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3)
- 2023(12997)
- 2022(11152)
- 2021(10461)
- 2020(8674)
- 2019(20327)
- 2018(19883)
- 2017(36692)
- 2016(20107)
- 2015(23166)
- 2014(23132)
- 2013(23521)
- 2012(22767)
- 2011(21061)
- 2010(21237)
- 2009(19654)
- 2008(19812)
- 2007(17646)
- 2006(15592)
- 2005(14605)
- 学科
- 济(95336)
- 经济(95251)
- 业(48072)
- 管理(47984)
- 方法(36683)
- 企(34731)
- 企业(34731)
- 数学(32711)
- 数学方法(32469)
- 中国(31130)
- 农(27267)
- 地方(25458)
- 学(19995)
- 贸(19756)
- 贸易(19742)
- 财(19599)
- 易(19120)
- 业经(19093)
- 农业(18390)
- 制(17856)
- 银(15823)
- 银行(15789)
- 融(15723)
- 金融(15720)
- 行(15341)
- 环境(14471)
- 发(14177)
- 地方经济(14077)
- 和(13567)
- 技术(11946)
- 机构
- 大学(299502)
- 学院(296024)
- 济(130246)
- 经济(127560)
- 研究(118622)
- 管理(104848)
- 中国(89690)
- 理学(88388)
- 理学院(87119)
- 管理学(85634)
- 管理学院(85051)
- 科学(71466)
- 京(66647)
- 所(62031)
- 财(57964)
- 研究所(56295)
- 农(55721)
- 中心(52267)
- 江(45821)
- 财经(45051)
- 业大(43711)
- 农业(43624)
- 北京(43621)
- 院(42634)
- 范(42631)
- 师范(42218)
- 经济学(41170)
- 经(40931)
- 经济学院(37093)
- 州(36599)
- 基金
- 项目(190820)
- 科学(148860)
- 研究(139141)
- 基金(137354)
- 家(121506)
- 国家(120528)
- 科学基金(100118)
- 社会(87892)
- 社会科(83227)
- 社会科学(83207)
- 省(72725)
- 基金项目(72095)
- 教育(63387)
- 划(63137)
- 自然(62930)
- 自然科(61370)
- 自然科学(61349)
- 自然科学基金(60255)
- 资助(56702)
- 编号(55607)
- 发(47388)
- 成果(46581)
- 重点(44698)
- 部(43134)
- 课题(40250)
- 创(38970)
- 发展(37941)
- 展(37333)
- 国家社会(37068)
- 创新(36699)
- 期刊
- 济(151686)
- 经济(151686)
- 研究(98108)
- 中国(68415)
- 农(51592)
- 学报(49214)
- 科学(45947)
- 财(43153)
- 管理(37656)
- 大学(36571)
- 教育(36388)
- 农业(35301)
- 学学(34057)
- 融(30677)
- 金融(30677)
- 经济研究(24989)
- 技术(24507)
- 业经(23398)
- 财经(22598)
- 业(20292)
- 问题(20148)
- 经(19616)
- 贸(18519)
- 国际(17100)
- 世界(16819)
- 资源(15169)
- 技术经济(14941)
- 图书(14431)
- 版(14068)
- 统计(13418)
共检索到47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永忠 刘强 李永平 杨改河
【目的】研究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西北地区213个气象台站1951-2005年沙尘暴监测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55年来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增加趋势明显,其中以甘肃省沙尘暴发生的频次最高;春季(3-5月)是沙尘暴的高发期,其中陕西的80%、甘肃的81.8%、青海的87.5%、宁夏的87.5%、新疆的100%和内蒙古的85.7%均发生在春季,4月是沙尘暴的高发月份,55年来共发生了65次。甘肃、内蒙古、新疆是我国沙尘暴的高发区...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沙尘暴 时空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波
文章应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20多年来沙尘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除2002年沙尘暴实际发生日数有所增加外,中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发生日数保持缓慢减少的趋势,接近预测结果;沙尘暴预测日数与实际发生日数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原因除了与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对沙尘暴进行治理初见成效相关以外,黄河以内陆河各流域相关水利治理工程的实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沙尘暴 非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广芬 冯建民 赵光平 周勇 姚宗国 陈楠 丁永红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8个气象站的沙尘暴日数、持续时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分解(EOF、REOF)、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变换,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区域沙尘暴日数大致呈北多南少型分布;受大尺度气候异常的影响,全区一致的沙尘暴异常是该区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沙尘暴气候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柴达木—茶卡寒旱区、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沙尘暴频次最高,陕甘宁黄土高原区频次最少;近40多年来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呈减少的态势;沙尘暴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发生气候突变,突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斌 王贤
1993年5月4日至6日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北部及东疆北部、甘肃河西及中部偏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及宁夏平原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强沙尘暴灾害性天气过程,为历史上罕见,损失严重.我们有幸参加了由国家组织的"5.5"沙尘暴考察,下面根据考察情况,结合我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治沙工程、荒漠化防治、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三西"移民开发及减灾社会化服务等有关情况,谈几点体会,供关心大西北建设的同志们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标 尹晓惠
通过对195 4~2 0 0 2年我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的分形研究发现:该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饱和关联维数为3 .3 4,说明要恰当描述其变化特征,进行动力系统建模,至少需要4个状态变量;该时间序列的Kolmogorov熵近似为0 .114 2 ,说明该混沌动力系统的平均可预测时间尺度为8~9a。R S分析表明,Hurst指数能够较好的表征我国北方典型强沙尘暴事件的发生规律,可以借此推断未来相应时间段中国北方强沙尘暴事件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强沙尘暴 分形 相空间重构 R/S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俊林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沙尘暴究竟能否根治?文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朔天运河引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彻底治理北方荒漠化和沙尘暴灾害。
关键词:
北方缺水 朔天运河引水 治理沙尘暴灾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巫忠泽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沙尘暴 治理经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依艳丽 张大庚 陈永祥 栗杰 胡滨 刘孝义
对沙尘天气发生过程以及浮尘颗粒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浮尘在生态系统中平衡能量的独特作用和沙尘扩散影响范围。沙尘沉降量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 ,沈阳城区2003年4月和5月份沙尘沉降量约为49.03g·m -2和75.63g·m -2。
关键词:
沙尘暴 沉降量 浮尘 定位观测 沈阳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伟
建立公共草地博弈模型论证了在人们完全从自利动机出发自由利用草原、森林、淡水时 ,草原、森林、淡水等公共资源倾向于被过度利用、低效率使用和浪费 ,并且过度利用到任何利用它们的人都无法得到实际好处的程度。说明了沙尘暴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地、滥伐森林、滥用水资源等引起的 ,而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囚徒式的困境。为了避免公共草地式的悲剧 ,政府应该在防治沙尘暴中起主导作用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明晰产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依法治沙等
关键词:
沙尘暴 起因 防治 博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万儒 杨光滢
对2002年3月袭击北京的强沙尘暴降尘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沙尘暴降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大量粉砂粒,也带来了可作为天然有效化学肥料的大量有效养分和交换性离子,丰富了北京土壤的有机质、全N、大量元素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提高了北京土壤的潜在肥力;强沙尘暴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大量可溶性盐分和重金属微量元素污染物,影响了北京土壤环境的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宝琪 延军平 李双双 刘永林
基于华东地区89个气象站点近55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IDW空间插值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4年期间我国华东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淮河南北旱涝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近55年华东地区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而淮河以南呈上升趋势。(2)从年尺度旱涝变化看,华东地区雨涝频率大于干旱频率,但干旱强度大于雨涝强度,且淮河以南地区的干旱强度大于淮河以北,而雨涝强度小于淮河以北。(3)华东地区南北旱涝站次比呈反向发展趋势,即淮河以北旱灾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雨涝影响范围不断减小,淮河以南与之相反。(4)华东地区...
关键词:
旱涝 变化特征 标准化降水指数 华东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