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0)
2023(14899)
2022(12598)
2021(11851)
2020(10139)
2019(22737)
2018(22629)
2017(42739)
2016(23258)
2015(26379)
2014(25906)
2013(25600)
2012(23746)
2011(21334)
2010(22149)
2009(20945)
2008(21027)
2007(19225)
2006(17245)
2005(15843)
作者
(67377)
(55688)
(55629)
(53122)
(35572)
(26641)
(25177)
(21615)
(21136)
(20288)
(19127)
(18637)
(18176)
(18120)
(17879)
(17223)
(16604)
(16301)
(16245)
(16061)
(14203)
(13792)
(13694)
(12885)
(12668)
(12628)
(12546)
(12346)
(11431)
(11184)
学科
(85341)
经济(85209)
管理(77995)
(70040)
(61191)
企业(61191)
(36604)
方法(33832)
中国(29305)
数学(27681)
数学方法(27308)
(25779)
(23226)
业经(20687)
(20539)
技术(19255)
(18897)
财务(18846)
财务管理(18787)
(18742)
银行(18691)
(17943)
企业财务(17854)
(17847)
理论(17545)
(16522)
金融(16515)
地方(15908)
财政(15626)
(15560)
机构
大学(331283)
学院(328229)
(133089)
经济(130190)
管理(122084)
研究(114323)
理学(103300)
理学院(102145)
管理学(100384)
管理学院(99756)
中国(89407)
(75841)
(71253)
科学(67482)
(58642)
财经(55143)
(52895)
(52604)
研究所(52055)
中心(51054)
(49740)
业大(45780)
北京(45563)
(41876)
(41866)
农业(41425)
(41425)
经济学(41372)
师范(41336)
财经大学(40538)
基金
项目(207500)
科学(162570)
研究(154165)
基金(148702)
(130076)
国家(128956)
科学基金(109338)
社会(97622)
社会科(92360)
社会科学(92332)
(81694)
基金项目(77017)
教育(72032)
(68786)
自然(68412)
自然科(66859)
自然科学(66831)
自然科学基金(65695)
编号(62257)
资助(60608)
成果(54397)
重点(47473)
(47355)
(46391)
课题(45269)
(43866)
创新(43493)
(42301)
国家社会(40480)
(40126)
期刊
(155994)
经济(155994)
研究(107021)
中国(77768)
(64106)
学报(53261)
管理(51099)
(48156)
科学(47330)
教育(43000)
大学(40985)
学学(38258)
(34719)
金融(34719)
农业(31631)
财经(28870)
技术(28472)
经济研究(25845)
(24882)
业经(23936)
问题(20196)
(17653)
图书(17147)
(16862)
科技(16302)
(16100)
会计(15946)
技术经济(15623)
理论(15549)
财会(14770)
共检索到526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组成,财政问题也向来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方面的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框架下,地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和特性是什么,地方公共财政制度的架构如何,以及就财政框架内部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及其特性和差异的研究,业已成为财政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重大环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晔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实践发展的要求与结果,具有其积极的理论创新意义。但由于理论渊源上的原因,使得西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在制度分析上的不足和欠缺延伸并体现在我国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需要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其公共财政学的制度既定观,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鸿  刘江涛  
我国“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商品 ,满足公共需要。为提供公共商品 ,政府要以税收与收费的形式占有和支配使用一部分经济资源。政府以何种形式占有经济资源 ,是由所提供的公共商品的性质决定的。当前 ,我国的地方政府收费的膨胀和混乱 ,背离了公共财政的目标 ,妨碍了地方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建立地方公共财政 ,要求一个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而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 ,理顺税费关系 ,规范地方政府的收入行为是其必然要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建国  
一、地方财政制度创新问题 研究的历史轨迹 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制度的提供和使用能够带来收益。制度创新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引入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以适应制度对象的新情况、新特征,并推动制度对象的发展。当今的国际竞争,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其实质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制度系统的竞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国要获得较强的国家竞争力,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制度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振兴财政的口号,而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要想振兴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振兴也必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探讨地方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财政在市场经济和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了现行地方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 ,教育财政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公共财政制度下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构建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不是对"公共财政"本质论的否定,而是反映出我国政府面对未来发展危机所作出的提升以财政为核心的国家组织能力的科学决断。不过,这也折射出公共财政论在公共性界定、理论本土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致使财政功能受限。现阶段,应认识到我国现代财政所具有的经济与伦理二元属性,并以此为依据从宏观调控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财政收支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迎秋  
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更高目标──建立公共财政刘迎秋经过15年的改革,虽然我国财政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现行体制与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财政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展望1994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阳  
1.在财政投入力度上,构建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建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新格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相关规定,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合理调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荣鄂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于1994年在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分税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已经初步显示了其良好的效应,它必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海军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下一步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 ,而作为财政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以及如何规范 ,是建立公共财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论证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 ,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经验 ,对按公共财政要求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些有重点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