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7)
- 2023(12208)
- 2022(10808)
- 2021(10456)
- 2020(8695)
- 2019(20376)
- 2018(20063)
- 2017(39221)
- 2016(21307)
- 2015(23848)
- 2014(23937)
- 2013(23524)
- 2012(21620)
- 2011(19128)
- 2010(19420)
- 2009(17623)
- 2008(17405)
- 2007(14981)
- 2006(13248)
- 2005(11649)
- 学科
- 济(80196)
- 经济(80108)
- 管理(65613)
- 业(59962)
- 企(50899)
- 企业(50899)
- 方法(36068)
- 财(32671)
- 数学(31095)
- 数学方法(30649)
- 中国(22687)
- 农(22435)
- 地方(17928)
- 业经(17594)
- 学(17184)
- 务(17095)
- 财务(17025)
- 财务管理(16975)
- 制(16943)
- 企业财务(16131)
- 贸(14828)
- 贸易(14821)
- 理论(14473)
- 农业(14393)
- 易(14392)
- 财政(13899)
- 策(13656)
- 和(12981)
- 银(12832)
- 银行(12799)
- 机构
- 大学(290424)
- 学院(289477)
- 管理(118037)
- 济(114591)
- 经济(111984)
- 理学(102019)
- 理学院(100948)
- 管理学(99280)
- 管理学院(98747)
- 研究(96089)
- 中国(72482)
- 京(61908)
- 财(60883)
- 科学(58618)
- 所(47761)
- 财经(44827)
- 中心(43424)
- 江(42945)
- 研究所(42905)
- 农(42820)
- 业大(41013)
- 经(40653)
- 北京(39548)
- 范(38334)
- 师范(38068)
- 院(35333)
- 州(34516)
- 农业(33146)
- 财经大学(33029)
- 经济学(32946)
- 基金
- 项目(195594)
- 科学(153498)
- 研究(147027)
- 基金(141001)
- 家(121059)
- 国家(120009)
- 科学基金(103633)
- 社会(90564)
- 社会科(85768)
- 社会科学(85745)
- 省(75965)
- 基金项目(74610)
- 教育(67525)
- 自然(67208)
- 自然科(65600)
- 自然科学(65586)
- 自然科学基金(64358)
- 划(63660)
- 编号(61588)
- 资助(58641)
- 成果(51174)
- 部(43309)
- 重点(43162)
- 课题(42058)
- 发(41059)
- 创(40410)
- 项目编号(38410)
- 创新(37527)
- 教育部(37446)
- 科研(37064)
- 期刊
- 济(127615)
- 经济(127615)
- 研究(91083)
- 中国(56753)
- 财(49417)
- 管理(43440)
- 学报(42452)
- 科学(39325)
- 农(38675)
- 教育(35358)
- 大学(32751)
- 学学(30417)
- 农业(26990)
- 融(26318)
- 金融(26318)
- 技术(25137)
- 财经(21392)
- 业经(20624)
- 经济研究(20489)
- 经(18060)
- 图书(16319)
- 问题(16087)
- 理论(15019)
- 实践(13940)
- 践(13940)
- 技术经济(13863)
- 科技(13612)
- 业(13464)
- 现代(13365)
- 会计(12858)
共检索到434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作者认为,加强和完善财政的宏观调控,既要重视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更要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并指出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这种构成来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总量和结构政策,并统一协调两类政策的调控,从而达到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整体的正常化,克服以往财政在宏观调控上不同调控手段的交织纠缠,相互抵消,找不到着力点的调不动、控不往的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冷永生 刘金科
"十五"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行"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以及启动农村环境保护相关项目等措施,使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且污染源复杂,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并未根本好转,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薄弱,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农村生态退化尚未有效遏制等现象。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是在农村城镇化、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等特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1.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应适当压缩阻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消费性支出规模,继续保持生产性支出的现有水平。同时,逐步加大科教、社会保障等服务性支出力度。政府减少行政管理类支出,应继续推行简政放权政策,合理控制行政单位人员数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将生产性支出更多地投资于符合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1.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应适当压缩阻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消费性支出规模,继续保持生产性支出的现有水平。同时,逐步加大科教、社会保障等服务性支出力度。政府减少行政管理类支出,应继续推行简政放权政策,合理控制行政单位人员数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将生产性支出更多地投资于符合国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树一 李木子
第一,进一步明确财政政策的定位,促其效应最大化。财政政策要发挥的作用应区别短期和长期来分析,短期立足于宏观调控,按照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通过减收和增支来调节供需总量和结构;长期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降成本、补短板为主,通过出台定向调控政策来支撑改革。同时,立足于财政自身的改革,通过为政策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稳步迈向现代财税制度,成为国家治理强有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第二,实现财政收支有机配比,施策更有针对性。应对财政收入超GDP增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税收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
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深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财政政策,"财政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课题组"通过深入分析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因和问题,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本期"专题报道"摘要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的重点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与出口,对消费需求的重视不足。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越来越引起重视,消费需求将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与国民经济增长存在着内在的、强劲的互动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4月23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金融时报》上发文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调控方面,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赤字率;在减税的同时降低税外"五险一金"和行政费等负担,并结合税制改革,考虑如何衔接推进房地产税等税种改革,贯彻"逐渐提高直接税比重"的方针。贾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要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既积极又较为审慎的态度;财政政策总体是扩张的,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直接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目前,靠单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在中央层面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资金进行实质性整合。要注重系统思维和谋划,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在深入调查、客观评估、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管长远、易操作、见实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如适度整合补贴项目,将类别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迪玲
一、上海进口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一)上海进口贸易发展现状上海早在"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出口与进口并举"的发展思路,进口贸易的规模在全国一直比较靠前。进口贸易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消费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这次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的指导思想已体现在领导讲话中,请与会同志以刘仲藜部长、田一农副会长的讲话为准,结合当地情况,认真传达、落实。下面,我就这次会议作一简要小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晖
作者针对我国一直以来重收入轻支出的财政思想,提出财政体制应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深入推进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关键词:
支出改革 优化结构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新辰 李安东
200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政府在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一、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背景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决定》为依据,普遍重视和加强了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工作,加强了财政监管。但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春雷
一、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趋势及成因分析(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1.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变动轨迹。1979-2008年,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却平均每年以0.44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其中,最终消费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