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3)
- 2023(11631)
- 2022(9291)
- 2021(8125)
- 2020(6493)
- 2019(14372)
- 2018(13944)
- 2017(25995)
- 2016(13758)
- 2015(14674)
- 2014(14485)
- 2013(14678)
- 2012(13215)
- 2011(11594)
- 2010(11931)
- 2009(11525)
- 2008(11554)
- 2007(10871)
- 2006(9678)
- 2005(8610)
- 学科
- 业(85412)
- 企(68389)
- 企业(68389)
- 济(64013)
- 经济(63933)
- 管理(56308)
- 农(48459)
- 农业(32648)
- 业经(30900)
- 方法(23359)
- 财(23111)
- 技术(19206)
- 中国(17157)
- 务(16927)
- 财务(16920)
- 财务管理(16911)
- 企业财务(16026)
- 数学(15931)
- 数学方法(15869)
- 制(14767)
- 策(14546)
- 技术管理(13215)
- 农业经济(12444)
- 划(12427)
- 地方(12091)
- 体(12021)
- 理论(11359)
- 和(11098)
- 发(10853)
- 企业经济(10671)
- 机构
- 学院(205029)
- 大学(193236)
- 济(91870)
- 经济(90355)
- 管理(89712)
- 理学(77619)
- 理学院(77040)
- 管理学(76344)
- 管理学院(75967)
- 研究(59499)
- 中国(50066)
- 农(46864)
- 财(40495)
- 京(38219)
- 农业(34981)
- 江(33085)
- 业大(32710)
- 科学(32389)
- 财经(31766)
- 中心(29164)
- 经(28722)
- 所(27655)
- 经济管理(27374)
- 经济学(26162)
- 州(25378)
- 商学(24866)
- 商学院(24670)
- 研究所(24446)
- 经济学院(23745)
- 北京(22853)
- 基金
- 项目(133426)
- 科学(109046)
- 研究(104732)
- 基金(98013)
- 家(82599)
- 国家(81612)
- 科学基金(73568)
- 社会(71651)
- 社会科(67649)
- 社会科学(67634)
- 省(55899)
- 基金项目(52633)
- 教育(44969)
- 自然(43806)
- 编号(42932)
- 自然科(42869)
- 自然科学(42862)
- 划(42827)
- 自然科学基金(42197)
- 资助(36108)
- 业(34979)
- 创(34962)
- 成果(32486)
- 创新(31489)
- 发(31074)
- 国家社会(29831)
- 制(29576)
- 部(29462)
- 重点(28588)
- 农(28477)
- 期刊
- 济(114191)
- 经济(114191)
- 研究(57536)
- 农(53656)
- 中国(43798)
- 农业(36320)
- 管理(35874)
- 财(33679)
- 业经(27925)
- 科学(26977)
- 学报(23620)
- 融(20785)
- 金融(20785)
- 大学(20481)
- 技术(19939)
- 学学(19877)
- 业(18575)
- 教育(16668)
- 财经(15545)
- 经济研究(15198)
- 问题(15065)
- 农业经济(14767)
- 农村(14410)
- 村(14410)
- 技术经济(13811)
- 经(13509)
- 世界(11972)
- 科技(11525)
- 商业(11170)
- 版(11140)
共检索到309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轶 刘蕾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基于2019年和2022年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返乡创业质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回答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质量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返乡创业质量每提高1个标准差,农民收入增加1.111%。调节效应表明,营商环境强化了返乡创业质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且这一效应在第三产业和中部、西部地区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质量显著促进了低收入群体增收,并提高其进入中高收入群体的概率,缩小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结论为全面认识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提供新证据,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哲 雷琳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以及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琳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活力是数字金融释放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红利的关键传导机制,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具有门槛效应,且呈现地区异质性,即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外溢效应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曹宗平 林硕延 黄子珊 胡鑫辰
基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本文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发现,2017年创业榜样推动了2019年农民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经过内生性处理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显著成立。社会互动效应、信息渠道效应及职业选择效应是创业榜样影响农民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创业榜样的示范效应对拥有不同人力资本农民创业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而对拥有高物质资本农民创业的影响则非常显著。通过揭示创业榜样对农民创业的多维影响及其运行机理,无疑为理解促进乡村振兴和推动先富带后富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开拓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
创业榜样 农民创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圆
选取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乡村产业振兴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可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正向影响农民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合理规划农村资源,探索农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期为加快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助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圆
选取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乡村产业振兴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可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正向影响农民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合理规划农村资源,探索农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期为加快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助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锡月 吴俊杰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共同富裕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应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把握数字技术“新机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特色“新品牌”,践行差异化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瑞峰
为回应学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争议并揭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在辨析农民共同富裕经济内涵、价值维度的基础上,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维度阐释并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业劳动生产率、涉农专利申请量为调节变量,基于SEM复杂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利用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我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复杂影响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引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调节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调节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不明显,而质量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则存在显著异质性,且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最为明显,效率变革次之,质量变革最小。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通过驱动动力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而且可以通过推动效率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经营、财产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加深则能够引导质量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因此,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需要从明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调节作用、突出工作重点、注重深度融合、紧抓着力点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奚曦
以2013—2022年中国1866个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科技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高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持续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全新思路与切实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奚曦
以2013—2022年中国1866个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科技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高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和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数字科技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持续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全新思路与切实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方立凯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我国农民家庭的共同富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机制、效应与特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高农民共同富裕水平,且该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农民金融素养及传统金融支农水平在其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支持作用更明显。因此,应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加速农村数字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鼓励数字普惠金融与“三农”融合发展,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全国235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外生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促农增收作用,返乡创业试点县的农民收入水平相比控制组平均提升2.2%;基于安慰剂检验、排除干扰政策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上述结论;机制分析发现,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县域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南方地区以及市场环境好、融资水平高和财政能力强的县域,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加大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实施力度,健全相关配套服务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