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5)
2023(4095)
2022(3465)
2021(3078)
2020(2614)
2019(5746)
2018(5761)
2017(11065)
2016(6071)
2015(6809)
2014(6836)
2013(6655)
2012(6052)
2011(5525)
2010(5651)
2009(5569)
2008(5642)
2007(5163)
2006(4661)
2005(4486)
作者
(16785)
(14185)
(14035)
(13504)
(9002)
(6673)
(6385)
(5347)
(5292)
(5120)
(4893)
(4732)
(4679)
(4580)
(4567)
(4342)
(4173)
(4167)
(4083)
(4064)
(3644)
(3396)
(3362)
(3265)
(3246)
(3186)
(3165)
(3103)
(2804)
(2722)
学科
管理(25239)
(22132)
经济(22069)
(21105)
(18993)
企业(18993)
(10932)
(10190)
方法(7667)
(7580)
体制(6675)
业经(6383)
数学(6293)
中国(6252)
数学方法(6233)
(6174)
财务(6158)
财务管理(6141)
(5947)
企业财务(5842)
(5438)
银行(5432)
(5174)
(4972)
金融(4970)
(4709)
(4549)
制度(4548)
(4504)
环境(4490)
机构
大学(89906)
学院(88832)
(38800)
经济(37968)
管理(33996)
研究(29199)
理学(28791)
理学院(28509)
管理学(28193)
管理学院(28013)
中国(22911)
(22289)
(18407)
财经(16667)
科学(15051)
(14965)
(14454)
(13962)
中心(13289)
经济学(12593)
财经大学(12319)
研究所(12123)
(11504)
北京(11414)
经济学院(11233)
(10792)
业大(10699)
(10606)
(10273)
师范(10183)
基金
项目(56183)
科学(45349)
研究(43332)
基金(42067)
(35577)
国家(35293)
科学基金(31003)
社会(29366)
社会科(27858)
社会科学(27854)
基金项目(21936)
(21394)
教育(20148)
自然(18567)
自然科(18128)
自然科学(18124)
自然科学基金(17821)
(17796)
(17740)
编号(17047)
资助(16625)
成果(15022)
(13466)
重点(12724)
国家社会(12547)
课题(12213)
(12138)
教育部(12087)
(11968)
人文(11625)
期刊
(46335)
经济(46335)
研究(29489)
中国(20409)
(19394)
管理(14594)
学报(11478)
(11393)
科学(11252)
(10265)
金融(10265)
大学(9685)
教育(9436)
财经(9133)
学学(9112)
(7787)
技术(7226)
农业(7045)
经济研究(6940)
业经(6874)
问题(5991)
财会(4887)
(4752)
会计(4638)
理论(4366)
改革(4350)
(4350)
(4317)
现代(4206)
(4128)
共检索到140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锐欣  张鹏飞  
本文从黑车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北京模式"下的出租车管制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模型用单位时间内城市居民愿意以出租车方式出行的里程数定义居民对出租车的需求,分别对正规出租车司机、黑车司机以及执法机构建立效用函数,以分析政府管制政策以及执法机构打击黑车的努力程度对黑车数目、黑车司机利润、正规出租车的利润和空驶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现有的、固定不变的数量和价格管制使出租车缺乏应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从而使得歧视性进入管制政策和僵硬的数量管制政策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黑车问题;严厉打击黑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促使团伙的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农  刘小鲁  
本文分析了政府进入管制对厂商最优质量水平及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在模型中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主观推断存在误差 ,而产品需求在短期内保持稳定。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设置行政性进入壁垒并对非法进入者进行惩罚。因而 ,非法进入者虽然可以以冒牌的方式进入行业或市场 ,但有面临被处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 ,政府一定有动力实施管制 ,且将查处的力度确定如此水平 ,使得冒牌厂商“打而不死” ;此时 ,市场平均质量水平则低于或等于无管制情形。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在位厂商和非法进入者的均衡质量水平均与管制力度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让让  郁义鸿  
本文的分析表明“小灵通”现象的发生是市场需求结构、管制放松的路径和管制权力安排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拆分原有在位者为主要手段的电信业管制放松,所造成的需求与价格的矛盾为“小灵通”的发生提供了市场机会,而高盈利业务的被剥离,迫使原有在位者利用尚存的垄断势力或优势,以及和管制者的“拆分—补偿”关系,向新运营商的市场进行了局部的渗透。这种行为表面上加剧了中国电信业管制的无序和混乱,但却提高了市场的可竞争性和消费者剩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磊  李广浩  李小帆  
在对环境管制与FDI关系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管制及其进入壁垒的分析模型,并利用近几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其对FDI企业行业进入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对FDI企业进入我国工业部门各个行业的数量增长不仅没有阻碍作用,反而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环境管制强度的加强而急剧增加。同时,行业技术水平、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异程度与利润率也对FDI企业的行业进入数量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在中国,企业进入壁垒对FDI企业存在"负效应",这与FDI企业在资本与技术上的相对比较优势有紧密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协调环境保护政策、自主创新政策与招商引资政策提供了依据。我国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明秀南  黄玖立  冼国明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进入管制对企业创新和生产率的影响,借鉴Rajan and Zingales(1998)构建的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发现:进入管制显著地降低了企业创新和生产率,进入率高的行业在准入管制越高的地区,企业创新与生产率水平越低,也不利于新进入企业的创新与成长。在本文的样本中,进入管制至少能够解释研发投入差异的12%和生产率差异的27%。进一步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考虑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彦  胡德宝  尚震宇  
理论研究表明,必要的进入管制以及成本核算机制,对于一国银行业十分重要。银行新进入的博弈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等新进入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分析了中国银行业进入管制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概括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经验,给了中国很多借鉴和启示:在将安全稳定作为各国市场准入管制核心的基础上,应逐步放松进入管制,同时应逐步减少行政干预,使用市场化的手段代替行政化手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让让  郁义鸿  
本文从产业组织和企业行为的视角 ,探讨了二元 (价格与进入 )管制下边缘性进入发生的技术、需求和结构性条件 ,从而对管制放松的初始诱因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 ,即管制放松是技术进步 (在本文特指新产品的出现 )、需求结构变化和原有管制下的产品特制、产业组织结构及权力结构安排的内生现象。由边缘性进入引发的放松是一个渐进性的“多赢”结局 ,不会导致由强制性管制放松所引起的管制无序甚至缺失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赵玻  
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 ,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 ,对进入予以管制是必然的政策选择。以往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不力 ,导致了极其低下的经济效率。因此 ,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艳  
本文基于传统经济理论将流通产业视为纯竞争性产业、政府无需进行干预的理论分析倾向,在概要评述代表性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目前中国有必要对流通产业实施适度的产业管制。文章以SCP为分析框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作出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解,并对目前市场绩效低下的成因机制作出了梗概的说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鲁  易丹  
本文将信任品市场理论与我国医疗市场的现实制度背景相结合,分析了非营利医院与营利性医院在医疗服务供给行为上的主要差异和根本成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营利性医院的市场进入对我国医疗市场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非对称价格管制政策的影响,营利医院的进入使得医疗市场均衡呈现出分化特征:均衡时,营利医院将在事前价格承诺的基础上向病人提供有效率的诚实治疗,而过低的诊疗收费价格管制则迫使非营利医院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患者则根据患重症概率的高低选择就诊医院。与只存在非营利医院的垄断型医疗市场相比,营利性医院的市场进入对社会福利的积极效应体现在患者医疗费用的降低、更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以及对非营利医院过度治疗的抑制和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小梅  
与一般产品和服务市场不同,垄断性行业存在明显市场失灵的特征。中国政府近期不断推出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垄断性行业的政策。然而,在相应的管制体制以及管制政策体系缺失的情况下,盲目向垄断性行业引入民间投资,很可能会破坏垄断性行业正常的运行秩序。因此,尽快在垄断性行业中建立高效的管制体制并构建完善的管制政策体系,是垄断性行业引入民间资本的制度保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晖  吴义杰  
文章通过构建政府、正版厂商与仿冒厂商三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考虑仿冒品厂商的市场结构特征和性质,探讨了仿冒厂商进入条件下正版厂商的竞争行为、策略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市场中有仿冒厂商进入且政府稽查力度较弱的情况下,正版厂商总会选择大于独占均衡时的产出数量作为竞争的最优策略,并且,正版品的市场均衡价格要低于正版品独占时的市场均衡价格;(2)仿冒品和正版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但替代程度不同,仿冒品对正版品仅能部分替代,正版品对仿冒品产生完全替代作用;(3)仿冒品的存在有可能对正版厂商的利益产生正面的影响和作用;(4)在没有考虑政府管制成本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