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5)
2023(8307)
2022(7049)
2021(6521)
2020(5482)
2019(13172)
2018(12755)
2017(24053)
2016(12321)
2015(13987)
2014(13357)
2013(13726)
2012(12994)
2011(11908)
2010(11732)
2009(11057)
2008(10935)
2007(9356)
2006(8607)
2005(8189)
作者
(34970)
(29319)
(29166)
(28176)
(18743)
(14001)
(13122)
(11355)
(11299)
(10356)
(10248)
(9598)
(9555)
(9472)
(9463)
(9263)
(8601)
(8439)
(8325)
(7748)
(7434)
(7128)
(7027)
(6641)
(6587)
(6502)
(6389)
(6017)
(5923)
(5766)
学科
(66358)
经济(66305)
(32241)
管理(32024)
方法(29963)
数学(27285)
数学方法(27116)
(23942)
企业(23942)
中国(20170)
(17591)
贸易(17580)
(17283)
(15475)
(14495)
(12915)
业经(11690)
地方(11484)
(10875)
农业(10358)
(10356)
(9378)
金融(9378)
(9358)
银行(9341)
关系(9226)
(9144)
出口(9141)
出口贸易(9140)
(9090)
机构
大学(186861)
学院(180409)
(96225)
经济(95068)
研究(71228)
管理(68738)
理学(58900)
理学院(58307)
管理学(57617)
管理学院(57282)
中国(55930)
(41668)
(40379)
科学(37534)
(35193)
财经(33285)
经济学(33204)
研究所(31793)
(30797)
中心(30369)
经济学院(30077)
(27842)
北京(26206)
(25475)
(25358)
财经大学(25074)
业大(23370)
农业(21624)
(21610)
科学院(21499)
基金
项目(119413)
科学(96591)
基金(92868)
研究(87218)
(81772)
国家(81272)
科学基金(69367)
社会(61706)
社会科(59025)
社会科学(59016)
基金项目(47007)
自然(41724)
自然科(40913)
自然科学(40904)
(40681)
自然科学基金(40264)
资助(39299)
教育(38661)
(35623)
编号(31075)
(29176)
国家社会(28726)
重点(27320)
中国(27140)
(26500)
教育部(25696)
成果(25437)
(24445)
人文(24137)
创新(23180)
期刊
(99468)
经济(99468)
研究(62423)
中国(38062)
(30843)
管理(27625)
科学(26220)
学报(26189)
(24345)
大学(20985)
学学(19493)
经济研究(18949)
财经(17798)
(17649)
金融(17649)
农业(16807)
(16423)
(15674)
技术(15129)
教育(15058)
国际(14332)
问题(14324)
世界(13261)
业经(12321)
(10990)
技术经济(10849)
统计(10754)
(9133)
经济问题(8222)
决策(8174)
共检索到285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简泽  江飞涛  
本文基于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考察经济转轨与市场开放过程中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市场竞争与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开放激发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和动态竞争过程;通过竞争的激励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总量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的结果亦表明,在政府干预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位企业之间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仍然较低。继续推进开放竞争对于工业部门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漓江  
随着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水平逐渐提高,贸易自由化引致的进口竞争成为影响企业退出和进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首先,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进口竞争对企业退出和进入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较大程度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退出,而没有显著地影响企业进入;其次,考察了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对存活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均显著提高了存活企业生产率;最后,基于对总量生产率变化的DOP分解,分析了进口竞争对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竞争通过引致企业退出显著促进了总量生产率增长。文章认为,无论从微观还是总量层面看进口竞争对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洋  刘海云  
本文通过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平行数据模型方法,以广东为例分析了外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的影响。我们发现,外资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的竞争效应,而负向的竞争效应超过正向的溢出效应,外资对内资工业部门的净效应是为负的。这说明至少在短期,外资对内资工业部门冲击很大。研究还发现,外资对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是不同的。外资对国有工业企业冲击最大,而以私营、三资企业为主的其他工业企业受益最大。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外资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近年来中国快速增长的负债率引发了广泛关注,深入理解中国工业部门中负债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是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问题。利用2001—2014年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面板数据,在归纳特定重要事实的基础上,本文的重要发现是:与中国整体负债率大幅度快速上升的事实不同,中国工业部门的负债率呈现逐步下降态势。中国工业部门中不同产业部门负债率的变化趋势发生显著分化现象;中国情景下负债率对工业部门生产率造成了显著U型关系,具体表现为,在负债率相对较低的行业中负债率对生产率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在负债率相对较高的行业中负债率对生产率产生了促进效应;中国工业部门中负债率对生产率的作用渠道,可归纳为具有抑制效应的"利息成本负担渠道"和具有促进效应的"固定资产投资渠道"两种,这两种渠道所产生的正负性质作用的相互抵消效应是导致中国工业部门中负债率和生产率之间U型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京燕  邹海英  
通过构建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模拟评价中国各部门因碳价格引入所承受的短期影响,并量化评估为缓解能源密集型和贸易暴露型部门的竞争力影响所采取的补偿减缓措施的效应。分析表明,短期内引入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碳价格会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严重损害,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高的部门承担了所有工业部门中的主要成本负担,能源密集型且高碳排放的行业因碳价格额外成本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幅度和产出下降幅度更大,贸易暴露型部门如大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下降幅度也较大;缓解措施模拟情景下,对关键部门的减缓效应达到原竞争力损失的70%左右,降低了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张国峰  
本文采用DID模型、分位数DID模型、面板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计量研究方法,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行业层面生产率水平的影响。首先,贸易开放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而且相比生产率较低的行业,贸易开放更能显著促进生产率较高行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其次,对外出口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而且相比高生产率的行业,对外出口对中低生产率行业生产率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进口竞争对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中高效率行业生产率水平的负面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张国峰  
本文采用DID模型、分位数DID模型、面板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计量研究方法,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行业层面生产率水平的影响。首先,贸易开放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而且相比生产率较低的行业,贸易开放更能显著促进生产率较高行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其次,对外出口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而且相比高生产率的行业,对外出口对中低生产率行业生产率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进口竞争对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对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中国在竞争性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进入壁垒低 ,企业盲目进入产业 ;而退出壁垒高 ,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由此而造成许多产业过度竞争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经济效益滑坡。因此 ,政府应针对具体产业的情况 ,适度提高进入壁垒 ,而降低退出壁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外资在我国工业部门各行业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此外,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二者的生产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证明了溢出效应中竞争效应的存在,同时也表明溢出效应的"正反馈"机制已在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成功建立。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最后从"以竞争换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外资产生更大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琼  姜太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作为一种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经济行为,首当其冲地对整个地球环境的保护负有责任。许多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制订环境标准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另一方面将导致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环境保护也成了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因此在“绿色经济”时代,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也成为新的热点。我国的社会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张涛  伏玉林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停  
笔者考察了中国工业部门市场份额的流动性,从动态视角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竞争程度提供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法。尽管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工业集中度保持相对稳定,但通过市场份额流动性的经验研究发现,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流动性。进一步考察工业集中度与流动性关系,发现集中度与流动性显著正相关。集中度并不能预测流动性,对行业竞争程度的衡量上,集中度指标与流动性指标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笔者对简单"结构操纵"产业组织政策提出质疑,政府需要关注那些高度集中的市场,但高度集中并不是反垄断的充分条件,高度集中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流动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俊平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拆分、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进入,都使得中国工业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加深。基于工业企业层面数据,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四位数产业里,不同企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而企业异质性是决定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经历了明显的稳定的增长,这意味着,来源于产业和跨产业的共同冲击,比如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增强,很可能在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将总量生产率分解为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证实了市场竞争加强促进了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转轨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大部分产业经历了从国家垄断向竞争性市场结构的转变。本文讨论了市场竞争的引入与增强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非平衡面板数据集,我们发现,市场竞争的引入与增强通过两个机制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一方面,市场竞争为在位企业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激励,从而推动了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增长;另一方面,市场选择机制改善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总量层面的生产率增长。这些结果显示,作为中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从国家垄断向市场竞争的转变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