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0)
- 2023(3837)
- 2022(3294)
- 2021(3193)
- 2020(2462)
- 2019(6111)
- 2018(5546)
- 2017(9793)
- 2016(5154)
- 2015(6057)
- 2014(6151)
- 2013(6263)
- 2012(6172)
- 2011(5828)
- 2010(5882)
- 2009(5593)
- 2008(5727)
- 2007(4712)
- 2006(4170)
- 2005(4000)
- 学科
- 济(30861)
- 经济(30826)
- 业(15354)
- 管理(14744)
- 企(13931)
- 企业(13931)
- 方法(11118)
- 业经(8679)
- 产业(8360)
- 数学(8024)
- 数学方法(7963)
- 中国(7633)
- 农(7225)
- 地方(6981)
- 学(6958)
- 理论(6158)
- 结构(5371)
- 技术(5235)
- 和(5190)
- 农业(4733)
- 地方经济(4535)
- 制(4446)
- 财(4350)
- 贸(4314)
- 贸易(4310)
- 体(4296)
- 易(4117)
- 融(3983)
- 金融(3983)
- 策(3675)
- 机构
- 大学(83549)
- 学院(82441)
- 济(39599)
- 经济(39010)
- 管理(33216)
- 研究(30954)
- 理学(28740)
- 理学院(28430)
- 管理学(28114)
- 管理学院(27959)
- 中国(23009)
- 京(17930)
- 科学(17154)
- 财(16597)
- 所(15055)
- 研究所(13631)
- 中心(13479)
- 财经(13102)
- 经济学(12470)
- 经(11938)
- 江(11707)
- 范(11577)
- 师范(11490)
- 北京(11413)
- 农(11327)
- 经济学院(11069)
- 院(11001)
- 业大(10017)
- 财经大学(9820)
- 州(9479)
- 基金
- 项目(53376)
- 科学(43498)
- 研究(40724)
- 基金(39542)
- 家(33747)
- 国家(33498)
- 科学基金(29165)
- 社会(27752)
- 社会科(26370)
- 社会科学(26367)
- 基金项目(20775)
- 省(20560)
- 教育(17944)
- 自然(17229)
- 划(17201)
- 自然科(16785)
- 自然科学(16782)
- 自然科学基金(16512)
- 编号(15709)
- 资助(15314)
- 成果(13044)
- 发(13017)
- 重点(12487)
- 部(12177)
- 创(11952)
- 国家社会(11753)
- 课题(11100)
- 发展(11093)
- 创新(11084)
- 展(10943)
共检索到130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志民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重点研究SCP范式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重点研究博弈论对产业组织理论革命性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重点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演进方向和实践使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祁占勇
职工教育是依据社会需求,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培养培训活动,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工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普及文化知识为重心的探索初创期(1949—1965年),以思想政治改造为主线的艰难曲折期(1966—1976年),以全员补偿教育为抓手的恢复发展期(1977—1992年),以职工培训为关键的全面转型期(1993—2001年),以终身职业培训为方向的内涵丰富期(2002年至今)五个时期。面向新时代,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在注重职工素质、关注弱势群体、构建终身培训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切实发挥维权与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晖 王攀 李玉敏
纵观70年来中国财务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财务会计研究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特点。它经历了从引进苏联模式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到转向借鉴具有国际视野的财务会计研究体系,于摸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不断寻求符合企业实践需要和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之路曲折,但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与辛勤探索下,中国的财务会计研究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一方面,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数据可用性的增强,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解释商业活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另一方面,财务会计研究广泛地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特色,多学科互动频繁,研究课题趋于多元化。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新火热进行,理念、技术开拓创新,驱动着财务会计研究的持续创新;宏观经济政策面临调整升级,财税、金融等体制亟待革新,国企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为财务会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产业结构与生产力更新变革,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在实践中不断催生新的范式。这些都将为财务会计研究提供新的素材,使得财务会计的研究话题更加新颖,研究视野不断拓宽,进而促进具有中国特色、把握时代潮流和顺应国际趋势的财务会计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吴晔
街景涉及的物质要素和内涵丰富多元,街景评价也呈现出学科分布广、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多样的特征。文章基于科学问题的研究要素借助CiteSpace软件从学科领域、研究阶段、研究热点、评价类型等方面对国内近20年街景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街景评价研究和街道更新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昌东 周春山 刘艳艳
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业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有四种类型区:旧城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和乡村工业区。这四种类型区在原有工业基础、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分别表现出衰退、分化、强化和提升过程。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模式。
关键词:
工业空间分异 演进机制 广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人与组织关系是组织管理学中的基础性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组织的外部制度情景中一个显著变化是伴随着完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制度逻辑逐步从社会逻辑向市场逻辑转变,本文基于这一转变探讨人与组织关系的演变。随着人与组织之间管理模式、自由程度、开放程度、创新意识、社会责任、雇佣形态、决策模式等要素的变迁,人与组织之间关系从单位制下的"捆绑体"逐步转变为工具理性下的"经济契约体"、价值理性下的合作共赢,最终向共生共赢式关系转变。这一演变历程背后是制度逻辑、组织形态、组织中的人性假设以及企业家精神的演变:制度逻辑由单一社会逻辑向多元混合逻辑转变;组织形态由单一社会组织向经济组织、混合组织转变;人性假设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经济人与共享人转变;企业家精神由社会企业家精神、创业企业家精神向共益型企业家精神迈进。展望未来,新社会责任认知、新技术范式、新经济形态、新组织实践将驱动人与组织的和谐共生与共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滕祥河 李春艳 文传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理论先后经历了移民理论研究边缘化、原创性移民理论初始启动、移民理论专题系统建立、微观移民问题与宏观总体战略布局理论有机结合、移民理论发展优势与国际话语体系的匹配诉求五个阶段。其理论演进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揭示移民问题一般性规律的基础层次,阐释移民问题的理论工具层次,解决移民问题的移民方针与政策。未来,需要进一步基于历时性、关联性以及特殊性视角深化移民问题研究,考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体制机制变迁及其引致的经济社会深度影响,探索基于系统视角的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理论的创新及其应用研究,面向大数据时代推进移民传统研究范式革新和理论概化。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移民理论 70年演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彦俊 宋献方 肖捷颖 陈建耀 唐常源
论文系统分析了石家庄地区70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历史,结合水文资料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环境变迁的影响。并通过对地下水采样,结合室内水化学和氚同位素测定,确认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通过河道得到线状的垂向补给,和上游含水层的侧向补给两种天然途径。城市及工农业发展改变了区域水循环系统的补排结构。河流断流减少了地下水的垂向补给,造成地下水的补给源从原来的天然垂向补给和上游的侧向补给,变为单一的侧向补给。另一方面,大量开采地下水已成为区域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大部分以蒸发、蒸腾的形式耗散于大气,无法回补。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转变及其空间分布显示了水量和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 温恒福
近30年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六个特点:20世纪80年代是国外教学理论研究的活跃期;90年代的研究重点是学科教学理论;近10年的最大热点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对我国古代及近代的教学理论研究缺乏热情;教学理论的本体研究和建构相对薄弱。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克服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无"根"倾向,教学理论研究要有容他性、整合性,对国外教学理论研究要有持续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研究方法避免将观察归纳和思辨演绎割裂。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研究 中国知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康
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不可分,这一点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新中国70年来,央地间"条块结合"的基本架构虽未发生大的变动,但其间的权力配置格局和具体的实施类型却始终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央高度集权和央地之间频繁的"放权"和"收权"循环,到改革开放后中央向地方和企业分权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再到新时代条件下央地之间权责划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这一历史演进过程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放生产力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的。本文在秉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遵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规律,以及把握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央地关系的历史演进及逻辑内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真
新时代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区域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格局逐步优化,这对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与支撑。文章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进行阐述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进行探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演进历程 发展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明理 丁冉
通过发展来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念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构成了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前者构成了评价发展的道德维度,后者则构成了评价发展的科学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发展的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由自发到自觉曲折统一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的发展观是人道精神优先、科学精神阙如;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发展观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变奏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的科学标准和道德标准的自觉融合与共生。这一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关键词:
发展观 科学标准 道德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韩瑜茜
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创建期、转型期、提升期和深化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价值诉求、办学形式、组织形式、教育内容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分析与反思,提出我国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是以服务"三农"为本,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助推社会化推展;四是推进立法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历史演进 未来展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徐陶然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考察,首先描绘了中国零售便利化的演进轨迹,包括极不便利阶段(1949—1979年)、时间便利阶段(1980—1995年)、体力便利阶段(1996—2010年)、精力便利上段(2011—2020年)等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还未经历的精力便利下段(2021年以后),最终实现心力便利的终极目标。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零售便利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零售便利化演进是由顾客旅程中购前(搜集信息、到达店铺、商品选择)、购中(付款、收货、离店)和购后(消费、评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便利化推动的。(2)零售便利化演进会依序经过极不便利、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等四个阶段,最终进入心力便利的最高阶段。(3)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心力便利依序演进时,不是前一个便利化水平达到饱和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演进,而是交叉或同时进行演进。(4)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影响关系。时间便利、体力便利和精力便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三者都会影响最终的心力便利水平。最后讨论了中国零售便利化演进的成就、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采取的核心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曹丹丘 林晓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和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并强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破除,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方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改革的主线是不断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强化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职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