聚类结果也表明,陕西各分离株与美国和南非的V.malicola聚为一类。采用菌丝块接种烫伤的离体苹果枝条(秦冠、富士),发现其在伤口部位扩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云 张绍升
盆栽接种试验表明,侵染甘薯的腐烂茎线虫对花生具有显著的致病性.该线虫可以侵染花生的根系、果针和荚果,果针受害最重,影响饱果率和荚果重量.不同花生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的抗性和症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花生 致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梅 付鹏 沈培垠 徐建华
1997~ 1999年 ,对 3年生红花木莲苗上发生的南方根结线虫病和 2年生牡丹上发生的腐烂茎线虫病进行了检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克线磷和NaClO混配剂 ,经 5 0℃、 2 5min处理红花木莲感病苗根部 ,可以有效杀死病苗中的南方根结线虫 ;使用苯菌灵、多菌灵和米乐尔混配剂 ,经 6 0℃、 15min或 5 5℃、 2 5min处理牡丹感病苗根部 ,可以有效地杀死腐烂茎线虫。两种处理对供试苗的存活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处理过的苗木均达到我国出口检验检疫标准 ,并能符合所有进口国植物检疫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
苗木 寄生线虫 检疫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凯基 王秋丽 杨宝君
1990~1993年,从国内外收集的松材线虫9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5个株系,用皮接法接种3~6年生的松苗,测定线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致病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其中国内的5个株系致病力最高。拟松材线虫通常不致病或致病力极低。在同一线虫种内,株系间致病力随寄主不同而不同。在寄主死亡速度上,寄主相同并死亡率相同或相近时,采自南京、广东马尾松病树上的线虫株系接种后,寄主平均死亡时间略短于其它株系。供试的8种松树,依死亡率及感病率,马尾松最为抗病,黑松、华山松最为感病。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致病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利 韩素芬 赵博光
作者在江苏、上海、广东、安徽、湖北、浙江等疫区 ,采集了呈现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黑松、马尾松的病样 ,采用病木组织分离法 ,分离获得松材线虫所携带的细菌菌株 2 4株 ,经鉴定 ,2 4株细菌中 ,假单胞菌属有 11株 ,泛菌属有 6株 ,其余有不解糖消化链球菌、河生肠杆菌、乡间步丘菌和粘质沙雷菌 .由此可知 ,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布较广 ,在所有采样疫区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和黑松病死木中都能分离到 ,是普遍存在病木组织中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假单胞菌属和泛菌属的菌株对无菌黑松切根苗均有致萎活性 .用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别与无菌松材线虫混合接种室内无菌黑松苗和野外多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学彪 程瑚瑞 方中达
查明了我国的一种新病害即玉米根腐线虫病。该病在所调查的冀、晋、豫、鲁、苏5省普遍发生。在17市(县)的玉米根样和根际土样中,病原线虫出现频率分别高达92%和82%。病株根系稀少,根部发生坏死病斑,地上部瘦弱矮小。病原鉴定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scribneri。P.scribneri 纯培养群体接种五米苗后,诱发与田间病株相似的症状,并繁殖同一种线虫。接种量为5000条/钵的处理苗,经12周后,根内 P.scribneri 群体密度高达1619条/gDW;与对照相比,病株株高、顶叶叶颈高度和干重分别下降11%、14%和22%。
关键词:
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 玉米 致病性 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郭道森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树友 韩正敏 何月秋
2001年9月,用无菌的松材线虫对10年生黑松进行接种。2002年8月,检查黑松发病情况,并对接种的松树进行线虫和细菌的再分离。试验发现接种的8株黑松11个月后仍有5株表现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而从其木质部却能分离到数量较多的无菌松材线虫。结果说明无菌的松材线虫虽然能侵入松树木质部,但在不携带细菌的情况下对松树是没有致病力的。
关键词:
无菌 松材线虫 黑松 接种 致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宇 张克云 林茂松 罗宏伟 徐福元
测定了中国、日本、加拿大的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群体对 3~ 4年生黑松的致病性 ,发现它们的致病力有明显分化。松材线虫不同群体致黑松的死亡率为 0~ 87 5 % ,RHS系数为 0~ 110不等。中国松材线虫群体致病力高于日本和加拿大群体 ,其中以中国的BxCN1、BxCN3、BxCSC和BxCZD 4个群体致病力最强 ,致枯率均为 87 5 % ,RHS系数均大于 90。在致枯率为 87 5 %的 6个群体中 ,南京的群体BxCN3平均死亡天数最短 (38d)。在全部测试群体中 ,Bx CZD的死亡历期最短 (14d)。试验发现接种松材线虫的松...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致病力 黑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先奇 杨艳丽 廖金铃 冯志新
在相同的接种水平下,以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为供试寄主,用SAS软件,对坏死百分率、相对根结指数、相对卵块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等6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或相似生态条件下,4种常见根结线虫中34个群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34个群体,无论对抗性寄主K326,还是感病寄主红花大金元,其致病性都能基本按种(species)划分,种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在抗性寄主上,不同来源的同种或同一小种,其致病性表现基本一致,能聚为同一相似组;在感病寄主上,除北方根结线虫外,其它3种根结线虫的致病性相近,这种归类不够明显。常见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受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寄主类型等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根结线虫 致病性 地理分布 寄主类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宇 林茂松 余本渊
测定来源于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挪威和法国的 2 0个拟松材线虫种群对 2年生黑松苗的致病力。根据其致病力大小分为 3类 :第Ⅰ类致病力很强 ,致死率大于 85 % ,RHS (相关寄主适生性 )系数大于 1 0 0 ,包括法国的 1个种群和中国的 3个种群 ;第Ⅱ类有较强的致病潜能 ,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这一类数量最多 ,包括中国的1 1个种群和加拿大的 1个种群 ;第Ⅲ类几乎没有致病力 ,其致死率和RHS系数都是 0 ,包括韩国的 2个种群及日本和挪威各 1个种群。试验证明法国BmFr种群致死速度最快 ,致病力最强。黑松苗在感染拟松材线虫后 ,用自然界水分胁迫和PEG...
关键词:
拟松材线虫 致病力 黑松 干旱胁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琳琳 章淑玲 肖顺 张绍升
在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花生根部发现根腐线虫的侵害,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 DNA-ITS区测序及序列比对,将其鉴定为咖啡根腐线虫.盆栽接种试验证明,该线虫可以侵染花生的根系和荚果,影响植株生长并降低结荚率,对花生具有显著的致病性.
关键词:
咖啡根腐线虫 花生 致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贲爱玲 过晔 韩正敏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杂交 致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宫卫波 蒋继志 王兴哲
为探讨甘薯茎线虫的致病机理,对甘薯茎线虫分泌的蛋白类物质的致病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使用5-methoxy-N,N-dimethyltryptamine和二甲亚砜刺激法刺激分泌腺生长,冰上研磨线虫破碎得到分泌颗粒,硫酸铵沉淀法和TCA/丙酮法获得其中的蛋白质进行甘薯片的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甘薯茎线虫食道腺分泌物尤其蛋白类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病作用,食道腺中的蛋白类物质经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粗蛋白比TCA/丙酮法提取的粗蛋白致病作用强,这种致病蛋白不耐高温也不抗紫外线照射,经100℃水浴30 min,或40 W在50 cm距离下紫外灯照射60 min后,几乎完全丧失了致病作用。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致病性 分泌物 蛋白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