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6)
- 2023(4769)
- 2022(4000)
- 2021(3667)
- 2020(3300)
- 2019(7498)
- 2018(7199)
- 2017(13843)
- 2016(7419)
- 2015(7687)
- 2014(7643)
- 2013(7593)
- 2012(7144)
- 2011(6271)
- 2010(6452)
- 2009(5847)
- 2008(6212)
- 2007(5511)
- 2006(4749)
- 2005(4555)
- 学科
- 济(29596)
- 经济(29567)
- 管理(23002)
- 业(22006)
- 企(19411)
- 企业(19411)
- 方法(12295)
- 财(11195)
- 数学(10485)
- 数学方法(10299)
- 务(8337)
- 财务(8319)
- 财务管理(8301)
- 企业财务(8000)
- 中国(7495)
- 学(7442)
- 制(7029)
- 银(5985)
- 银行(5976)
- 农(5939)
- 行(5642)
- 融(5529)
- 金融(5529)
- 业经(5377)
- 理论(5080)
- 体(4768)
- 策(4531)
- 贸(4513)
- 贸易(4509)
- 易(4382)
- 机构
- 大学(101255)
- 学院(98911)
- 济(40157)
- 经济(39282)
- 研究(36689)
- 管理(35006)
- 理学(29883)
- 理学院(29485)
- 管理学(28788)
- 管理学院(28587)
- 中国(28371)
- 科学(22199)
- 京(22157)
- 财(21945)
- 所(18975)
- 农(18125)
- 研究所(17113)
- 财经(16838)
- 中心(16583)
- 经(15443)
- 江(15206)
- 业大(15065)
- 农业(14314)
- 北京(14018)
- 院(13337)
- 经济学(12864)
- 财经大学(12845)
- 范(12681)
- 师范(12503)
- 州(12207)
- 基金
- 项目(66151)
- 科学(52367)
- 基金(49885)
- 研究(45586)
- 家(44929)
- 国家(44598)
- 科学基金(37836)
- 社会(29694)
- 社会科(28189)
- 社会科学(28180)
- 基金项目(25831)
- 自然(25588)
- 自然科(25087)
- 自然科学(25079)
- 省(24636)
- 自然科学基金(24629)
- 教育(21455)
- 划(21366)
- 资助(21017)
- 编号(16556)
- 重点(15517)
- 部(15119)
- 成果(14382)
- 性(14118)
- 创(13510)
- 发(13182)
- 科研(13140)
- 教育部(12953)
- 国家社会(12865)
- 创新(12657)
共检索到15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当前,在继续稳健审慎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必须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从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入手,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通过放松管制、激活市场等制度创新,促进平等竞争,强化市场功能,化解制约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性因素,改变供给低效和刚性,提高供给效率和弹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投入驱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书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完善政策手段, 转变调控方式,提高调控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宏观调控 政策安排 政府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季光
关于加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效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商季光一、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从1993年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以来,加强了对金融市场和社会集资的管理;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措施,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困难;加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2007年,人民银行频繁运用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调控效果与政策预期还存在一些差距,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手段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形成调控合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注重"五个协调",才能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沈彤
进一步发挥货物劳务税宏观调控职能,使货物劳务税更好地调节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是实现调结构、促发展、保增长、惠民生目标的必然要求,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特点和内在要求。一、进一步发挥货物劳务税宏观调控职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行货物劳务税制度的主体是1994年确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进一步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安体富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贯彻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原则,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框架。但从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看,现行税制尚需不断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提出,我们党要提高五种执政能力,其中在经济方面就是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对作为国民经济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蒋仁开 张冰松 肖宇 薛翠翠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探讨土地宏观调控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调控的方向。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新型城镇化中的路径选择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质量;(2)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节约等问题;(3)新型城镇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4)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宏观调控重点包括:(1)完善土地规划的调控机制;(2)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4)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5)土地调控应有保有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综述 新型城镇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进一步改造——关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李扬为了加快我国金融调控机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改革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将分析这一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一、存款准备金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立群 杜德瑞
中国经济增速"破8"引起了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长期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源于对中国改革方向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不同研判,对短期经济走势的争论集中于政策调整空间的不同判断。这种情势表明,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已日显紧迫。利用经济增速下调提供的时间和空间,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取向,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在体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文简要回顾了本轮宏观调控的缘起、调控重点、调控手段及其特点,指出:仅仅依靠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行政审批,是不足以恢复经济总量平衡的。2007年以来的投资反弹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完成由扩张性取向向收缩性取向的转型,宏观调控政策不全面、不配套而引起的。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失衡,而不是结构性矛盾。文章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可行政策选择:维持汇率温和上涨的态势,同时配合以强化能源、资源类产品出口限制措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等政策;显著提高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同时考虑对非实物投资类国外投资收益征收附加税;保持较高数额的财政收支结余;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已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困境具有内外因素叠加效应。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失衡从而引发出的结构矛盾是困扰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快速的政府主导型的投资驱动调控无疑有助于阻止经济总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但是从长远看,投资驱动型总量政策将更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基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矛盾视角分析结论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驱动型代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为动力的内部需求扩大就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