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
- 2023(788)
- 2022(718)
- 2021(836)
- 2020(655)
- 2019(1576)
- 2018(1315)
- 2017(2181)
- 2016(1040)
- 2015(889)
- 2014(801)
- 2013(779)
- 2012(681)
- 2011(606)
- 2010(600)
- 2009(584)
- 2008(526)
- 2007(526)
- 2006(501)
- 2005(452)
- 学科
- 业(5719)
- 农(5677)
- 农业(5079)
- 收入(4299)
- 分配(3916)
- 济(2756)
- 经济(2741)
- 管理(1764)
- 中国(1422)
- 财(1402)
- 企(1334)
- 企业(1334)
- 业经(1023)
- 地方(881)
- 制(710)
- 发(693)
- 发展(645)
- 展(642)
- 教育(618)
- 农业经济(581)
- 融(573)
- 金融(573)
- 方法(563)
- 财政(558)
- 人口(520)
- 劳(519)
- 劳动(519)
- 银(516)
- 银行(516)
- 政(515)
- 机构
- 学院(13018)
- 大学(12491)
- 济(5203)
- 经济(5107)
- 研究(4403)
- 管理(4359)
- 理学(3815)
- 理学院(3772)
- 管理学(3678)
- 管理学院(3658)
- 中国(3492)
- 农(2672)
- 财(2622)
- 范(2378)
- 科学(2371)
- 师范(2370)
- 中心(2281)
- 京(2189)
- 所(1969)
- 财经(1941)
- 农业(1905)
- 师范大学(1868)
- 江(1801)
- 经济学(1788)
- 业大(1781)
- 研究所(1771)
- 经(1755)
- 发(1686)
- 州(1681)
- 社会(1681)
共检索到19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颜廷武
引言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在智力支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萍萍 闫芳
2008年,我国将农村扶贫标准从绝对贫困标准调整为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的低收入标准。按照低收入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年末的9422万人,下降到2008年年末的40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2%。然而,从年度间的贫困动态变化看,由于返贫人口的大量存在,受贫困威胁、非常脆弱、在一年或几年中陷入贫困的人口数要多于年末贫困人口数。而连续几年贫困的长期贫困户与仅在某年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含琳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主要贫困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财政补贴县63个,约占县份总数的3/4,其中“两西”贫困干旱县有18个,约占县份总数的1/4。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财政补贴县大部分分布在陇中和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带,其中属国家扶贫重点的“两西”贫困县也集中在以定西地区为核心的甘肃中部、东部地区,在概念上把这些地区统称为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区。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特殊政策,使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0年底,全省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农户由1982年的72%降到10%以下,实现了“七五”期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族群型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定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苑梅
防治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阻断返贫现象需要政府从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式入手。本文既研究了贫困边缘户视角下脱贫内生动力缺乏、就业创业能力缺失、非理性消费等返贫原因,又研究了扶贫政策、扶贫产业项目、就业保障机制等不利于贫困边缘户脱贫的主要表现。贫困边缘户返贫的主要原因除了贫困边缘户个人方面和政府政策制定及执行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外,脱贫质量不高或脱贫情况不真实、缺乏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可预测的意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等也是导致贫困边缘户返贫的原因。不论是何种原因可能导致返贫,防治贫困边缘户返贫的措施均可以从财政政策视角寻找支持方式。因此,防治贫困边缘户返贫既可以采取通过财政扶贫工作嵌入、强化财政教育扶贫资金管理、构建文化生态的财政政策支持方式,又可以采取完善财政扶贫制度、优化财政产业扶贫项目、明确财政就业扶贫靶向目标的财政政策支持方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露 刘梨进
全面脱贫后,防止返贫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扶贫工作关注的重点。而农民合作社作为解决农村贫困的有效工具,科学评估其能否降低农村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从而有效阻断贫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三期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及三重差分(DDD)的方法检验加入农民合作社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期测度其在未来阻断农村家庭返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农民合作社能够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而有效阻断返贫;并且户主受教育时间越长以及农村距离市场越近,农民合作社降低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效应越大。此外,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以及不同地区的合作社影响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效应也具有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农民合作社通过增加农户收入、增加农户对社会的信任度以及提供隐性担保等方式来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反贫困与政府干预汪三贵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贫困措施从以往主要依靠单纯的生活救济变为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援助;反贫困的组织和传递系统也从以民政机构为主转变为以专设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曦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城市扶贫战略的社会意义、城市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扶贫制度创新 ,认为在城市反贫困战略中 ,应选择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对象、满足贫困人口基本需要为核心的城市扶贫战略。
关键词:
城市贫困 反贫困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三贵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贫困措施从以往主要依靠单纯的生活救济变为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援助;反贫困的组织和传递系统也从以民政机构为主转变为以专设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其下属机构为主、有27个国家部委参加的广泛的反贫困组织结构。“七五”和“八五”初期的反贫困实践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8000多万人,与同期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不断恶化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与80年代初期相比,中国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已明显变慢,部分贫困人口的返贫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80年代后期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霞 蔡玉平 王龙虎
金融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探索金融扶贫实践,总结经验做法,有助于促进后扶贫时代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阻断返贫的长效机制。基于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实践,总结金融扶贫措施,评估金融扶贫绩效,从政策制度、资源禀赋、意外灾祸、能力习惯四个方面分析深度贫困地区存在的返贫风险,提出打造数字化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四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议,为阻断返贫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进一步加强后扶贫时代金融支持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有助于为脱贫地区阻断返贫和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吴明朗 张翔
贫困被视为人类幸福的敌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面临返贫风险,财政对阻止返贫的机制及效用值得重视。本文探讨返贫发生机制及财政“阻返”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在A-F多维贫困测量的基础上识别家庭的多维返贫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家庭财政转移支付的“阻返”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显著阻止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现金转移支付的“阻返”和阻止致贫或持续性贫困效果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反贫困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伟
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虽然从1986年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反贫困计划,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极为缓慢。面对政府日益增大的扶贫投资与下降缓慢的贫困人口数量两者并存的现状,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