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4)
- 2023(14608)
- 2022(12130)
- 2021(10971)
- 2020(9187)
- 2019(20811)
- 2018(20204)
- 2017(37961)
- 2016(20905)
- 2015(23955)
- 2014(24471)
- 2013(24142)
- 2012(22400)
- 2011(20669)
- 2010(20921)
- 2009(19776)
- 2008(19391)
- 2007(17635)
- 2006(15999)
- 2005(14494)
- 学科
- 济(109105)
- 经济(108943)
- 管理(54192)
- 业(48818)
- 方法(41405)
- 企(38038)
- 企业(38038)
- 数学(34052)
- 数学方法(33755)
- 中国(28201)
- 农(28184)
- 地方(27102)
- 业经(23733)
- 学(23712)
- 财(19710)
- 农业(19033)
- 环境(17598)
- 和(16750)
- 制(16184)
- 理论(16170)
- 地方经济(15849)
- 贸(15527)
- 贸易(15519)
- 易(14921)
- 发(14053)
- 融(13989)
- 金融(13986)
- 银(13531)
- 银行(13479)
- 行(12965)
- 机构
- 学院(314422)
- 大学(313985)
- 济(133664)
- 经济(130819)
- 研究(116495)
- 管理(113381)
- 理学(96566)
- 理学院(95292)
- 管理学(93434)
- 管理学院(92850)
- 中国(86400)
- 科学(73651)
- 京(67874)
- 所(60701)
- 财(58579)
- 农(57246)
- 研究所(55363)
- 中心(52241)
- 江(48938)
- 业大(48139)
- 财经(46364)
- 范(44953)
- 农业(44733)
- 师范(44500)
- 北京(43260)
- 经济学(41844)
- 经(41837)
- 院(41460)
- 州(38822)
- 经济学院(37455)
- 基金
- 项目(206632)
- 科学(161814)
- 基金(148615)
- 研究(148324)
- 家(131055)
- 国家(129957)
- 科学基金(109514)
- 社会(96371)
- 社会科(90354)
- 社会科学(90322)
- 省(82114)
- 基金项目(78995)
- 自然(69424)
- 划(68618)
- 自然科(67623)
- 自然科学(67604)
- 教育(66875)
- 自然科学基金(66409)
- 资助(60392)
- 编号(58995)
- 成果(48186)
- 重点(47841)
- 发(47406)
- 部(44492)
- 课题(41916)
- 创(41429)
- 国家社会(39960)
- 科研(39338)
- 创新(38855)
- 发展(37909)
- 期刊
- 济(158178)
- 经济(158178)
- 研究(93678)
- 中国(63789)
- 学报(54023)
- 农(52738)
- 科学(49122)
- 财(44966)
- 管理(40269)
- 大学(40137)
- 学学(37784)
- 农业(35739)
- 教育(31433)
- 技术(27114)
- 融(26892)
- 金融(26892)
- 经济研究(25320)
- 业经(24614)
- 财经(23578)
- 问题(20914)
- 经(20512)
- 业(19011)
- 资源(16793)
- 技术经济(16558)
- 版(16101)
- 贸(16095)
- 统计(15368)
- 图书(15153)
- 世界(14502)
- 商业(14294)
共检索到482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孝明 陈亚宁 李卫红 孟丽红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近50年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经历了一个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地表水文解体、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衰败、风沙灾害加剧等5个方面。分析指出,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环境恶化已经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有关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资料,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分配与下游地区来水量减少、生态退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区域之间水资源分配不均和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流域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生态退化的根源。最后,从系统的观点和人文的角度出发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爱红 陈亚宁 李卫红
依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生态健康的概念、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开都河-孔雀河源流荒漠区生态"不健康",山区和平原绿洲区生态"健康";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生态"健康",下游生态"不健康"。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可恢复程度难易来说,四源流的山区和平原绿洲区以及干流上、中游生态环境容易恢复,四源流的荒漠区以及干流下游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可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凡浩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郭辉 罗敏 刘铁
塔里木河源流区农业用水量直接影响下放至干流的水量,从而间接影响干流区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为此,研究基于农业水足迹反映农业用水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四源"农业用水与干流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关系,为后续维护干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960年代—1990年塔里木河"四源"农用地总量变化不大,阿克苏河流域新开垦量与叶尔羌河流域减少量相当,农业水足迹同时呈缓慢小幅增长,干流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以自然绿洲生态系统缩小和荒漠生态系统扩张为主;以2000年为分界点,2000年之前"四源"农用地和农业水足迹显著增加,导致干流生态系统中自然水域生态系统、自然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楚新正
以塔里木河流域的21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1961~2000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温度、降水及径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1)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代递增趋势,源流区的年平均气温增高了0.57℃,上游区增高了0.6℃,中游区增高了0.7℃,下游区增高了0.8℃,越往下游方向变暖趋势越明显,并且气温增高幅度逐步加大。(2)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逐年递增,但是与温度的增幅趋势相反,从源流区到下游区,降水增幅逐步减少,源流区平均增加了34.2%,上游区增加了22.0%,中游区增加了15.3%,下游区只增加了6.1%。(3)该流域各源流的出山口...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塔里木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敏 古丽·加帕尔 郭浩 郭辉 张鹏飞 孟凡浩 刘铁
受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和近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植被覆被时空分布产生一定的变化,厘清植被覆被与流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可以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维护与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此,论文以NDVI为指示因子,运用趋势分析、R/S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综合治理工程期间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及区分降水、气温气候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被变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8%/10 a,平原区增速明显高于山区;且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山区、塔里木河干流的上、中游部分地区呈现比较明显的退化趋势。与此同时,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长季NDVI持续改善。2)山区植被覆被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中温度是高山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温度的增加促进植被的生长;中低山区以及出山口平原地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是降水和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与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呈正相关,温度与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呈负相关。3)平原绿洲区植被生长季NDVI增加主要是绿洲灌区面积不断增加以及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对植被恢复的结果,人类活动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驱动力。4)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闸工程在恢复下游植被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中游地区的用水,尤其是导致中游植被出现退化趋势,退化速率约为0.1%/10 a。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生态闸工程的水资源调度调控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敏 古丽·加帕尔 郭浩 郭辉 张鹏飞 孟凡浩 刘铁
受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和近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植被覆被时空分布产生一定的变化,厘清植被覆被与流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可以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维护与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此,论文以NDVI为指示因子,运用趋势分析、R/S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综合治理工程期间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及区分降水、气温气候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被变化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会 吴强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随着流域农业开发活动的持续增强,产生了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外部性影响,而且出现制度与管理对其外部性影响的矫正失灵。文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和消除外部性影响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新疆兵团34团、新疆阿合奇县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验证。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塔里木河流域 生态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贡璐 张雪妮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农业绿洲——阿克苏绿洲1990~2005年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化的初始阶段,以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正逐渐被以农机、化肥等工业辅助能为主的现代农业所替代,农业模式也正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果业、水产业为辅的多样化转化。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系统生产效率不高,...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塔里木河上游 农业生态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晓 刘新平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资源禀赋及其区域差异情况,结合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际和自然地理特点,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平面复合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庭院设施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模式。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农业生态经济 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婷 李霞 姚晓蕊 郭玉川 石瑞花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输水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大小并推测河畔植被对输水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水进行,研究区NDVI与地下水埋深逐渐呈负相关趋势,NDVI增幅随地下水埋深减小逐渐增大;输水前后相同断面NDVI差异极显著,根据输水前后NDVI差值大小确定植被恢复速度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各断面NDVI在输水前没有差异,输水后断面间NDVI差异显著,根据差异大小确定恢复程度顺序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以大西海子水库周边NDVI为参照,确定经7年8次生态输水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植被恢复度分别为20.2%、18.4%和8.4%。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游先祥 彭茹燕
利用遥感信息源 ,在GRS99及IDRISI支持下 ,依照图像图形学的相关原理 ,识别合成图像的信息丰富程度 ,确定用于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分析的基准图像 .沙漠石油公路和塔里木河两大廊道呈十字形位于该区域的中部 ,它们决定了整个系统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零星分布的油井所组成的小斑块以及连接它们的线路所组成的廊道 ,代表了石油勘探及开发在该区的发展轨迹 ;位于主河道两侧的河岸林使河流廊道更富有生态意义 ;远离主河道的天然植被形成了条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群落 ,多以斑块的形式丰富了景观的内容 .该区域的沙丘及其南部和东北部的沙漠 ,是该区域特色明显的基质 ,决定了英巴扎地区生态环境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香云 杨君 王立新
该文以典型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工作,选择反映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人类活动状态变量中的7个统计指标,即: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拥有量、牲畜存栏数和单位耕地牲畜承载量等,以及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等自然因素状态变量,用因子分析法对人类因素贡献率进行了提取,分1949年~2000年和1985年~2002年2个研究时段对流域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人类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49年~2000年间,人类活动驱动力对土地荒漠化发展的贡献率占75%,1985年~2002年间的人类因素下降为69%,这表明技术进步等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3水才能保障,从上游源流调水至干流单方水的总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分别减少38.2%和81.2%,因此该调水方式是不合理的,应改从开都-孔雀河调水以满足下游用水;2)调水后上游源流对开都-孔雀河单方水的补偿量为3.4元。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调水 生态补偿 塔里木河流域 枯水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
关键词:
生态调水 生态补偿 塔里木河流域 枯水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智文 张葵 霍斌 沈建忠 周琼 王军
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在生态输水后的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于2019年-2020年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流、车尔臣河、台特玛湖3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下游流域中大型底栖动物共97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4纲10目27科。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82种),其中双翅目(47种)物种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14种)、蜻蜓目(13种)。摇蚊科物种在不同区域均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5月份处于峰值,远高于8月和10月,多样性指数不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P>0.05)。塔里木河干流和车尔臣河摄食功能群主要以收集者为主(95.89%,91.86%),而台特玛湖则以收集者(50.68%)和捕食者(34.12%)为主。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是影响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继续开展并深化对该地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