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2)
2023(8440)
2022(7164)
2021(6424)
2020(5534)
2019(12527)
2018(12193)
2017(23048)
2016(12230)
2015(13724)
2014(13386)
2013(13086)
2012(12306)
2011(11069)
2010(11353)
2009(10920)
2008(10834)
2007(9909)
2006(8973)
2005(8451)
作者
(36400)
(30395)
(30163)
(28843)
(19656)
(14627)
(13620)
(11747)
(11474)
(10943)
(10484)
(10335)
(10100)
(9915)
(9803)
(9428)
(9043)
(9032)
(8781)
(8738)
(7643)
(7585)
(7516)
(7123)
(6865)
(6856)
(6800)
(6787)
(6184)
(5997)
学科
(47735)
经济(47629)
管理(39807)
(35592)
(32365)
企业(32365)
方法(17861)
(16314)
(15177)
中国(13873)
数学(13311)
数学方法(13099)
业经(12692)
(12355)
(10777)
(10582)
(9626)
银行(9598)
(9543)
金融(9541)
(9399)
财务(9374)
理论(9351)
财务管理(9344)
(9158)
企业财务(8858)
体制(8812)
(8728)
贸易(8721)
(8561)
机构
大学(177364)
学院(172740)
(72547)
经济(70995)
研究(65441)
管理(62398)
理学(52599)
理学院(51971)
管理学(50978)
管理学院(50663)
中国(50394)
(38745)
(38744)
科学(38195)
(33702)
(31082)
研究所(30054)
中心(29070)
财经(28945)
(28220)
(26240)
业大(25327)
北京(24681)
农业(24279)
(24028)
经济学(22735)
(21768)
财经大学(21538)
师范(21454)
(21393)
基金
项目(113241)
科学(89261)
基金(83831)
研究(81541)
(75427)
国家(74413)
科学基金(62354)
社会(53243)
社会科(50220)
社会科学(50205)
基金项目(43047)
(42753)
自然(40193)
自然科(39244)
自然科学(39224)
自然科学基金(38539)
教育(37522)
(37085)
资助(34584)
编号(31003)
成果(27343)
重点(26448)
(26426)
(25965)
(23665)
(23612)
课题(22901)
国家社会(22720)
教育部(22347)
创新(22213)
期刊
(85932)
经济(85932)
研究(57353)
中国(43342)
(32670)
学报(31352)
(29054)
科学(27637)
管理(27474)
大学(24341)
学学(22773)
教育(20239)
(19053)
金融(19053)
农业(18983)
财经(15482)
经济研究(13756)
技术(13720)
(13301)
业经(11893)
问题(10637)
(10519)
(9846)
国际(9698)
(9517)
世界(9192)
会计(8333)
科技(8184)
业大(8106)
理论(7763)
共检索到28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宏伟  马新丽  
本文通过对在广大农村实行了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阐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伟大贡献,有着符合社会和农业自身要求的合理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柏齐  
我国农村改革影响最为深远的成果,是把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下简称家庭联产承包制),这种责任制为农村集体经济找到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形式,推动着农业生产攀登新的高峰,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再三强调,必须把家庭联产承包制作为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然而,当前有些地方没有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致使家庭联产承包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梦熊  
一、农村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政策的精神实质1993年中央11号文件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第一轮15年期限将陆续到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党中央的这一决策完全符合目前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在草原地区简单套用农区家庭承包制存在严重的弊病,承包以后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草原的"公地的悲剧"问题,这是导致草原近几十年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公地的悲剧"问题恶化和相应的草原退化并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恰恰相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不彻底。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应由政府和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维护产权排他性的责任,同时,草原地区的家庭承包制要有所创新,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草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锦英  
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率、大规模和不可分割等特性,使其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农业经营体制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近些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据统计,截止1996年底,山东省每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解析,并结合分析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历程,认为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为基础,尊重中国的客观现实,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渐进性、诱导性的方式推进并完善的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一、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 强制性制度变迁曾经是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1979年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经历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供给的行为主体——政府意愿判断,两次制度安排的初衷都在于提供一种过去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利益。第一次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将土地的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第二次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国祥  
本文在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按人均承包土地与市场经济要求集约效益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按人均承包为按能承包,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本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  张艳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在其诞生之初,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逐渐显露出某些局限性,对它的争论和怀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会议纪要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以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一些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以求在未来农村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这一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守军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农地制度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具有制度建设上的"自下而上"、具体安排形式的多样性、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模糊性和弹性以及公平优于效率等特性。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变的进程之后,认为这一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变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一层次入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光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才能解决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问题,实现第二步的宏伟战略目标。作者从四川省内江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途径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有理论有数据有分析的阐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兰虹  冯涛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 (土地 )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 ,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所有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 ,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 ,由 1 5年变为 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 ,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