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0)
2023(13889)
2022(12220)
2021(11549)
2020(9571)
2019(22162)
2018(21894)
2017(42083)
2016(22599)
2015(25796)
2014(25975)
2013(26015)
2012(24315)
2011(22446)
2010(22640)
2009(21122)
2008(20502)
2007(17909)
2006(16157)
2005(14549)
作者
(68148)
(56470)
(56174)
(53602)
(35754)
(27078)
(25677)
(22227)
(21398)
(20016)
(19161)
(19079)
(17989)
(17961)
(17458)
(17179)
(16683)
(16514)
(16109)
(16087)
(14108)
(13883)
(13562)
(12820)
(12807)
(12598)
(12352)
(12284)
(11385)
(10999)
学科
(111597)
经济(111498)
管理(62185)
(56625)
(45283)
企业(45283)
方法(43912)
数学(38316)
数学方法(37971)
中国(29221)
地方(26203)
(25437)
(23273)
业经(21769)
(21456)
(18505)
贸易(18493)
(18490)
(17851)
农业(16966)
环境(16422)
(16204)
地方经济(15969)
(15842)
银行(15795)
(15562)
金融(15559)
(15225)
理论(14732)
技术(13114)
机构
大学(338756)
学院(335516)
(143549)
经济(140506)
管理(129968)
研究(120675)
理学(111816)
理学院(110445)
管理学(108678)
管理学院(108061)
中国(90211)
(73518)
科学(73389)
(64590)
(61597)
研究所(55885)
中心(52867)
财经(51574)
(50421)
(48229)
北京(47395)
业大(47196)
(46671)
(45572)
师范(45232)
(43891)
经济学(43840)
(39502)
农业(39365)
经济学院(39242)
基金
项目(222442)
科学(174716)
研究(163098)
基金(161340)
(140586)
国家(139487)
科学基金(118719)
社会(103053)
社会科(97626)
社会科学(97600)
基金项目(86226)
(85060)
自然(76409)
自然科(74509)
自然科学(74494)
教育(73278)
自然科学基金(73135)
(72369)
编号(66476)
资助(66268)
成果(54289)
重点(50124)
(49127)
(48888)
课题(45825)
(45036)
国家社会(42207)
创新(42134)
科研(42012)
教育部(41819)
期刊
(165461)
经济(165461)
研究(107073)
中国(61347)
学报(50922)
管理(48831)
科学(48573)
(45578)
(45104)
大学(38016)
学学(35668)
教育(34168)
农业(31650)
(30426)
金融(30426)
技术(28503)
经济研究(27227)
财经(25510)
业经(24845)
(21863)
问题(21759)
理论(18027)
技术经济(17758)
(17719)
图书(17637)
资源(16474)
实践(16255)
(16255)
现代(15883)
(15776)
共检索到50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腾,云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德生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学东  张镱锂  姚治君  巩同梁  王宏  刘林山  
以拉萨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拉萨水文站和唐加水文站的水文实测数据和当雄县等3个气象站的气候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 ̄2003年研究区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Pettitt变点检验法分析了拉萨河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径流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在1970年前后径流发生了较大的突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尤以近20年来的趋势最大;月均径流的年际变化中,有增加趋势的主要分布在冬半年(11~4月)和夏半年的个别月份(5、7、9月);(2)流域内气候变化趋势与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月/年均径流受不同气候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年平均尺度上受降水影响较大,在月平均尺度上,夏半年径流增加趋势受降水增加影响较大,而冬半年径流变化则主要与气温有较显著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水增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蒋红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宋云利  
通过对1982、1992、1998年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近20年来渤海的营养盐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活性磷酸盐含量与80年代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硅酸盐含量处于波动状态,80年代硅酸盐含量处于较高水平,90年代初处于较低水平,到90年代末又有所回升。无机氮含量基本呈逐渐升高趋势。渤海的营养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N/P比值升高,Si/N比值下降。渤海水域氮限制的状况正在逐步向磷限制方向演化,若按此趋势演化,必将造成磷和硅限制。近年来黄河断流减少了主要由风化过程产生的硅的入海量,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总量并未改变,是造成上述变化趋势的主导因子。但对于一些近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彩红  朱西德  白彦芳  
利用1961年-2009年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水文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研究黄河源区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模型,并根据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经降尺度处理生成的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黄河源区流量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近49a间,源区气温呈波动上升态势;蒸发量显著增大,年均降水量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源区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气温及蒸发的变化相关关系显著,近49a年来,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导致径流蒸散发损耗超过降水量的补给,源区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预测未来两个时期2020s、2050s,源区年平均流量分别为593.61m3/s和525.11m3/s,较气候标准期19...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月卿,贾秀丽  
选取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社会经济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对中国1978—2002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定量评价了近20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采用经济区位熵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990年以前中国经济区域差异程度在减小,1990年以后经济区域差异程度扩大,社会消费水平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在空间格局上,经济发达区由过去的东北地区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1970—1980年代区域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区、经济发展区、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而到1990年代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区和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两极化趋势明显,区域差异程度加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廖剑宇  江源  康慕谊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文秀  刘丙军  陈俊凡  陈晓宏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个站点1959—2009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流域全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稳定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②流域春、冬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下降趋势;③流域全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中雨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大雨、暴雨日数和95百分位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斌  顾显跃  缪启龙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强  陈桂亚  姜彤  任国玉  
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近40年长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点(长江干流水文站:屏山站、宜昌站、汉口站与大通站;支流水文站:嘉陵江的北碚站和汉江的皇庄站)的流量及输沙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受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水利设施建设等)与自然因素(如降水的时空变化)综合因素影响,变化趋势表现出复杂性,上、中、下游各有特点;②长江流域屏山站以上流域输沙率有上升趋势(1~5月份上升趋势达到95%的置信度水平),这与上游河床坡度较大,使泥沙不易沉积以及暴雨与降水增加有关;③长江中下游输沙呈显著下降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宜昌—汉口河段是长江流域泥沙主要沉积区,加上葛州坝与三峡工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尹海霞  张勃  王亚敏  张亚宁  王强  赵一飞  
根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7个气象站点1967年-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模型和所提供的作物系数计算出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引起作物需水量的驱动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43年来,中游地区春小麦和玉米ETc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小麦下降斜率为6mm/10a,玉米下降斜率为8mm/10a;其中,民乐和甘州站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他站点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均呈下降趋势,且部分站点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靖华  
避孕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因而深入了解中国已婚妇女使用各种避孕方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妇女选择避孕方法的趋势,寻找出使用的规律,将对今后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提高避孕有效率,指导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本文根据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主要介绍中国已婚妇女目前正在使用和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李凤霞  郭安红  朱西德  
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气象台站1962—2004年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情况。研究表明:近43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普遍升高,年及夏、秋季降水量的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而冬、春季降水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变化表现出不同季性,四季及年蒸发量变化呈逐年增大趋势;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出现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冬、春季降水量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出现了由少向多的突变,年蒸发量在1986—1988年间发生由少到多突变。全球升温并由此引起的海洋蒸发和陆地上的蒸散加强,地气水分循环加快,是“三江源”地区气候出现暖湿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班军梅  缪启龙  李雄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1951~2000年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升温态势,在1998年达到50年来最高值;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来日最高气温呈降温态势,其年际变化大于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影响大;日最低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冬季1月升温比夏季7月显著;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为暖期;夏季气温在50年代为暖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久文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