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
- 2023(920)
- 2022(842)
- 2021(785)
- 2020(705)
- 2019(1622)
- 2018(1521)
- 2017(2940)
- 2016(1535)
- 2015(1792)
- 2014(1648)
- 2013(1722)
- 2012(1427)
- 2011(1174)
- 2010(1209)
- 2009(1099)
- 2008(1096)
- 2007(946)
- 2006(787)
- 2005(665)
- 学科
- 管理(7911)
- 企(7743)
- 企业(7743)
- 业(7637)
- 济(5944)
- 经济(5940)
- 方法(3403)
- 数学(2929)
- 数学方法(2914)
- 财(2603)
- 技术(2254)
- 人事(2120)
- 人事管理(2120)
- 划(2115)
- 经营(1916)
- 技术管理(1874)
- 策(1857)
- 务(1851)
- 财务(1849)
- 财务管理(1847)
- 企业财务(1744)
- 决策(1729)
- 制(1669)
- 计划(1651)
- 业经(1572)
- 体(1364)
- 体制(1220)
- 和(1007)
- 评价(912)
- 农(888)
- 机构
- 大学(20434)
- 学院(19638)
- 管理(10658)
- 理学(9667)
- 理学院(9575)
- 管理学(9521)
- 管理学院(9468)
- 济(8000)
- 经济(7831)
- 研究(4359)
- 财(3966)
- 京(3955)
- 中国(3608)
- 财经(2997)
- 商学(2983)
- 商学院(2959)
- 江(2772)
- 经(2720)
- 业大(2705)
- 经济管理(2615)
- 科学(2478)
- 中心(2233)
- 范(2226)
- 财经大学(2222)
- 州(2215)
- 师范(2204)
- 农(2190)
- 工商(2190)
- 北京(2144)
- 理工(1925)
共检索到2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玉良
最近读了鲍勃·卢茨的《绩效致死》一书,作者把通用汽车公司(简称通用汽车)的失败归咎于不恰当的绩效。但笔者认为,通用汽车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把通用汽车的失败单纯归罪于绩效,既是对绩效的不公平,也会误导广大读者。
关键词:
KPI 《绩效致死》 绩效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侯佳奇
作为一名企业财务工作者,笔者对绩效考核长期以来一直有个困惑:绩效考核对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笔者发现,企业管理者喜欢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各种复杂的绩效考核方案,因为他们总怀疑员工没有尽到最大努力的根源是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得不完善。因此他们就年复一年不停地修改绩效考核方案,而且越是经营情况不理想,就越是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比如,当经营指标没有赶上预算进度时,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春平 章家燕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合作竞争理论,融合相对剥夺感和团队合作氛围,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法探索组织成员对高绩效员工施加人际伤害的内在机理和心理机制。结果表明:与高绩效员工绩效比较后的相对绩效差距能有效预测人际伤害行为,相对剥夺感是其重要推手,团队合作氛围会改变其内在作用过程与强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兰芝 侯茂林 吴孔明 彭于发 王锋
【目的】研究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活体取食生测的方法系统研究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KF6和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结果】两转基因水稻在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最为明显,其对50%和100%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最短,大螟在该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3d及6d后,校正死亡率最高;其次为分蘖拔节期,两转基因水稻在4.0d和10.0d内能分别对50%和100%的大螟个体产生致死作用,在该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上取食6d后,校正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穗期...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大螟 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最近,有些学校升格改校名,要在"大学"或者"技术大学"前加上"职业"二字,变成职业大学或职业技术大学,导致舆情有点紧张,有些人不愿意大学校名里面出现"职业"二字。还有人跟我吐槽说,相关部门为什么非要在升格学校的校名里面加上"职业"二字,感到不理解(背后的真实想法不得而知)。仔细想想,这种情况非今独有,其实一直存在,尤其是把"职业"二字前置在学校或者教育上面,比如职业高中、职业教育,都不太受待见,理由自是充分的。难道"职业"二字就这么可怕,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深思!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涵武
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一直备受争议,2010年创业板公司高管的"辞职浪潮"将股权激励这个话题的热度推得更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光光 张华 黄红弟 张财顺
以6份菜心为材料,研究半致死温度(LT50)和田间高温下播种成活率与菜心耐热性的关系。利用SAS和EXE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中,菜心的LT50呈"S"型上升,LT50值在46~49℃之间。6个菜心材料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四九-19号菜心>四九黄菜心>油绿50天菜心>501菜心>油绿菜心701>特青迟心4号,该结果与田间高温下菜心播种成活率成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菜心耐热性评价的指标。
关键词:
菜心 耐热性 相对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前 刘俊荣 周进 曲秦坤 刘悦朋 田元勇 徐昙烨
为通过产品设计改变许氏平鲉现有的初级农产品销售模式,从品质上限到锁鲜效应两方面开展探索。本研究从致死胁迫强度探索许氏平鲉的极限品质,包括最低胁迫下的品质上限,疲劳致死下的品质下限,并对比市售产品品质状况。然后,通过品质易逝期处置,探讨高端许氏平鲉冷鲜品的锁鲜效应。健康活体按致死胁迫程度分3个处理组,分别为最低胁迫-破坏脊髓(SCD)、低胁迫-断髓致死(SCC)和高胁迫-窒息致死(SA),市售产品则分别来自超市(SM)及鱼市(FM)。锁鲜措施为速杀后立即冷却鱼体至0°C左右,鲜品贮藏条件为2°C冷藏。从僵直指数、肌肉收缩率、断裂强度分析许氏平鲉死后僵直特性。从白度值、pH值、ATP及其关联物和显微结构等指标分析肌肉品质及其冷藏稳定性。结果显示:(1)最低胁迫下,许氏平鲉死后24 h才达到最大僵直且持续24 h,高胁迫组则在6 h后僵直指数就已达到90%,48 h后彻底解僵;肌肉收缩率与僵直指数相关,高胁迫下,肌肉在贮藏期间没有收缩迹象,而最低胁迫下的肌肉在最大僵直发生前快速收缩。冷藏期间肌肉断裂强度均呈下降趋势,而最低胁迫组显著延缓。(2)最低胁迫有较高的初始ATP值,为2.83μmol/g,最低pH值为6.58;低胁迫下,死后6 h ATP值为0.94μmol/g,最低pH值为6.56;高胁迫下,死后6 h ATP值为0.50μmol/g,最低pH值为6.54。(3)延迟效应的表现,冷藏过程中白度稳定无变化,肌肉纤维逐渐降解,肌肉细胞间隙扩大,但最低胁迫组可有效减缓上述趋势。(4)销售端品质现状的表现,鲜品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超市组与低胁迫组死后6 h品质相似,鱼市组与高胁迫组死后120 h的品质相似。研究表明,市售初级农产品许氏平鲉品质良莠不齐,通过锁鲜处置施加产品设计,不仅有效延长冷鲜货架期,且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卫华 韩召军 张国华
用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分别处理浙江苍南县抗性二化螟和安徽太湖县敏感性二化螟。结果表明 ,处理后两种群的存活率、产卵量、孵化率都明显降低 ,幼虫期延长 ;氟虫腈对抗性种群存活率的持续影响作用大于对敏感种群的。此外 ,亚致死剂量处理后 ,敏感种群的酯酶 (CarE)活性比对照明显升高 ,敏感、抗性种群的Km 值均增大 ,表明酯酶对底物的亲和力都有所降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燕 王悦齐 张涛 王迪 郑镇雄
为明确致死条件对石斑鱼品质的影响,提高石斑鱼冷藏期间的品质,采用5种不同致死方式处理石斑鱼,Ⅰ:冰埋致死;Ⅱ:敲击头部致死;Ⅲ: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14 ℃、10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Ⅳ: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12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 ;Ⅴ: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然后将石斑鱼经微冻机迅速将鱼体中心温度降到0 ℃,于0~4℃冷藏,测定并分析冷藏期间鱼肉的感官评价、质构特性、pH、乳酸含量、巯基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等品质评价指标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5组致死处理方式对冷藏期间鱼肉的品质影响显著(P<0.05),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感官评价和TVB-N:Ⅴ组>Ⅰ组>Ⅱ组>Ⅳ组>Ⅲ组,质构:Ⅳ组>Ⅴ组>Ⅱ组>Ⅰ组>Ⅲ组,乳酸含量和pH:Ⅴ组>Ⅰ组>Ⅱ组>Ⅳ组>Ⅲ组,巯基含量和菌落总数:Ⅰ组>Ⅱ组>Ⅴ组>Ⅳ组>Ⅲ组。说明采用梯度降温的致死处理方式明显优于敲击头部致死和冰埋致死方式,而梯度降温时的温差间隔不宜太大。综合各指标品质评价结果,Ⅲ组的致死方式最好,较小的温差降温方式使石斑鱼死亡的过程应激反应小,乳酸含量、pH和总巯基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贮藏过程的品质保持,比其他4组更有效延缓质构特性和巯基含量的降低,抑制微生物活性,延长鱼样保鲜期。
关键词:
石斑鱼 致死方式 冷鲜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飞 章元明
假定某一质量性状受单基因控制,且在纯合显性(或纯合隐性)时会致死,造成不符合M endelian分离比。在F2群体中,根据分子标记和该基因的连锁关系,获得标记与性状的各种表型类别、频率和植株数,通过F isher最大似然法,推导出估计重组率的方程和标准误公式。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最大似然法得到的重组率估计值与真值接近,并验证了重组率估计值标准误公式。
关键词:
致死基因型 重组率 标记 最大似然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芦慧 顾琴轩
绩效管理在理论中被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重要位置,而绩效考核在实际中却成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心中的“鸡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绩效考核如此尴尬的局面?本文从搜集绩效考核不受欢迎的众多说法开始,分别从绩效考核本身、考评者和被考评者的角度,结合压力和冲突、组织政治行为和组织不公正感等分析了绩效考核不受欢迎的实质性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思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游兰韶 陈永年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毒对宿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在饲毒后的第 3天至第 15天内 ,致死中浓度 L C5 0 为 2 .5 7× 10 4~2 .17× 10 8PIBs/ m L,第 8天的 L C5 0 为 5 .95× 10 5 PIBs/ m L,在试验的病毒浓度范围内 ,致死中时间 L T5 0 为 1.3795~ 9.30 3 9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周园 周骏辉 梁英梅
为预防无机盐类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浓度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亚急性毒理试验,分析植株的生理变化,统计种群致死率,并结合建模分析,确定种群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大叶黄杨的叶绿素a、b总量与氯盐融雪剂累积剂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后期则呈显著负相关;在污染毒害全程中,植物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融雪剂的施用累积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污染前期与融雪剂累积剂量相关性不显著,而在后期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性。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种群30d半致死剂量为5kg/(L·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