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4)
- 2023(6200)
- 2022(5004)
- 2021(4787)
- 2020(3931)
- 2019(9229)
- 2018(9324)
- 2017(16718)
- 2016(9012)
- 2015(9520)
- 2014(9402)
- 2013(9397)
- 2012(8681)
- 2011(8144)
- 2010(8855)
- 2009(8360)
- 2008(8205)
- 2007(7537)
- 2006(7225)
- 2005(6610)
- 学科
- 济(38319)
- 经济(38259)
- 农(24696)
- 业(21928)
- 管理(19047)
- 农业(16474)
- 中国(13865)
- 制(13423)
- 企(13307)
- 企业(13307)
- 业经(12433)
- 地方(10537)
- 财(10327)
- 方法(9616)
- 体(8886)
- 银(8291)
- 银行(8285)
- 数学(8162)
- 行(8042)
- 数学方法(7981)
- 发(7817)
- 融(7578)
- 金融(7578)
- 农业经济(7406)
- 体制(6964)
- 发展(6961)
- 展(6932)
- 度(6768)
- 制度(6767)
- 教育(6695)
- 机构
- 大学(117817)
- 学院(117676)
- 济(50232)
- 经济(48950)
- 研究(45803)
- 管理(40892)
- 中国(37487)
- 理学(33170)
- 理学院(32751)
- 管理学(32097)
- 管理学院(31819)
- 财(27756)
- 京(25988)
- 科学(24545)
- 农(23852)
- 所(22551)
- 江(22088)
- 中心(21710)
- 研究所(19652)
- 财经(19068)
- 范(18684)
- 师范(18572)
- 省(17630)
- 经(17142)
- 北京(17030)
- 州(16928)
- 农业(16835)
- 院(16169)
- 业大(15828)
- 经济学(15527)
- 基金
- 项目(69551)
- 研究(56756)
- 科学(54685)
- 基金(49161)
- 家(41787)
- 国家(41302)
- 社会(36844)
- 科学基金(34903)
- 社会科(34517)
- 社会科学(34511)
- 省(27485)
- 教育(26341)
- 基金项目(24893)
- 编号(24406)
- 成果(22332)
- 划(22264)
- 资助(19419)
- 自然(18913)
- 自然科(18474)
- 自然科学(18471)
- 自然科学基金(18116)
- 课题(17729)
- 发(16332)
- 重点(15703)
- 部(15679)
- 国家社会(15438)
- 性(15404)
- 年(14897)
- 制(14740)
- 创(13973)
共检索到216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更加注重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提升“三个乡村”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改革重点,守住“两条底线”,凝聚振兴合力,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动能;更加注重遵循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原则,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更加注重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提升“三个乡村”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改革重点,守住“两条底线”,凝聚振兴合力,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动能;更加注重遵循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原则,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沿着四条主线展开,即更加重视质量、更加重视治理、更加重视民生和更加重视安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会)于2024年7月18日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沿袭了此前三中全会部署整体改革的传统,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鹂
改革的深化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制度性供给。乡村经济振兴依然存在着生态、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多层次、深程度问题。为此,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发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经济发展队伍、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振兴乡村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深化改革 乡村经济 制度性供给 市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正>一、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审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强调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系统布置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及相应的体制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学家》编辑部特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撰文笔谈,现将部分成果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敬琏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市场经济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和形成兼容激励机制的两大基本功能,都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早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指出,必须改革既不反映成本、又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计划价格制度,"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可惜的是,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牵制,30多年后价格改革还没有完全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国家队、主力军,农业银行始终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畅通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助力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黎
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山东省淄博市因地制宜,探索以联村党建引领村庄抱团发展、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强村带动型、村村互助型、村企联建型、城乡融合型等多样化的联建发展模式,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实践效果表明,联村党建是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和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在新时期,为有效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建议分类推进联村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必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目标定位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计划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谁来解放看不见的手?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是谁束缚了看不见的手?应当看到,各种抑制市场主体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太平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对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存在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得力、管理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科学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必须强化预算管理,推进管理会计中全面预算工具在科学事业单位的应用,以适应新常态下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全面预算管理是集机制、体制、方法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战略化、系统化和人本化的概念。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合理分配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2002年起,湖南开始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十年来,全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探索到逐步规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省本级1021家预算单位、14个市州和118个县市区的14897家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改革覆盖面分别达87%和80%;改革资金涵盖了公共财政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金良
开启金融服务三农新征程2020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