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3)
- 2023(9850)
- 2022(8629)
- 2021(7854)
- 2020(6761)
- 2019(16232)
- 2018(15500)
- 2017(29501)
- 2016(15746)
- 2015(17995)
- 2014(18204)
- 2013(18488)
- 2012(17740)
- 2011(16334)
- 2010(16782)
- 2009(15999)
- 2008(15921)
- 2007(14266)
- 2006(12805)
- 2005(11804)
- 学科
- 济(90786)
- 经济(90725)
- 管理(41090)
- 业(38764)
- 方法(33713)
- 企(30026)
- 企业(30026)
- 数学(29679)
- 数学方法(29416)
- 中国(21577)
- 地方(21421)
- 农(19882)
- 学(17731)
- 财(17399)
- 业经(16011)
- 贸(14733)
- 贸易(14725)
- 易(14193)
- 地方经济(14112)
- 制(13494)
- 农业(13445)
- 融(11739)
- 金融(11737)
- 和(11713)
- 银(11193)
- 银行(11164)
- 行(10699)
- 环境(10646)
- 理论(10497)
- 体(9911)
- 机构
- 大学(239079)
- 学院(236070)
- 济(111735)
- 经济(109600)
- 研究(90411)
- 管理(86378)
- 理学(73133)
- 理学院(72205)
- 管理学(70970)
- 管理学院(70489)
- 中国(68628)
- 科学(52529)
- 京(51486)
- 财(49604)
- 所(47097)
- 研究所(42348)
- 农(40846)
- 中心(40107)
- 财经(38565)
- 江(36895)
- 经济学(35784)
- 经(34820)
- 北京(33348)
- 业大(33172)
- 经济学院(31994)
- 农业(31863)
- 院(31687)
- 范(31601)
- 师范(31338)
- 州(28567)
- 基金
- 项目(147111)
- 科学(115257)
- 研究(107432)
- 基金(107021)
- 家(93344)
- 国家(92620)
- 科学基金(77965)
- 社会(69471)
- 社会科(65825)
- 社会科学(65804)
- 省(56111)
- 基金项目(55767)
- 教育(48730)
- 自然(48367)
- 划(47457)
- 自然科(47214)
- 自然科学(47196)
- 自然科学基金(46365)
- 资助(44365)
- 编号(42696)
- 成果(36169)
- 重点(33949)
- 发(33621)
- 部(33283)
- 课题(30003)
- 创(29900)
- 国家社会(29375)
- 教育部(28424)
- 创新(28095)
- 科研(27973)
- 期刊
- 济(131305)
- 经济(131305)
- 研究(78120)
- 中国(50140)
- 财(39561)
- 学报(36916)
- 农(36854)
- 科学(33832)
- 管理(33189)
- 大学(27789)
- 学学(25873)
- 农业(24383)
- 教育(23699)
- 融(23041)
- 金融(23041)
- 经济研究(22470)
- 技术(21338)
- 财经(20115)
- 业经(18097)
- 经(17531)
- 问题(17106)
- 贸(15654)
- 技术经济(14218)
- 国际(14172)
- 业(13863)
- 世界(13232)
- 统计(13222)
- 策(11354)
- 理论(11278)
- 商业(11250)
共检索到37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供给短缺现象普遍消失,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始形成。我国经济进入了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全面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素质,完善经济规则的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结构和体制对新的环境一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立生
2017年,我国经济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创新驱动增强,经济运行表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消费稳中健行,对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地位进一步提高。经济稳中有进,质量进一步改善,为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创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流通业创新转型,密集出台扩大消费的政策,为消费提供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稳中向好,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金融监管带来的长短期效应,银行业金融风险、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投资可持续性等都会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根据历史经验和形势进行综合研判,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保持在6.6%-6.8%区间,全年增长目标将会超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的拐点区间。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经济周期的拐点。从高增长平稳进入中高增长,既包括增长水平的稳定,也包括增长模式的转变。目前,支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已明显增多,但仍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长模式转变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坚持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措施并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精准稳需求、稳增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提高增长的含金量。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增速拐点 稳需求稳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我国经济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2004年仍将快速增长;当前尚未出现全局性过热,但是存在的新老问题可能困扰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宏观经济政策,适时适度调控,加快改革步伐,是实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形势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 2 0 0 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 :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 ,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 ,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 ,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 ,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2 0 0 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形势分析 内需不足 增长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课题组 刘雪燕 杜飞轮 肖潇 杜秦川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预计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关键词:
稳中向好 稳中有进 稳中有忧 合理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李雪松 冯明 张慧慧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速度放慢,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高位,美欧货币紧缩引致金融脆弱性加剧,相继爆发多起金融风险事件。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复苏的态势基本明朗,供需双侧企稳回升,但细分领域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劳动力市场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青年群体稳就业压力较大。建议一方面着眼于短期视角,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快扩大内需政策落地生效,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全面巩固增长回升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另一方面着眼于中长期,利用好中国经济复苏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窗口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稳外资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紧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洛林
2003年四季度以来,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看法学术界有很多争论,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学界20年来最为激烈的一次争论。开始时对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分歧很大,总的来说,经济学家比政府部门乐观,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乐观,中国人比外国人乐观。现在看来大家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基本都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如果不进行调控,经济运行不排除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但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经济热了一段时期后又出现通货紧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2002年我国经济形势在逐步好转,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增强,增长质量提高,但仍然处于需求约束下的紧运行状态;预计2003年内需增幅将稳步提高,外需增幅有所降低,需求增长的总水平略高于2002年。建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改善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快住宅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积极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
形势分析 预测 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蓝皮书》课题组
2002年,山西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明显好于上年,有着一些新的特点。预计2003年山西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10%。
关键词:
山西 经济形势 分析 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 根据IMF9月份的预测,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2.8%,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7%。同2001年2.2%的速度相比,2002年是世界经济在2001年陷入“增长性衰退”后出现转机的一年。但是,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许多经济学家年初的预期。由于2002年第2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突然下降和此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性,IMF调低了对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