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1)
2023(16602)
2022(13801)
2021(12709)
2020(10264)
2019(23584)
2018(22886)
2017(43324)
2016(23228)
2015(25665)
2014(25379)
2013(25049)
2012(23440)
2011(20979)
2010(21618)
2009(20084)
2008(19853)
2007(18084)
2006(16544)
2005(15233)
作者
(65505)
(54846)
(54388)
(51397)
(35224)
(26196)
(24565)
(21030)
(20967)
(19928)
(18604)
(18578)
(17668)
(17566)
(16924)
(16735)
(16074)
(15946)
(15879)
(15856)
(13736)
(13483)
(13202)
(12769)
(12297)
(12205)
(12196)
(12132)
(10972)
(10812)
学科
(104290)
经济(104179)
(93437)
管理(82404)
(82017)
企业(82017)
(37326)
业经(35131)
方法(34503)
(30907)
中国(30567)
地方(30305)
农业(26560)
数学(25547)
数学方法(25268)
技术(22924)
(21108)
(20820)
财务(20787)
财务管理(20766)
(20039)
企业财务(19634)
环境(19421)
(18703)
(18451)
理论(17961)
(17483)
贸易(17461)
(16837)
(16503)
机构
学院(329682)
大学(319973)
(138494)
经济(135532)
管理(130810)
研究(111705)
理学(110330)
理学院(109095)
管理学(107682)
管理学院(107019)
中国(89159)
(69368)
(65795)
科学(65404)
(57112)
(55215)
(53242)
中心(52196)
财经(49943)
研究所(49219)
(45002)
业大(44558)
(44182)
师范(43807)
北京(43759)
(43469)
(41214)
农业(40686)
经济学(40071)
(37138)
基金
项目(210855)
科学(168576)
研究(161753)
基金(150736)
(128845)
国家(127533)
科学基金(111840)
社会(103986)
社会科(98417)
社会科学(98392)
(86139)
基金项目(79989)
教育(72370)
(70022)
自然(69699)
自然科(67956)
自然科学(67939)
自然科学基金(66761)
编号(66486)
资助(59241)
成果(53137)
(51169)
(48838)
重点(47495)
课题(47213)
(45494)
创新(44719)
(42359)
国家社会(42044)
发展(41979)
期刊
(171936)
经济(171936)
研究(102271)
中国(76685)
管理(55199)
(53746)
(51266)
科学(43745)
学报(40863)
教育(39697)
(36310)
金融(36310)
农业(35085)
大学(32446)
技术(32059)
业经(31917)
学学(30402)
经济研究(25381)
财经(24690)
问题(22018)
(21454)
(20555)
技术经济(18455)
现代(17464)
资源(17207)
(16755)
科技(16567)
商业(15983)
世界(15614)
(15287)
共检索到527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爱民  谭宁  康伟  
目前,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返乡创业企业的初始条件和发展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的民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应根据返乡创业企业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明确其产业指向。返乡创业企业大多处于创业初期的幼弱期和高危阶段,具有高淘汰率、高新增率、短生命周期、竞争力偏弱的特点。创业资金不足、企业规模小、层次低、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乏、产业关联配套支撑不足是制约返乡创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政策行政整合不够、时效性偏短、覆盖度偏低等弱化了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效用。应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加强投资引导和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奚海燕  张艳  
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掀起了新的高潮,黑龙江省出台扶持政策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但是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强化创业政策执行,以此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晓霞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作为社会热点倍受关注。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工创业。本文根据对吉林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的调查,结合吉林市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做法,提出了要加强扶持政策宣传,做好创业参谋,选准培训对象,实现创业保险等建议,并希望通过农民工的自强不息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波  熊中楷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好办法。政府引导农民工创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而不"鼓动";应注意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应长期重视农民工创业,防止新创企业短期内倒闭。农民工创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慎重选择项目,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要量力而行,争取家庭的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春  李婵  朱红根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创业最急需的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及创业项目支持等。农民工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为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等。基于此,政府在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过程中应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轶  陆晨云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返乡创业企业创新,实现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财政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性担保和用地支持四类财政扶持政策均能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二,相较于西部地区、第一二产业和较大规模的返乡创业企业,财政扶持政策对中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和小规模的返乡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第三,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培育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和责任精神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返乡创业财政扶持政策、更好推动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元春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脱贫富民融合发展,还需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的政策、融资、人才科技支撑等难题。重庆市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区域实践,通过"强技能、促创业、带就业、助增收"策略,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人社部门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传华  张凤太  王钟书  邓炜  
评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有助于揭示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江津区为例,在剖析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土地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研究村域尺度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江津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逐渐变坏,总体表现出低等级村域空间挤压高等级村域空间的趋势,且土地生态系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2)江津区土地经济系统发展呈现向好趋势,但土地经济系统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并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分界;(3)江津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朝着子系统相互促进的方向演进,但全区整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还有待提升;(4)江津区村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高耦合协调的村域零星分布,中、低耦合协调的村域广泛分布,失调村域主要分布在城区范围之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建海  曹艳  王轶  
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创业培训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人数。异质性分析发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不能拉动生存型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东部地区金融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中部地区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产业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拉动效应。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不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对当地就业劳动效应存在时滞性,创业培训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一般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产业扶贫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力求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秀莹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景象。农民工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也需要政府通过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为其提供相对安全、宽松的创业环境。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然后结合农民工创业难题,就如何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扶持体系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秀莹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景象。农民工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也需要政府通过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为其提供相对安全、宽松的创业环境。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然后结合农民工创业难题,就如何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扶持体系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峰  
[目的]探析耕地流转影响因素,以期为推进研究区耕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践行精准扶贫,实现耕地增产,农民增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6个行政村438户为例,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耕地流转影响因素。[结果]总人口、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占比、文化程度、了解耕地流转占比与流转规模的比分别为1:0.482、1:0.669、1:0.932、1:821、1:0.769。总人口最小;劳均年龄、距道路距离、距乡镇距离、耕作半径、坡度与流转规模呈负相关,比分别为1:-0.693、1:-0.592、1:-0.175、1:-0.725、1:-0.481。[结论]模型显示农业收入占比的正向相关性最大,耕作半径的负向相关性最大。针对影响因素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宣传耕地流转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耕地流转等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龙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对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培育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应以严肃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对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真实缩影,其农民工返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华炳  
中小企业在重庆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全国工业普查口径统计,1983年末全市工业企业共7276个,其中中小企业占99%,中小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利税总额占80%,从业人员占91%,还有15万个乡镇企业。富有活力和生机的中小企业,是重庆市经济的重要支柱。重庆市政府很注意在国家总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在职权范围内就财政、税收、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企业以尽可能的支持。目前,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信息不灵,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慧  万柯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这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还需跨越政策、资金、技术、土地等众多门槛,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构建完善的政府扶持体系,搭建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