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3)
- 2023(6098)
- 2022(5031)
- 2021(4230)
- 2020(3669)
- 2019(8231)
- 2018(7960)
- 2017(15125)
- 2016(7442)
- 2015(8330)
- 2014(8286)
- 2013(8590)
- 2012(8289)
- 2011(7850)
- 2010(8142)
- 2009(7644)
- 2008(7405)
- 2007(6825)
- 2006(6476)
- 2005(6132)
- 学科
- 济(62144)
- 经济(62100)
- 管理(25281)
- 业(22573)
- 企(18960)
- 企业(18960)
- 方法(17792)
- 地方(15834)
- 数学(15597)
- 数学方法(15476)
- 地方经济(12188)
- 中国(11789)
- 技术(11601)
- 业经(9914)
- 学(9913)
- 农(9093)
- 财(7676)
- 经济学(7259)
- 环境(6926)
- 制(6891)
- 农业(6569)
- 融(6527)
- 金融(6527)
- 贸(6399)
- 贸易(6393)
- 技术管理(6345)
- 关系(6264)
- 产业(6112)
- 易(6102)
- 体(6084)
- 机构
- 大学(122213)
- 学院(121628)
- 济(65758)
- 经济(64690)
- 研究(46939)
- 管理(44956)
- 理学(37793)
- 理学院(37382)
- 管理学(36839)
- 管理学院(36580)
- 中国(35003)
- 财(26740)
- 京(25859)
- 科学(24992)
- 所(23771)
- 经济学(21853)
- 研究所(21098)
- 财经(20860)
- 中心(20044)
- 江(19307)
- 经济学院(19299)
- 经(18818)
- 北京(16928)
- 院(16493)
- 农(16311)
- 财经大学(15173)
- 范(14977)
- 师范(14880)
- 州(14706)
- 业大(14683)
- 基金
- 项目(73691)
- 科学(58652)
- 研究(55203)
- 基金(54237)
- 家(46674)
- 国家(46353)
- 科学基金(39726)
- 社会(38285)
- 社会科(36522)
- 社会科学(36509)
- 省(28200)
- 基金项目(27630)
- 教育(24358)
- 自然(22908)
- 划(22750)
- 自然科(22403)
- 自然科学(22397)
- 资助(22309)
- 自然科学基金(21987)
- 编号(20461)
- 发(17580)
- 国家社会(16934)
- 重点(16785)
- 部(16624)
- 成果(16582)
- 创(15634)
- 济(15191)
- 经济(15053)
- 发展(14921)
- 课题(14879)
共检索到203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岳厚斌
在考察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时,应突出宏观的、长远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突出技术引进的主要作用和潜在使用价值,即引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鲍克 白以言
一、概述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这一工作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需要对技术引进的战略、政策、体制、模式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软科学研究,做出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价。我国自1979年以来,技术引进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关于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综合近年来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状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星明 施礼明 大卫·本乃特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其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间技术转让与引进、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中国技术引进的成就举世瞩目。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了中国技术进步的起点,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自199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英国阿斯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开展“中国的工业发展与技术引进”方面的研究。其中了解已向中国转让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红英 杨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德学 李凯 郁培丽
沈阳市“八五”技术引进经济效益分析刘德学李凯郁培丽(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引进技术给沈阳市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八五”期间,沈阳市技术引进项目共投产130项,其投资总额为28.8亿元,总用汇为2.23亿美元,分别占全部项目的56.25%、50.26%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毅
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尽可能地加以创新,已成为我国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改变我国落后的生产技术面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中,确实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八五”期间,国家加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东琪
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入世"接轨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政府插手了,如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人事安排和内部管理,过多地参与直接生产经营活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一起争上市、争投资项目等,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或代替了企业和市场的职能。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机构"重复建设"带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合理交错、重叠。同时,应当由政府完成的事情政府没有完成,在市场无法调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曲建国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对我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但任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实现,同样的技术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也是如此,它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如果现有的技术、经济、资源和社会条件不适合于某项高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就不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差、资金严重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及高技术商品化的条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树同
该文分别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存贷款市场、资金拆入和拆出格局变化以及利率互换市场五个方面分析了各个市场对Shibor报价的影响,认为Shibor利率在不同的市场上的表现并非一致,其基准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这种情况也是我国利率体系二元化的具体体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文章认为应提高Shibor中长端的拆借交易量,增强其交易的真实性;扩大Shibor基准的资产量和交易量,从而提高Shibor的基准性,进而进一步完善Shibor利率体系。
关键词:
基准性 浮息债 利率互换 市场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雍忠诚
一、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是加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政策因素决定之后,农业投入的作用更为突出,是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允
有的引进技术项目,在引进前认为经济效益比较好,但当投产以后,效果却适得其反,经济效益很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可行性研究中,缺乏科学的经济评价指标,不能不说是其中重要原因。因为引进技术比较复杂,有的以投产后的利润归还,有的以产品返销补偿,有的利用外资的同时引进技术,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补偿贸易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树人
无论在项目的财务评价中还是在经济评价中都要计算内部收益率指标,以便在财务上或经济上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但是,目前在经济工作者中,对以下问题还有不同认识。 1.有人认为内部收益率就是初期投资的收益率,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2.根据内部收益率的定义计算得的数值是否一定是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为什么称“内部”收益率,有没有外部收益率,它们的含义有什么差异? 3.在方案比较中,为什么说内部收益率高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为了能使大家对上述问题有一统一的认识,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玥
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探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面对世界高技术产业化的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因势利导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分析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经济效益的机理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高技术产业化的根本目标是形成经济效益高技术产业就是高技样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其过程的实质就是形成经济效益。在以经济效益为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高技术不断由产业点向产业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林 张冠生 郭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引进设备过多、过乱,没有相应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企业在外向化中对硬件设备的引进比较重视,对软件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不足。因此,许多企业难于通过引进设备提高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在引进工作中的多头对外、缺乏协调的管理体制,也和企业在引进工作中对国内、外市场,国际技术水平的分析、把握不足有很大关系,存在着盲目引进、盲目上马的倾向。在扩大企业对外自主权的改革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研究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的经验,我们分析研究了河南冷柜厂在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方面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