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9)
2023(11088)
2022(9691)
2021(8813)
2020(7772)
2019(18448)
2018(18343)
2017(36482)
2016(19730)
2015(22235)
2014(22466)
2013(22368)
2012(20954)
2011(19013)
2010(19684)
2009(18565)
2008(18021)
2007(16347)
2006(14377)
2005(12992)
作者
(57583)
(48510)
(48363)
(46113)
(30747)
(23300)
(22082)
(19058)
(18099)
(17408)
(16541)
(16087)
(15576)
(15489)
(15148)
(15021)
(14344)
(14337)
(14030)
(13884)
(12212)
(12037)
(11871)
(11131)
(11083)
(10814)
(10623)
(10528)
(9909)
(9575)
学科
(105324)
经济(105248)
管理(53637)
(50848)
方法(45272)
数学(40915)
(40847)
企业(40847)
数学方法(40315)
(23067)
中国(22786)
地方(22430)
(21010)
(20234)
贸易(20227)
(19652)
(19480)
业经(18201)
农业(15368)
(15312)
地方经济(14198)
理论(13721)
(13206)
(13055)
环境(12463)
(12290)
金融(12288)
(12109)
银行(12080)
(11624)
机构
学院(288891)
大学(288472)
(130776)
经济(128230)
管理(110066)
研究(99149)
理学(95015)
理学院(93948)
管理学(91988)
管理学院(91477)
中国(74684)
(60081)
科学(59705)
(56731)
(51210)
(48074)
研究所(46404)
财经(45273)
中心(44685)
(43803)
业大(42132)
经济学(41762)
(40905)
北京(37901)
农业(37682)
经济学院(37506)
(36272)
师范(35916)
(34922)
(34207)
基金
项目(186851)
科学(146895)
基金(135766)
研究(134185)
(118169)
国家(117245)
科学基金(100296)
社会(86115)
社会科(81696)
社会科学(81672)
(73328)
基金项目(70930)
自然(64793)
自然科(63357)
自然科学(63342)
教育(62728)
自然科学基金(62192)
(61334)
资助(57991)
编号(53861)
成果(43680)
重点(42380)
(41785)
(40911)
(38307)
课题(37524)
教育部(35953)
科研(35916)
创新(35870)
国家社会(35552)
期刊
(146019)
经济(146019)
研究(85610)
中国(54736)
(44763)
学报(43825)
(43011)
管理(40513)
科学(40488)
大学(33046)
学学(31327)
农业(28612)
技术(27557)
教育(27097)
经济研究(25228)
(24886)
金融(24886)
财经(23174)
业经(21692)
(19994)
问题(19289)
统计(18460)
技术经济(17163)
(16933)
(16281)
(15742)
决策(14996)
商业(14168)
国际(14037)
世界(13765)
共检索到433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少霞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我国经济所处的运行阶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关系。在需求约束条件下,出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在供给约束条件下,净出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鹤  刘金全  顾洪梅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描述和检验了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拉动作用不仅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将提高和保持国际贸易规模、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目标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雁  
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单元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适用于小样本的最优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以此来检测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进、出口贸易均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且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解释了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并认为中国应该适度地增加进口规模,以此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和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合理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峰  范炳全  王金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根据我国1952-2002年的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提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利用我国1978~2008年间GDP和进出口总额等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对经济增长、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进口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和进口对GDP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GDP是出口和进口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对此进行了经济解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晓  李华  
文章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型,研究经济增长、进口和出口关系的同时,解释了劳动力及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论是GDP与进出口总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进口存在比出口更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显示,尽管存在短期和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的变量相同,但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效应却有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华  
本文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正受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严峻考验,总需求的减少必然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总需求,才能恢复充分就业的均衡;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转变方式,势必存在着宏观经济滞涨的风险,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国际分工中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所以,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莉  
作者在计算民营企业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以及对1994年-2005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和我国 GDP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格兰杰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在我国的失业产出关系中,短期内,总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则是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共同破坏了产出失业之间反向变化关系,但是总需求冲击的破坏作用更多一些。在长期,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影响,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对失业没有影响,但总供给冲击在长期会对失业产生不利影响,即正的供给冲击的累积影响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在长期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马龙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夫启  邵建春  李霞  
文章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进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二者的作用路径大不相同,而且,进口还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经济增长对进出口也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剑  
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同样严峻,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从理论层面厘清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GDP显著降低0.23个百分点,即一个国家的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结合联合国有关中国的人口预测数据来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少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减和老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增将导致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建议制定配套政策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年龄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冀申  
随着外贸依存度的逐步提高,进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的供给效应和出口的需求效应,以及出口对投资的间接带动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定量估算出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出口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对外贸政策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