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3)
- 2023(9930)
- 2022(8156)
- 2021(7302)
- 2020(6181)
- 2019(13970)
- 2018(13523)
- 2017(25968)
- 2016(13641)
- 2015(15243)
- 2014(14934)
- 2013(14648)
- 2012(13219)
- 2011(11795)
- 2010(12549)
- 2009(12191)
- 2008(11304)
- 2007(10730)
- 2006(9682)
- 2005(9033)
- 学科
- 济(51119)
- 经济(51029)
- 管理(43550)
- 业(39017)
- 企(33802)
- 企业(33802)
- 融(26762)
- 金融(26759)
- 银(24631)
- 银行(24617)
- 中国(24575)
- 行(23862)
- 财(19780)
- 制(19121)
- 方法(15743)
- 农(15437)
- 地方(14351)
- 业经(14166)
- 数学(13100)
- 数学方法(12931)
- 务(12208)
- 财务(12162)
- 财务管理(12138)
- 体(12071)
- 企业财务(11603)
- 中国金融(11107)
- 体制(10291)
- 农业(10116)
- 理论(9302)
- 度(9143)
- 机构
- 学院(182051)
- 大学(181439)
- 济(77847)
- 经济(75954)
- 管理(65760)
- 研究(62993)
- 中国(56107)
- 理学(54303)
- 理学院(53735)
- 管理学(52883)
- 管理学院(52528)
- 财(43425)
- 京(38625)
- 科学(33266)
- 财经(32113)
- 中心(31380)
- 江(30601)
- 所(30503)
- 经(28981)
- 农(26982)
- 研究所(26614)
- 经济学(25488)
- 北京(24714)
- 州(24450)
- 财经大学(23767)
- 院(23056)
- 经济学院(22837)
- 范(22829)
- 师范(22624)
- 业大(22557)
- 基金
- 项目(113487)
- 科学(89281)
- 研究(88823)
- 基金(81450)
- 家(69333)
- 国家(68712)
- 科学基金(59175)
- 社会(57813)
- 社会科(54810)
- 社会科学(54800)
- 省(44979)
- 基金项目(42146)
- 教育(40818)
- 划(36897)
- 编号(36307)
- 自然(34605)
- 自然科(33779)
- 自然科学(33766)
- 自然科学基金(33140)
- 资助(32667)
- 成果(31649)
- 制(28000)
- 课题(26605)
- 重点(26174)
- 部(25537)
- 发(25193)
- 创(24344)
- 国家社会(24295)
- 性(24213)
- 创新(22888)
共检索到30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陶雨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昕加
如何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问题,是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黑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小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昕加
如何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问题,是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黑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小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文生
围绕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问题 ,对现行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 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顺喜 姜长云
鉴于小城镇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小城镇功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对于更好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加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就总体而言,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仍然存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严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健全,导致其投资主体单一、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琼 任若恩
资产证券化(ABS)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新的融资方式。本文对其概念和优势进行了简述,讨论了其实施障碍,并在分析珠海高速公路 ABS 融资案例的基础上,对跨国模式基础设施 ABS 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它的一种交易过程模型,设计了其推行框架。
关键词:
基础设施 ABS 跨国模式 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杨 秦定 马凌
完善的基础设施会有效地加速小城镇的发展。PPP模式是吸引私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本文以实例为基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PPP融资模式,尤其是对PPP模式中怎样控制风险作了较深入的阐述,在对如何推广PPP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尝试给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型。
关键词:
PPP模式 小城镇 基础设施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厚玉
加快发展小城镇,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至关重要。比较借鉴相关省市的经验,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应设立小城镇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构建专业化小城镇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多元筹资;完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实施小城镇项目融资,有效地利用社会资金,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
关键词:
小城镇 投融资 比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巧伦
目前,农村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现象,农村资金供给不足,需求旺盛。农村资金的供需不匹配直接阻碍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吸纳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晏志谦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成都市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资金短缺造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大。本文立足于该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主要融资模式的实践,对该市小城镇多元化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 基础设施 多元化融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然面临资金缺口大、沿线国家参与热情不高、合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空间范围上横跨多个国家或区域,相关利益方涉及多国政府主体,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方面,针对各自利益展开较为复杂的博弈。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博弈模型,论证了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并获得收益的可行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机制的构想,以保证各国的行动保持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上,进而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培武
基础设施是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硬件载体和必要条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依托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带来了沉重的地方财政压力和债务问题,不具备可持续性,也不利于释放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要厘清政府的投融资职能,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通过大力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融资来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同时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关键词:
城镇基础设施 政府主导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万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应该把"扩大主体、控制风险"作为基本原则,强化农户"参与化"进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多元化"趋势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决策机制和创新投融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管理 决策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从2015年起,随着新修订的《预算法》生效,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呈现出新的格局,即主要包括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总体来看,一系列新规接连出台,对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意义重大,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需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规范透明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从2015年起,随着新修订的《预算法》生效,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呈现出新的格局,即主要包括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总体来看,一系列新规接连出台,对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意义重大,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需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规范透明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