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0)
- 2023(7458)
- 2022(6590)
- 2021(6319)
- 2020(5131)
- 2019(12489)
- 2018(11884)
- 2017(21912)
- 2016(12279)
- 2015(14202)
- 2014(14555)
- 2013(14539)
- 2012(13974)
- 2011(12741)
- 2010(12854)
- 2009(12136)
- 2008(12289)
- 2007(10912)
- 2006(9356)
- 2005(8374)
- 学科
- 济(54468)
- 经济(54428)
- 管理(30133)
- 业(29986)
- 方法(25003)
- 数学(22500)
- 企(22324)
- 企业(22324)
- 数学方法(22303)
- 农(16873)
- 中国(14799)
- 地方(13754)
- 学(12810)
- 财(12658)
- 农业(11266)
- 贸(10959)
- 贸易(10956)
- 业经(10684)
- 易(10593)
- 制(9142)
- 和(8190)
- 环境(8181)
- 融(7703)
- 金融(7700)
- 银(7580)
- 银行(7544)
- 务(7335)
- 财务(7320)
- 财务管理(7294)
- 行(7167)
- 机构
- 学院(179891)
- 大学(179265)
- 济(73163)
- 经济(71622)
- 研究(66703)
- 管理(65059)
- 理学(55658)
- 理学院(54897)
- 管理学(53879)
- 管理学院(53529)
- 中国(49948)
- 科学(43226)
- 京(39314)
- 农(36427)
- 所(35589)
- 江(33220)
- 财(32670)
- 研究所(32655)
- 中心(30657)
- 业大(29937)
- 农业(28914)
- 财经(25638)
- 范(25272)
- 师范(25001)
- 北京(24051)
- 院(24041)
- 经(23119)
- 州(22311)
- 经济学(22193)
- 省(20919)
- 基金
- 项目(120066)
- 科学(92841)
- 研究(86462)
- 基金(84707)
- 家(74854)
- 国家(74222)
- 科学基金(61592)
- 社会(52753)
- 社会科(49791)
- 社会科学(49771)
- 省(48708)
- 基金项目(45251)
- 划(40937)
- 自然(40061)
- 教育(39732)
- 自然科(38985)
- 自然科学(38972)
- 自然科学基金(38263)
- 编号(36252)
- 资助(34552)
- 成果(29442)
- 重点(28325)
- 发(27380)
- 部(26502)
- 课题(25731)
- 创(24524)
- 科研(23432)
- 创新(23030)
- 计划(22899)
- 性(21934)
共检索到27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峰 闫昊晨 岳遥 卢雅婷
为深入探究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金沙江流域的径流特性,将屏山站以上区域分为6个区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5年各区段径流序列,并结合流域的水文要素和人类活动情况讨论了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仅直门达以上区段和华弹-屏山区段径流变化在全时段有显著趋势,分别是上升和下降;但在近20 a中下游的石鼓-攀枝花、攀枝花-华弹、华弹-屏山区段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90年代后多个区段经历了突变。分析表明降水是近50 a来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石鼓站以上区段和雅砻江流域受降水影响最大。没有充足证据表明持续上升的气温对各区段径流量造成足够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是下游攀枝花-华弹、华弹-屏山区段径流减少的重要因素,但主导因素仍为降水。此外,雅砻江流域和华弹-屏山区段内大型水库投运前的初期蓄水对当年径流量有显著影响;蓄水后的水库蒸发及引水工程的损失对径流影响则相对较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昭伟 吕平毓 于阳 陈永灿
基于金沙江干流巴塘、石鼓、华弹3个水文站的水温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和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金沙江干流的水温变化特征,辨识了气候变化和水电工程对水温变化的影响。金沙江干流水温沿程逐渐递增,并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除年变化外,还存在4-6年、10-12年的变化周期。气候变化对金沙江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均水温的变化:近50年来,3个测站的年均水温逐渐增加,年变化率约0.0063-0.0170℃/年。支流水电开发对华弹站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内的水温变化,升温期水温比建坝前有所降低,4月份降幅最大,达0.8℃;降温期水温比建坝前有所升高,12月份升幅最大,达1.8℃。
关键词:
金沙江 水温 水电工程 气候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岑思弦 秦宁生 李媛媛
利用金沙江流域的直门达、石鼓、小得石以及屏山4个站的径流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金沙江流域汛期(7月-9月)径流量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汛期金沙江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直门达站径流量以2~4a时间尺度为主要振荡周期;而石鼓、屏山以及小得石站径流量在1970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这种突变主要体现为变率突变,1970年以前振荡周期以2~4a时间尺度为主,1970年以后振荡周期则转变为以8~16a时间尺度为主;当伊朗高原至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上空的西风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增加(减少),有利于金沙江流域源头径流量增加(减少...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径流量 降水 水汽输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昭伟 吕平毓 于阳 陈永灿
基于金沙江干流巴塘、石鼓、华弹3个水文站的50年来水温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和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金沙江干流的水温变化特征,辨识了气候变化和水电工程对水温变化的影响。金沙江干流水温沿程逐渐递增,并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除年变化外,还存在4~6年、10~12年的变化周期。气候变化对金沙江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均水温的变化:近50年来,3个测站的年均水温逐渐增加,变化率约0.006 3~0.017 0℃/年。支流水电开发对华弹站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内的水温变化,升温期水温比建坝前有所降低,4月份降幅最大,达0.8℃;降温期水温比建坝前有所升高,12月份升幅最大,达1.8℃。
关键词:
金沙江 水温 水电工程 气候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彦君 王随继 苏腾
为了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松花江流域不同区段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应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流域内4个不同区段1955-2010年径流量序列进行分析,揭示了径流量在各区段呈现不同的规律。其中江桥以上、江桥—大赉和哈尔滨—佳木斯3个区段各存在3个突变点以及被其分割的4个变化阶段,而大赉—哈尔滨区段只有一个突变点。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在不考虑蒸散的情况下,定量估算了不同阶段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主要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期(T1)相比,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中江桥以上、江桥—大赉和哈尔滨—佳木斯3个区段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在T2、T3、T4(1998-2010年)3个阶段分别为75%、95%和80%;而降水的影响程度分别为25%、5%和20%;大赉—哈尔滨区段T2时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分别为25%和75%;主要与不同区段人口变动和水利工程修建这两项人类活动相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顾萍 陈国民 邵怀勇 仙巍
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改善植被观测的时空尺度和植被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植被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变化。基于MODIS-EVI数据,使用Sen和Mann-Kendall模型,结合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GRA)等方法,探索了金沙江流域近1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力。结果表明:(1)在近16年中,金沙江流域的植被覆盖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EVI增速为0.011/10a;(2)植被覆盖改善区和退化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5.53%和28.95%;(3)植被覆盖受气温和降水驱动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2.627%和28.265%。在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而在半湿润和湿润区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但地形和植被类型会改变气候与植被覆盖之间的相关性;(4)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对气候的响应不明显,在半湿润和湿润区植被覆盖对温度的响应要慢于降水,响应时间也随海拔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而变化。高海拔地区的植被对气候因素的响应要快于低海拔地区,农作物和草地对气候的响应更快,针叶林和混交林对温度的响应要快于降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小燕 穆兴民 高鹏 王双银 王飞
河流径流量变化是对区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的综合反映,了解和认知其变化对流域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1900—2005年径流量资料,采用距平累积和Mann-Kendall方法检验(简称M-K检验方法)分析了哈尔滨站近100年来径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哈尔滨站8、9月份M-K检验分别达到0.006和0.034的置信度水平,但年径流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特征。从1920年开始哈尔滨站径流量开始减少,1997年开始径流量由减少变为增加趋势。哈尔滨站径流量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00—1907年、1915—1928年、1975—1980年和1999—2005年为4个枯水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培亮 毛德华 周慧 何晴亲
分析资水流域汛期径流量变化规律能够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旱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资水干流主要代表水文站1990~2013年汛期月径流量实测数据,应用分配不均匀系数和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了资水流域汛期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应用汛期内分配指标与湖南省水旱灾害状况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资水流域径流量在汛期内各月之间分配极不均匀,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向均匀;汛期内各月径流量呈现在波动中递减的趋势;罗家庙站、冷水江站和桃江站各项分配指标值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资水径流量汛期内分配特征指标与流域水旱灾害的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鹏 陈亚宁 李卫红 王怀军 张淑花
本文借助统计年鉴数据、MODIS月积雪产品的遥感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等,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2003-2012年径流量变化及断流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塔里木河源流区耕地面积从2003年的1.087万km2增加到2012年的1.668万km2,致使流域内农业用水量从2004年的279.55亿m3增长到2011年的294.36亿m3,从而挤占了河流的生态用水,是导致三源流汇入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减少和断流情况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22009年是塔里木河历史上断流时间和断流河道最长的一年,这与河流来水量较少与较低的夏季积雪覆盖率(3.08%)、降水量少于近10年平均降水的39%和夏季0℃层高度偏...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径流变化 断流 MODI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粮食产量变化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往对粮食产量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单时间尺度上 ,对多时间尺度的研究很少。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 ,对近 5 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近 5 0多年江苏省粮食产量生产大致经历了 5个阶段 ;②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 5年、1 3年和2 5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同时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即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 ;③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 1 3年和 2 5年的主要周期 ,并以 2 5年周期最为显著 ;④综合三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 ,无论是大尺度...
关键词:
江苏省 粮食产量 小波分析 特征时间尺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寿康 唐国勇 刘云根 雷晨雨 许英杰 阮长明 孙永玉 张春华 王妍
【目的】为更精准地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明晰不同立地环境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结构特征与差异。【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调查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中段和下段共47个样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上段到下段有增加趋势,植物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林(20.56)、人工林(12.16)、稀树灌草丛(8.00),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2)随海拔上升,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趋势。阴坡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阳坡(P<0.05)。【结论】受海拔和坡向等立地环境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造林可提高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图1表4参27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流域区段 植物多样性 立地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叶磊 翟建青 张海荣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流域长时间尺度降水要素和多个典型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研究金沙江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汛期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逐月降水除9月和12月外其他月份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小雨等级和中雨等级的降水日数空间变化趋势相似,呈中上游地区微弱增加、下游地区微弱减少趋势,大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日数则以微弱增加为主,仅在源区、德格一带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年无雨日数和年连续无雨日数呈比较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减少、下游增加趋势,特别是年无雨日数在昭觉、昭通、会泽等区域增加趋势显著,年连续有雨日数...
关键词:
降水指标 时空演变 干旱事件 金沙江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玮 吕爱锋 贾绍凤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白洋淀流域山区阜平、中唐梅和紫荆关等3个流量站1959年-2008年50年径流量资料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白洋淀山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丰枯变化明显;50年来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呈降低趋势,径流量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出现枯水期。利用保定气象站1959年-2008年的月气象数据和"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成果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气候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了径流变化的原因。认为气温升高、降水的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工农矿用地面积的扩大而可能引起的...
关键词:
白洋淀 径流 变化趋势 动因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新萍 白红英 侯钦磊 袁博 章杰
利用灞河流域马渡王水文站1959年-2010年的实测径流量数据,结合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法、M-K突变点检验法等数理方法,研究分析了灞河流域年内、年际径流深度变化特征,并定量估算了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灞河径流深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达到0.92;②季节分配上,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占到全年径流量的68.15%,并且夏季到秋季灞河径流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春季和冬季是径流量变化低谷时期;③运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计算得出的M值为-2.572(|-2.572|>1.96)(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灞河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廖剑宇 江源 康慕谊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东江 降雨 径流 径流系数 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