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
- 2023(776)
- 2022(701)
- 2021(850)
- 2020(450)
- 2019(1169)
- 2018(1031)
- 2017(1568)
- 2016(852)
- 2015(967)
- 2014(835)
- 2013(767)
- 2012(825)
- 2011(770)
- 2010(829)
- 2009(723)
- 2008(695)
- 2007(542)
- 2006(494)
- 2005(548)
- 学科
- 济(2775)
- 经济(2771)
- 中国(1590)
- 学(1512)
- 研究(1083)
- 教育(1064)
- 管理(1059)
- 地方(888)
- 和(815)
- 业(767)
- 农(757)
- 工作(680)
- 农业(524)
- 业经(516)
- 贸(514)
- 贸易(513)
- 理论(504)
- 发(494)
- 史(487)
- 易(485)
- 财(483)
- 地方经济(478)
- 企(473)
- 企业(473)
- 图书(473)
- 书馆(453)
- 图书馆(453)
- 关系(432)
- 世界(430)
- 情报(425)
- 机构
- 大学(12761)
- 学院(11105)
- 研究(5907)
- 中国(3943)
- 科学(3880)
- 济(3819)
- 经济(3706)
- 管理(3284)
- 京(3185)
- 范(3002)
- 师范(2998)
- 所(2966)
- 研究所(2747)
- 理学(2722)
- 师范大学(2665)
- 理学院(2618)
- 管理学(2540)
- 管理学院(2517)
- 教育(2280)
- 中心(2176)
- 院(2166)
- 北京(2077)
- 科学院(1857)
- 财(1753)
- 江(1705)
- 农(1700)
- 研究院(1667)
- 业大(1514)
- 研究中心(1472)
- 社会(1354)
共检索到20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和平
傅衣凌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家,对于他的学术贡献,历来见仁见智者颇多。通过对傅衣凌先生学术之路的背景分析,便不难发现,他一直都在致力于为中国历史找回它的"本来面目",不认可以历史的"一般"取代历史的"特殊"的做法,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学术格局的两大相互关联的进路。傅先生这一学术格局,对于当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钰琳 何子沐
2021年是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年前,傅衣凌先生被遴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也是在这一年,他倡导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业期刊。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傅先生的远见卓识。为纪念傅衣凌先生创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并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深耕,
关键词:
傅衣凌 社会经济史学 经济史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秀生
四十年前,我有幸师从傅衣凌先生攻读明史。光阴易逝,至今先生逝世已三十周年,回想往事,先生的音容笑貌犹然在目,无限缅怀。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第一次招收研究生,我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幸被录取到明史专业。八月底报到时,社科院已经成立了研究生院,各研究所分别招收的研究生都归入研究生院这个大家庭。四百余学子,个个神采奕奕,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黄埔一期",其志大矣!其中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雅娟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带动了一个学派的形成,其思想和行为更影响了一代代学者。2021年适逢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厦门大学举办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跨学科与国际化”学术研讨会,以缅怀和追忆他的业绩。2022年3月,杨国桢教授所著《傅衣凌学述》一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良 王晖 徐如松 阿不都拉·阿巴斯
安徽省地衣的研究有60余a的历史。在查阅文献资料、标本检测和作者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安徽省地衣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总结,以便为将来的地衣研究提供资料。根据统计,安徽已经报道的地衣有57属,203个种或种下单位,报道分布最多的是石蕊属(Cladonia)、哑铃孢属(Heterodermia)等10个属。对基物要求比较专一的有98种,其中严格生于树皮、树干或树枝的有54种,石生的22种,生于土壤的8种;检出的地衣化学物质有黑茶渍素(Atranorin)、泽渥萜(Zeorin)等11类,出现最多的地衣物质是黑茶渍素,共有22属、77种地衣含有该物质。除了分类学报道以外,安徽省地衣的其他方面研究相对薄...
关键词:
安徽省 地衣 研究 综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礼永
无论是私塾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时代,还是旧私塾、新学堂并立相争的近代教育时代,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一直都存在。惟此事过于隐讳,不易捕捉,今借助近代亲历者的回忆及传奇、小说等材料加以证明。同时依据科学原则加以分析归类后发现私塾中的欺凌现象有四种表现,近代新式学堂又多了六种表现。应该指出,这些现象的产生虽有家庭背景在作祟,然而更多牵涉到为师的责任及学校的职责,且于今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私塾 学堂 欺凌 传记 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校园欺凌作为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较大伤害,进而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基于福柯的"现在的历史"研究法,以小凯为个案,将其成人时期的三种行为特质与儿童时期发生的三个典型欺凌事件建立起某种联系,结果显示,力量的弱势是伴随受欺者的关键要素,成人的生活状态与儿童时期的受欺历史存在关联,受欺后的影响难以在成人后消除。建议加强校园欺凌与成人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应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加强对校园隐蔽时空的监管力度,关照成人后的行为干预。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儿童 成人 现在的历史 福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兴庆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一个突出问题。经济地理学界对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有多种概括,如“三”字形“梯度推移论”,“T”形的“江海先行论”(沿海加长江流域),“H”形的“一个半重点论”(沿海加“三线”与兰新路,中间一道为长江至陇海路的宽带),“勿”字形(或“兀”形)的“沿海两线论”(沿海加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线),“非”字形的“三横两竖论”(三个地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悦 刘赞英 刘兴国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存在为学术发展及其内涵延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大学学者是学术发展的领导者和大学学术尊严的缔造者。真正的大学须具备崇尚学术的品格,遵循以学术为轴心的本然生存逻辑,倡导学术自由、弘扬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权力。应保障大学学者实现以学术为志业的价值追寻,让大学在主动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关键词:
大学 学术属性 本然生存逻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国利
中国现代新考据学派史家傅斯年以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作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此虽旧域,其命维新"的学术命题。他指出历史学与语言学密不可分,中国有着将历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悠久历史;传统考据学、特别是清代考据学重视文献考证,主张从语言文字的训诂来研究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应当加以继承。然而,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又存在诸多缺陷,需要用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加以改造和发展,以建立科学的现代史学与语言学。他借鉴清代考据学以语言学研究思想史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方法,撰写出中国现代思想史和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为中国传统史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化发展和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其理论又有相当的片面性,本质上是唯科学主义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万川
本文认为,《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一书对数千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加以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并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说明,其贡献是空前的;该书在组建作者队伍时,考虑到人口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渗透,这对历史人口学的研究具有榜样和示范的意义;尤为突出的是,该书按人口学理论构筑的历史人口学体系框架,为中国历史人口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葛剑雄等人的书评夸大该书的过失,而对这些大的方面视而不见,全盘抹杀其学术贡献,这是极其偏颇的。本文还通过分析葛剑雄教授人口历史论著的缺陷及其成因,说明了人口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渗透在历史人口研究问题上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军 王秀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蔡翼飞
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是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种结果。伴随着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就业岗位分布发生变化,诱导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动,不断重塑人口的空间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是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主导了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本文以邯郸市为例,分阶段、分区域阐述分析了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以印证上述论断。
关键词:
人口 空间格局 历史演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刘宇舒 何依
治所城市历史格局作为营建制度、地缘政治、空间变迁的固化形态,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原点"。研究侧重于"时空转换"视角,认知农耕文明与礼制思想、军事防御与九边制度、商贸流通与开中制度如何影响山西治所城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并以"边界—轴线—中心—标志"的组织形式投射于治所城市历史格局中,厘清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晋北、晋中、晋东南、晋南的古今空间演化规律,尝试突破重点保护逻辑下的"名城—街区—文保单位"法定框架,纳入以"历史格局"为保护线索,契合"整体性"和"原真性"的治所城市遗产保护策略与技术体系,为治所城市"保护"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空间逻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历史格局 时空演化 治所城市 山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