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6)
- 2023(11142)
- 2022(9982)
- 2021(9643)
- 2020(7753)
- 2019(18408)
- 2018(17977)
- 2017(33567)
- 2016(18511)
- 2015(20923)
- 2014(20967)
- 2013(20831)
- 2012(19263)
- 2011(17309)
- 2010(17109)
- 2009(15626)
- 2008(15017)
- 2007(12431)
- 2006(10789)
- 2005(9392)
- 学科
- 济(77215)
- 经济(77148)
- 管理(49854)
- 业(46075)
- 企(37795)
- 企业(37795)
- 方法(34180)
- 数学(29822)
- 数学方法(29491)
- 地方(22245)
- 农(19811)
- 中国(19788)
- 学(17805)
- 业经(16106)
- 财(16053)
- 农业(13469)
- 环境(12706)
- 贸(12693)
- 贸易(12687)
- 和(12611)
- 易(12214)
- 地方经济(12076)
- 理论(11714)
- 技术(11194)
- 制(10991)
- 划(10217)
- 教育(9961)
- 融(9903)
- 金融(9900)
- 务(9791)
- 机构
- 大学(256776)
- 学院(255385)
- 管理(104573)
- 济(98154)
- 经济(95996)
- 理学(91420)
- 理学院(90311)
- 管理学(88688)
- 研究(88251)
- 管理学院(88248)
- 中国(63779)
- 科学(57508)
- 京(55304)
- 所(44254)
- 财(42117)
- 农(41354)
- 研究所(40872)
- 江(40544)
- 中心(40217)
- 业大(39887)
- 范(36242)
- 师范(35910)
- 财经(34092)
- 北京(34047)
- 院(32686)
- 农业(32520)
- 经(31042)
- 州(29937)
- 师范大学(29465)
- 经济学(27848)
- 基金
- 项目(185369)
- 科学(145784)
- 研究(134563)
- 基金(133893)
- 家(117003)
- 国家(116063)
- 科学基金(99775)
- 社会(83563)
- 社会科(79031)
- 社会科学(79008)
- 省(73811)
- 基金项目(72576)
- 自然(66307)
- 自然科(64675)
- 自然科学(64661)
- 自然科学基金(63470)
- 划(61514)
- 教育(61110)
- 编号(55371)
- 资助(54353)
- 成果(43763)
- 重点(41911)
- 发(40139)
- 部(40123)
- 创(38258)
- 课题(38047)
- 创新(35692)
- 科研(35509)
- 教育部(33878)
- 大学(33770)
- 期刊
- 济(105730)
- 经济(105730)
- 研究(73884)
- 中国(47494)
- 学报(41918)
- 科学(39144)
- 管理(36570)
- 农(36039)
- 大学(30984)
- 财(29624)
- 教育(29588)
- 学学(28942)
- 农业(25923)
- 技术(22238)
- 融(18948)
- 金融(18948)
- 业经(17369)
- 经济研究(16186)
- 图书(15725)
- 财经(15295)
- 资源(14652)
- 理论(13739)
- 科技(13556)
- 问题(13264)
- 业(13172)
- 实践(12895)
- 践(12895)
- 经(12845)
- 技术经济(12154)
- 版(11634)
共检索到36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蔡述明 杜耘 薛怀平 魏显虎
根据江汉平原湖区发育背景、资源环境结构和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因素,将研究区界定为湖北省境内以江汉平原为依托、海拔50 m等高线以内的所有地区。其范围在东经111°36′38.76″~116°7′52.14″、北纬29°25′59.25″~31°27′14.45″之间,按自然界线计算面积4.664万km2,按行政区统计面积为6.475万km2。运用RS/GIS技术,分析得知:近50年来,江汉湖群湖泊总数量和总面积均表现出总体下降、中间年份有波动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2000年),0.1 km2以上的湖泊总数量分别是1 309、611、612、...
关键词:
江汉湖群 演化 RS/GIS 数量 面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斌 顾显跃 缪启龙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共49a的月降雨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该流域降雨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流域降雨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雨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研究表明:①1960~1990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年际和代际振荡,并无显著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年降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尤其从2002年开始,年降雨量开始减少;②流域季节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夏季降雨、冬季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18a的第一主周期;春季、冬季和年降雨存在6a次主周期;此外,春季、秋季、冬季和年降雨均存在3a次主周期;③夏季降雨...
关键词:
鄱阳湖 年降雨量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昌峰 高俊峰 张鸿辉
以四湖地区为研究区,分析了近50年来区域河湖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湖环境演变的影响。得出: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湖环境演变的影响逐渐加强,自然的影响因子退居次要的位置;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四湖地区的水系结构,破坏了水域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格局,促使河湖环境演变并产生功能失调,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围垦和技术性蚕食是该区水系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人口快速增长给四湖地区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河湖环境恶化。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河湖环境 演变 四湖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安宁 赵文喆 王天明 袁飞 熊颖 葛剑平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地貌区域 演化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腾,云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极化 变化趋势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仕宝 杨世伦
对长江水资源的特征如总量、用水量、水污染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为:①1954—200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长江上中游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宜昌、汉口水文站的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大通水文站径流量呈上升趋势与汉口—大通间降水量增加有关;大通站1950到2004年的最小、最大月均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长江水资源总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气候的变化。②水污染逐渐加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工业污染的增加是主要原因。③年均用水量占入海径流量的5.7%左右,人类活动尚未对长江流域总的水量构成很大的影响。结论:①长江水资源总量尚未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已对水资源的利用构成了影响;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班军梅 缪启龙 李雄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1951~2000年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升温态势,在1998年达到50年来最高值;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来日最高气温呈降温态势,其年际变化大于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影响大;日最低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冬季1月升温比夏季7月显著;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为暖期;夏季气温在50年代为暖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盈 张莹莹 厉恩华 蔡晓斌 杨超 杨娇
评价生境质量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InVEST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方法探索2000—2020年间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综合CA-Markov和InVEST模型模拟不同情景模式下的2030年四湖流域生境质量情况。研究发现:(1)四湖流域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的特点,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生境质量平均值由2000年的0.4977下降至2020年的0.4842,生境退化强度增强,近20年间的生境退化指数最大值由0.1555上升至0.1593,空间上扩散趋势明显;(2)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皆具有明显的冷热点;(3)相较于自然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退化程度结果,生态保护情景的退化强度较弱,生境质量得以改善,表明在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影响下有利于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盈 张莹莹 厉恩华 蔡晓斌 杨超 杨娇
评价生境质量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InVEST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方法探索2000~2020年间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综合CA-Markov和InVEST模型模拟不同情景模式下的2030年四湖流域生境质量情况。研究发现:(1)四湖流域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的特点,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生境质量平均值由2000年的0.497 7下降至2020年的0.484 2,生境退化强度增强,近20年间的生境退化指数最大值由0.155 5上升至0.159 3,空间上扩散趋势明显;(2)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皆具有明显的冷热点;(3)相较于自然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退化程度结果,生态保护情景的退化强度较弱,生境质量得以改善,表明在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影响下有利于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德地 李梅 楼章华 陈晓宏
基于浙江地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浙江省在汛期、枯季和全年的降雨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东北部的汛期降雨量主要呈现增加趋势,而西南部主要为减少趋势,汛期降雨频率主要表现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汛期降雨强度和汛期降雨量在变化趋势上相似;枯季降雨量有较为显著的增强趋势,而枯季降雨频率在浙江东部地区为减少趋势,浙江西、北部、浙江南部有增加趋势;年降雨量在浙江西、北部为增加趋势,且存在明显的11、21年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而浙江南部降雨量在1980年后开始呈现为减少趋势,存在20、8年的明显变化周期;浙江东部年降雨量在1986年前主要为增加趋势,而后为减少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树文 王文娟 李颖 卜坤 闫业超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0年来的土壤侵蚀动态、各县市侵蚀状况以及讨论了不同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三江平原现主要以轻度侵蚀尤其以轻Ⅰ型侵蚀为主;该区近50年来侵蚀面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并且侵蚀强度逐年加重,表现为低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减少和高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增加,侵蚀强度等级越高,增加越明显;穆棱、鸡西、鸡东、依兰、桦南、佳木斯、双鸭山等县(市)从上世纪50...
关键词:
GIS USLE 三江平原 土壤侵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蒙 殷淑燕
【目的】对汉中市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汉中地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51-2012年的汉中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划分极端降水事件,并通过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汉中市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近62年来,汉中市年极端降水量、年极端降水日数及年极端降水强度以年代际尺度波动变化,但总体略呈下降趋势,且年极端降水量的下降速率为-0.5mm/年。但在1987年之后,各项极端降水指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年极端降水量和年极端降水日数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年极端降水量增加速率达7.52mm/年。2006-2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秋红 周尧治 辛晓平
选取气温、降水因子以及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耕地、牲畜等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为分析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近50年(1953-2004)来各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当地近50年的沙漠化过程中,驱动因素、抑制因素与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9,-0.403以及0.6005;草原沙漠化程度呈现出随人类活动强度增加日益加剧的趋势,其中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0.6005,这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利利 殷淑燕
依据1960-2011年汉江上游29个气象站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空间插值法及Matlab软件小波分析法对汉江上游近52a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1960-2011年间汉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温的增温速率为0.104℃/10a;年均温距平在1997年之后以正值为主,尤其在2000-2007年间气温上升趋势更明显。(2)汉江上游年均温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3)汉江上游年均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9a左右的周期振荡最强,为第一主周期。(4)汉江上游多年年均温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南北低中间高,大致呈纬线方向分布。19...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区域差异 汉江上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