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0)
- 2023(2564)
- 2022(2101)
- 2021(2076)
- 2020(1823)
- 2019(4415)
- 2018(4260)
- 2017(8008)
- 2016(4066)
- 2015(4370)
- 2014(4117)
- 2013(4182)
- 2012(3848)
- 2011(3459)
- 2010(3781)
- 2009(3302)
- 2008(3219)
- 2007(2944)
- 2006(2691)
- 2005(2593)
- 学科
- 济(17139)
- 经济(17127)
- 管理(8027)
- 业(6957)
- 地方(5710)
- 农(5251)
- 企(5148)
- 企业(5148)
- 中国(5083)
- 方法(4509)
- 学(4180)
- 数学(3715)
- 数学方法(3612)
- 农业(3503)
- 关系(3458)
- 业经(3401)
- 财(3350)
- 制(2860)
- 经济关系(2758)
- 对外(2722)
- 理论(2693)
- 地方经济(2631)
- 外经(2469)
- 对外经济(2457)
- 贸(2386)
- 贸易(2382)
- 易(2280)
- 融(2266)
- 金融(2265)
- 教育(2189)
- 机构
- 大学(49413)
- 学院(49041)
- 研究(20909)
- 济(19304)
- 经济(18790)
- 管理(17486)
- 中国(15757)
- 理学(13884)
- 理学院(13646)
- 管理学(13254)
- 管理学院(13150)
- 科学(12890)
- 京(11229)
- 所(11060)
- 财(10282)
- 研究所(9931)
- 农(9353)
- 中心(9275)
- 省(9189)
- 南(8783)
- 江(8418)
- 院(7836)
- 范(7759)
- 师范(7691)
- 湖(7590)
- 业大(7483)
- 北京(7483)
- 农业(7309)
- 州(6920)
- 财经(6650)
共检索到91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刘慧娴 罗杰 龚兴华
"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是云南大理的写照,洱海一泓清水是大理的灵魂,也是大理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湖。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洱海的水质不断恶化,先后于1996年、2003年、2013年三次暴发蓝藻,敲响了洱海保护治理的警钟。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洛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安排、争取上级支持、申报信用贷款等,投入资金近10亿元加大洱海保护力度,仅2012年州本级预算安排洱海保护资金就达5000万元。目前,洱海水生植被及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湿地净化水质功能明显,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杨越冰
最近,记者的朋友圈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刷屏,其中,第108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响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吸引了记者的目光。2016年,记者曾赴大理采访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情况,当时的大理州财政局副局长管金堂(现任大理州财政局局长)站在"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一期工程总体布局图"前
关键词:
保护治理 大理州 湖水质 洱海流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项继权
水污染防治及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洱海治理是当今我国湖泊治理中少有的成功范例。本文基于对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的调查,对洱海治理中的创新和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湖泊治理及水环境保护的路径和对策进行讨论。作者强调,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湖泊治理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和污染治理方式的双重转型。一方面纠正传统的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纠正传统的"重城镇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技术轻社会"以及"重点轻面、抓大放小"的污染治理的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结构减排"和"经社控污",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实施全域性的综合治理。这是从总量上减排控污、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从根本上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弥勒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距省会昆明132公里,全县辖10镇2乡,人口52.2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3.6%,享有"红烟之乡"、"红酒之乡"、"红糖之乡"的美誉。面对日益尖锐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弥勒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发展举措,全力推动弥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城镇用地向山地发展。弥勒县依托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城镇向山地扩展,尽量减少占用良田好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焕腾 陶文海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辰 陆建忠 陈晓玲
以洱海流域北部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3个子流域作为实验区,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子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估算,结合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一组适用于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的输出系数.利用该组输出系数,对洱海流域范围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氮、磷污染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乡镇污染输出于地域分布中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不同非点源氮污染贡献率依次为大牲畜养殖>农村生活排放>种植业>生猪养殖,不同非点源磷污染贡献率依次为种植业>农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思雅 孙九霞
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集中关注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对产品或产业的经济转化效应,较少关注资源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效应。对云南省环洱海地区中具有不同旅游介入度的三个乡村社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异质化效应,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的双向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区别于其他乡村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使得同质性的村落共同体产生纵向上的经济异质化和横向上的群体异质化。第二,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产生双向驱动机制。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资源价值的转化,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链接,带来了物质财富和人口群体的吸附。另一方面,社区异质化带来了资源利用主体的内部张力,形成了多元化和系统化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促使资源类型整合和资源范畴拓展。在外部市场驱动和内部社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和再开发,呈现出价值转化效应和范畴拓展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龚琦 王雅鹏 董利民
本文利用以农业污染削减和农业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云南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其水污染控制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并从建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和建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芹 邓爱民
选取洱海流域地标性民宿"海地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调查民宿环保责任对民宿可持续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宿业主对环保责任普遍持支持态度,但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民宿环保责任对民宿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有重要影响,并影响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民宿履行环保责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最后就民宿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宿 环境责任 可持续发展 “海地生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海丽
为了1009平方米耕地———云南省耿马县一起土地违法案查处纪实吴海丽缘起1996年3月中旬,云南省耿马县土地局监察员下乡巡视时,发现在勐撒镇老街桥头约50米处的一块水田中,有一村民建盖了房屋,便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局领导对此十分重视,马上组织专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铨
集市,古即有之。“昔黄帝日中为市,令百姓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市之名以起。降及后世,商贾愈繁,设市愈盛,于是舟车捆载遍天下。中域省份,或名曰集,或名曰墟,或名曰庙会,惟云南则称以为街,总之皆市也。”①由于集市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对其作用进行考察便成为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冷萌晓
一起案件,从审计机关移送司法机关到终审落槌,长达五年时间。在案件波折起伏的背后,是审计人为正义付出的不懈努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洛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把大理建成生态、外向、高效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促进全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助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优基地,着力培植十大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洛
力度,推进全国十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央、省下达大理300万元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费的基础上,1—7月,全州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近1.23亿元,增支1251万元,增长1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推进云南大理州扶贫攻坚及其财政对策建议
向山地要发展——云南大理利用山地推进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四至界线”引发的纠纷——云南省潞西县首起企业状告县土地局土地权属案纪实
沃土织锦绣 大地写丰收——湖北省云梦县国土资源局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湖南财政部门全力抗旱救灾纪实
双语教育项目在西南多民族省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云南大理剑川白汉双语文教育项目研究
数字电视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益尝试——湖南省长沙市数字电视运营情况审计项目纪实
用土地管控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云南省大理州强化土地管理推进海西保护
抓关键 建机制 实基础 全面推进云南法治财政建设
大理烤烟苹果酸含量的空间分布——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