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8)
- 2023(17253)
- 2022(14293)
- 2021(12996)
- 2020(10727)
- 2019(24152)
- 2018(23589)
- 2017(45180)
- 2016(24008)
- 2015(25941)
- 2014(25569)
- 2013(25554)
- 2012(23862)
- 2011(21359)
- 2010(21903)
- 2009(20719)
- 2008(20448)
- 2007(18777)
- 2006(17123)
- 2005(15289)
- 学科
- 济(123748)
- 经济(123618)
- 业(97591)
- 管理(79970)
- 企(78889)
- 企业(78889)
- 农(51454)
- 方法(42688)
- 业经(36290)
- 农业(34195)
- 数学(34180)
- 数学方法(33940)
- 财(32966)
- 中国(29452)
- 地方(28034)
- 制(22698)
- 技术(21627)
- 策(20831)
- 务(19989)
- 财务(19972)
- 财务管理(19950)
- 贸(19547)
- 贸易(19533)
- 学(19189)
- 易(18963)
- 企业财务(18889)
- 划(17153)
- 体(17135)
- 和(16905)
- 银(16237)
- 机构
- 学院(352663)
- 大学(342314)
- 济(163197)
- 经济(160357)
- 管理(140431)
- 理学(120655)
- 理学院(119493)
- 研究(118870)
- 管理学(117982)
- 管理学院(117339)
- 中国(94099)
- 财(72253)
- 农(71234)
- 京(69666)
- 科学(68945)
- 所(59334)
- 江(58704)
- 财经(56469)
- 中心(54683)
- 农业(54530)
- 业大(54165)
- 研究所(53414)
- 经(51209)
- 经济学(49796)
- 经济学院(44724)
- 州(42834)
- 北京(42686)
- 院(41719)
- 范(41214)
- 财经大学(41019)
- 基金
- 项目(229384)
- 科学(183033)
- 研究(168818)
- 基金(168242)
- 家(145988)
- 国家(144552)
- 科学基金(125414)
- 社会(113899)
- 社会科(107815)
- 社会科学(107787)
- 省(92213)
- 基金项目(89101)
- 自然(78363)
- 自然科(76591)
- 自然科学(76569)
- 自然科学基金(75273)
- 划(74368)
- 教育(73705)
- 资助(66660)
- 编号(66391)
- 创(52514)
- 发(52389)
- 成果(51853)
- 重点(51002)
- 部(50560)
- 创新(48349)
- 国家社会(47475)
- 业(47309)
- 课题(45658)
- 制(44167)
- 期刊
- 济(197375)
- 经济(197375)
- 研究(104894)
- 农(72328)
- 中国(70343)
- 财(56511)
- 管理(56049)
- 学报(50537)
- 科学(50272)
- 农业(48381)
- 大学(39658)
- 学学(38506)
- 融(37501)
- 金融(37501)
- 业经(36694)
- 经济研究(30816)
- 技术(30481)
- 财经(28915)
- 教育(25759)
- 问题(25590)
- 业(25223)
- 经(25135)
- 技术经济(21381)
- 世界(19696)
- 贸(18177)
- 商业(18034)
- 现代(17658)
- 版(17256)
- 经济问题(16998)
- 科技(16906)
共检索到541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玉成 田晓阳
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外出农民的返乡创业,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农村居民收入;非农就业水平在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收入提升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政策效应最明显。建议各地区不断加强对返乡农民的创业支持和政策引导,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提高不同地区的要素吸引力,充分利用返乡创业政策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玉成 田晓阳
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外出农民的返乡创业,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农村居民收入;非农就业水平在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收入提升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政策效应最明显。建议各地区不断加强对返乡农民的创业支持和政策引导,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提高不同地区的要素吸引力,充分利用返乡创业政策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汤龙 陈享光 赵妍妍
外出农民返乡创业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全国县域面板数据,考察了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与机理。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促进创业、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吸引要素流入等途径,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且这种政策效应具有较好的包容性和农村偏向性。各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金融效率、产业集聚程度和创业环境的发展差异,都会对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农民增收效果产生门槛效应。各地区应不断加强对返乡农民的创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地区的要素吸引力并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业亮
本文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正向促进效应越强;电商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但仅在电商发展高水平地区显著,在低水平地区不显著,而电子商务对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在不同电商发展水平地区均表现显著;非农就业水平在电子商务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过程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农村电商通过提高农户自主创业与提供就业岗位两个渠道,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后,本文从进一步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间电商平衡发展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胡伟斌
引导“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既是解决农民出路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返乡创业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个省份186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外出农民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且政策尚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集聚、带动就业和优化结构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支持返乡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而且为“回流式”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东 李琳 庞国光 乔璐
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既是改善劳动力空间错配的有效手段,又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文章使用全国县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中西部县域、粮食主产县和劳务输出县中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创新水平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拉大了邻近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艾兵
收入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通过收入结构的视角,运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结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本文认为,优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工资性收入,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转移支持力度。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工资性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蓉 林荣日
[目的]通过分析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否影响乡村振兴,探究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在乡村振兴的五个层面产生何种效应。[方法]本研究使用熵值法测度了乡村振兴指数,以之来衡量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并将返乡创业试点这一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19年11省44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展开了探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效应明显;相比于贫困县,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非贫困县的影响系数更大;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促进产业兴旺发展效应最大,其次是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等控制变量也对乡村振兴产生了作用。从影响机制上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通过集聚效应、投资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对乡村振兴产生作用,其中投资效应的作用最大。[结论]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乡村振兴产生了促进作用,而且政策效果在时间上具有时滞性。
关键词:
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 双重差分检验 县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虹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并采用2014-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沿线省市的省域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就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农村电商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对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尹含 孙伯驰
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文章从微观农户视角通过数字乡村整体架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数字乡村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Kakwani指数上升0.0010。(2)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经济数字化使收入差距提高了0.0009,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作用效果最明显。(3)异质性分析还发现,通过数字乡村建设,非林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187万元,非林业生产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656万元,两者增收效果更明显。(4)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精英俘获,高学历农户和高社会资本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0.0496万元和0.0267万元,不利于弱势群体分享数字乡村建设红利,带来了严峻的收入分化问题。(5)机制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使高收入农户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加1.5457万元,非农就业的概率增加0.1427,从而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根据研究结论,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补足乡村经济数字化和林业生产短板,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曰影
数字经济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创业机遇和发展空间,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数字经济模式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在主体、领域和模式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新趋势。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数字平台支撑、数字资源优化等机制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但农民工数字技能和素养不足、城乡数字鸿沟、创业公共服务和数字监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应在数字化能力建设、农村数字化服务与资源均等化、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数字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工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海英
扩大农村需求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基础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依次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小于1的依次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江苏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以扩大内需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熊文平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影响因素3个侧面对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受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明显;区域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缓慢扩大趋势,绝对差异呈现波动性缓慢扩大趋势;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空间相关性显著,高值区在赣北及赣中集聚,低值区在赣南集聚,集聚呈两极分化现象;收入水平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差异有不断增大的迹象;重大自然灾害、交通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区域发展政策及矿产资源等都是影响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时空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时空差异 ESDA 江西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李松 伯娜 贾敬全 田伟
文章基于SDM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原因,平均意义上的弹性系数在省内为0.80,省际为0.27。各省城镇化导致了本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范围为0.77~0.84。城镇化还会影响近邻省际的居民收入差距,长江经济带下游省际的范围为0.09~0.12,中游省际的范围为-0.05~0.12,上游省际的范围为-0.06~0.14。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李松 伯娜 贾敬全 田伟
文章基于SDM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原因,平均意义上的弹性系数在省内为0.80,省际为0.27。各省城镇化导致了本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范围为0.770.84。城镇化还会影响近邻省际的居民收入差距,长江经济带下游省际的范围为0.090.12,中游省际的范围为-0.050.12,上游省际的范围为-0.060.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