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7873)
- 2022(6735)
- 2021(6130)
- 2020(5109)
- 2019(11096)
- 2018(10985)
- 2017(20614)
- 2016(10972)
- 2015(12035)
- 2014(11281)
- 2013(10877)
- 2012(9835)
- 2011(8961)
- 2010(9076)
- 2009(8662)
- 2008(8597)
- 2007(7909)
- 2006(6984)
- 2005(6411)
- 学科
- 管理(43754)
- 业(42060)
- 济(39847)
- 经济(39774)
- 企(37277)
- 企业(37277)
- 技术(15726)
- 方法(15282)
- 财(14277)
- 制(14001)
- 数学(12638)
- 数学方法(12520)
- 技术管理(12068)
- 中国(11897)
- 业经(11729)
- 农(10932)
- 体(9610)
- 银(8791)
- 银行(8778)
- 务(8764)
- 财务(8747)
- 财务管理(8727)
- 行(8398)
- 企业财务(8312)
- 体制(8243)
- 融(7969)
- 金融(7967)
- 划(7951)
- 农业(7155)
- 理论(7107)
- 机构
- 学院(151386)
- 大学(151163)
- 济(67026)
- 经济(65774)
- 管理(61615)
- 理学(52880)
- 理学院(52391)
- 管理学(51778)
- 管理学院(51465)
- 研究(49293)
- 中国(38660)
- 财(33866)
- 京(30818)
- 科学(26346)
- 财经(25897)
- 江(23988)
- 经(23453)
- 所(23246)
- 中心(22652)
- 经济学(21183)
- 研究所(20540)
- 农(20531)
- 业大(19422)
- 财经大学(19256)
- 北京(19100)
- 经济学院(18912)
- 州(18312)
- 院(18021)
- 商学(17382)
- 商学院(17208)
- 基金
- 项目(100595)
- 科学(82156)
- 研究(77149)
- 基金(74546)
- 家(63941)
- 国家(63397)
- 科学基金(56225)
- 社会(52175)
- 社会科(49604)
- 社会科学(49596)
- 省(40087)
- 基金项目(39076)
- 教育(35441)
- 自然(34251)
- 自然科(33555)
- 自然科学(33548)
- 自然科学基金(33036)
- 划(32756)
- 编号(29535)
- 资助(28795)
- 创(28045)
- 制(26229)
- 创新(25200)
- 成果(24085)
- 部(22923)
- 重点(22687)
- 国家社会(22301)
- 发(21401)
- 课题(21223)
- 业(20925)
共检索到23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明秀南 黄玖立 冼国明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进入管制对企业创新和生产率的影响,借鉴Rajan and Zingales(1998)构建的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发现:进入管制显著地降低了企业创新和生产率,进入率高的行业在准入管制越高的地区,企业创新与生产率水平越低,也不利于新进入企业的创新与成长。在本文的样本中,进入管制至少能够解释研发投入差异的12%和生产率差异的27%。进一步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考虑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进入管制 创新 生产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海林
本文构建的二元财政结构转换的经济增长模型表明,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不仅取决于其总量,而且依赖于农业支出和非农业支出的比例关系及其与各自生产率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二元财政转换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元财政状况的改善可以正向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二元财政对比度 二元经济 增长效应 协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丹鹭
本文研究了我国服务业管制政策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运用一个基于服务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本文分析了管制对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管制强化了垄断,不利于高效率企业的进入和在位企业的创新。经过对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当放松管制体现为国有以及集体企业垄断力量的下降时,它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关系;当放松管制体现为私营以及外资企业实际进入和市场自由化时,它与生产率增长存在负面或不相关的关系。以上结果可能是我国服务业垄断性过强、市场化程度不够的表现。
关键词:
管制 进入壁垒 生产率 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宁 周经 丁华
本文运用DEA方法计算制造业和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流通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绩效。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D-M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效率提升对流通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存在内生性影响,而对流通业技术推广没有影响。运用2SLS处理模型的内生性,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赵玻
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 ,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 ,对进入予以管制是必然的政策选择。以往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不力 ,导致了极其低下的经济效率。因此 ,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
关键词:
流通产业 进入管制 制度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以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为样本,将行政审批纳入总量生产率增长的理论框架,从进入管制视角考察行政审批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总量生产率的增长,这源于行政审批扭曲了资源配置效应,并抑制了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2)行政审批的抑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东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3)微观机制分析表明,行政审批抑制了在位企业的学习效应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扩大了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并扭曲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立足于完善企业进入退出的市场机制,放松企业进入行政审批管制,让市场决定企业是否存活,进而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以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放管服"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技术融合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融合式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从企业属性以及外部差异角度来看,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结果表明,技术融合式创新可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多元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提升。为深层次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应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加速传统生产模式数字渗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荣辉
选取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R&D总投入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与环保技术创新负相关;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为正,且主要来自非环保技术创新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波特假说"成立的条件性。进一步地,在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为负,但在长期内具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双赢"的可能性。因此,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荣辉
选取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R&D总投入和非环保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与环保技术创新负相关;引致创新对绿色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为正,且主要来自非环保技术创新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波特假说"成立的条件性。进一步地,在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为负,但在长期内具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双赢"的可能性。因此,中国未来在进行环境规制工具的设计时,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能力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益超
从三次产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配置结构、变迁动能等3个维度,采取指数分析、对数分析和分段回归分析相结合,对1980~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动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度48.4%,第二产业贡献度43.5%,第一产业贡献度8.1%;产业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占79.6%,产业劳动力配置结构贡献度20.4%;劳均设备资本贡献度85.7%,劳动力质量贡献度28.3%,产业资本配置结构贡献度-6.7%,人口就业率贡献度-3.0%,消费与产出成长指数之比则基本零贡献。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动能转换与机制创新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在于强势推进产能转型升级、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效科
本文探讨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市场竞争的门槛效应对此过程的影响,旨在为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可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创新驱动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市场竞争的双重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