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4)
- 2023(11777)
- 2022(9477)
- 2021(8565)
- 2020(6993)
- 2019(15857)
- 2018(15688)
- 2017(31050)
- 2016(16340)
- 2015(18181)
- 2014(17913)
- 2013(17443)
- 2012(15663)
- 2011(14114)
- 2010(14175)
- 2009(13641)
- 2008(13492)
- 2007(12260)
- 2006(10804)
- 2005(10079)
- 学科
- 济(70797)
- 经济(70712)
- 业(49114)
- 管理(47784)
- 企(39656)
- 企业(39656)
- 方法(34785)
- 数学(30580)
- 数学方法(30384)
- 银(23982)
- 银行(23836)
- 行(22376)
- 制(22266)
- 中国(22167)
- 财(19575)
- 融(18418)
- 金融(18417)
- 农(18379)
- 业经(16012)
- 贸(13843)
- 贸易(13828)
- 易(13412)
- 务(13015)
- 财务(12990)
- 财务管理(12954)
- 企业财务(12440)
- 度(12426)
- 制度(12425)
- 体(12129)
- 理论(12096)
- 机构
- 大学(229766)
- 学院(229297)
- 济(100973)
- 经济(98970)
- 管理(90799)
- 理学(76937)
- 理学院(76287)
- 管理学(75187)
- 管理学院(74779)
- 研究(70152)
- 中国(67095)
- 财(53168)
- 京(46783)
- 财经(42010)
- 经(38360)
- 科学(37008)
- 中心(35033)
- 江(34915)
- 经济学(33684)
- 所(33130)
- 农(31798)
- 财经大学(31724)
- 经济学院(30470)
- 北京(29278)
- 研究所(29274)
- 银(28953)
- 州(28597)
- 业大(27748)
- 银行(27624)
- 融(27411)
- 基金
- 项目(145295)
- 科学(116516)
- 基金(109181)
- 研究(109100)
- 家(92400)
- 国家(91649)
- 科学基金(81011)
- 社会(73381)
- 社会科(69621)
- 社会科学(69607)
- 基金项目(56448)
- 省(54667)
- 教育(50885)
- 自然(50104)
- 自然科(49067)
- 自然科学(49057)
- 自然科学基金(48239)
- 资助(45584)
- 划(45513)
- 编号(44198)
- 成果(35838)
- 部(33504)
- 重点(32255)
- 国家社会(31128)
- 创(30233)
- 教育部(30196)
- 发(30109)
- 课题(29892)
- 人文(29471)
- 性(28808)
- 期刊
- 济(110965)
- 经济(110965)
- 研究(75559)
- 融(45017)
- 金融(45017)
- 中国(43292)
- 财(41746)
- 管理(34015)
- 学报(29363)
- 农(29359)
- 科学(28188)
- 大学(23820)
- 学学(22655)
- 财经(22552)
- 教育(20589)
- 经(19152)
- 经济研究(18623)
- 农业(17873)
- 技术(17815)
- 业经(17638)
- 问题(14431)
- 理论(12935)
- 贸(12930)
- 国际(12007)
- 商业(11542)
- 实践(11514)
- 践(11514)
- 技术经济(10790)
- 统计(10545)
- 现代(10446)
共检索到355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红忠 章合杰
利率市场化对于形成有效的利率机制而言还只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拓展银行业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由于道德风险,竞争加剧有可能导致银行增加风险承担行为,加强银行监管是防范和化解相关金融风险的可选应对手段。通过构建动态道德风险模型,并采用跨国宏观、微观数据,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对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监管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会收窄利差和净息差,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但这一影响随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直至消失。研究为中国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改革方向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学艳 吕思聪
文章主要探讨存款市场竞争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我国存款利率管制逐步放开,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增强,银行的总体风险偏好上移。第二,银行业在贷款市场整体呈现出"利润边际效应"大于"风险转移效应"。下调贷款利率虽然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是却侵蚀其利润水平,迫使银行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机会。第三,混业经营环境下不同业务之间金融监控的缺乏也会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上升。第四,在存款利率上浮及上限取消的过程中,资金成本的上升对于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负债成本 银行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学艳 吕思聪
文章主要探讨存款市场竞争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我国存款利率管制逐步放开,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增强,银行的总体风险偏好上移。第二,银行业在贷款市场整体呈现出"利润边际效应"大于"风险转移效应"。下调贷款利率虽然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是却侵蚀其利润水平,迫使银行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机会。第三,混业经营环境下不同业务之间金融监控的缺乏也会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上升。第四,在存款利率上浮及上限取消的过程中,资金成本的上升对于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负债成本 银行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郜栋玺 项后军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重要性以及金融监管日益趋严的大背景,采用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下银行的多重市场竞争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并进一步引入不同监管维度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监管下多重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传统贷、存款市场而言,贷款市场竞争显著抑制了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贷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抑制作用,但国有银行除外;而存款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我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未进一步强化其影响,地方银行除外;对于理财产品市场而言,其市场竞争同样会显著增加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增加这种正向链条的影响;在纳入多维度监管因素后,本文发现事前和事后监管能够有效地增加贷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而针对理财产品市场,仅有事前监管能够显著地削弱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冰晓 刘阳 童中文
本文采用2003~2013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GMM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该风险承担渠道受银行审慎监管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与风险资产占比衡量的银行风险承担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比例与其比成正相关关系。(3)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越高(监管力度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影响的敏感性越弱,其中前三者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流动性监管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降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金鹏辉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有关研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改变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影响其信贷和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了金融稳定,这一崭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即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本文以银行风险承担为主线,通过梳理归纳和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货币政策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密切相关。因此,采取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措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弥补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婷 王伟
本文从实际内部控制人角度,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资本充足率水平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作用效果和内在机理,并利用86家商业银行1998年至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工作效果明显,银行风险普遍下降,并且2004年之后资本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风险的降低;不论管理者控制还是股东控制的银行,其资本水平与风险大小负相关;系统重要的大型商业银行这类受到监管更为严格的银行,其资本水平与风险承担的大小相关性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平 谷慎 郭品
通过构建纳入利率双轨制的银行风险承担模型,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以及该影响在不同市场势力银行中的差异表现。以1996-2014年中国56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会减弱银行风险承担,而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即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趋势;相对于市场势力较弱的银行,市场势力强大的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敏感性更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仲林
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7—2013年国内88家商业银行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国内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承担水平低于最优风险承担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承担呈下降趋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下降的最为明显,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却呈上升趋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琴 郑振龙
本文借鉴市场结构、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市场集中度低的条件下,资本监管在减少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上是有效的,但在市场集中度高的条件下,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明确;(2)通过选取2003~2008年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样本,计算市场集中度指标CR_5,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中集中度寡占型市场结构,且与资本充足率呈反方向变化,资本充足率的变化将影响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因此,银监会的监管设计应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资本充足率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鑫 陈珏津 马玥
如何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提升审慎监管有效性是当下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18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及其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均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且资本监管与市场约束构成替代效应,流动性监管与市场约束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抑制银行风险的有效性表现在提高风险约束效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当银行盈利水平提升、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压力增强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二者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在大规模银行、全国性银行与高风险银行中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力度应根据现实需要相互协调,从而增强二者组合的风险约束效力,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场化最为敏感;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政府应把握好存款利率放开的节奏,严密监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绍斌
本文根据风险持续时间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为阶段性和永久性风险。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永久性风险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生福 杨兴哲 韩雍
通过构建综合反映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影子银行市场以及银行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加权平均指数,结合我国115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宽松(紧缩)型货币政策刺激(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但在流动性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而逐渐减弱。进一步健全利率市场化相关体制,对于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