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0)
- 2023(3582)
- 2022(3245)
- 2021(3191)
- 2020(2561)
- 2019(5950)
- 2018(5474)
- 2017(8946)
- 2016(4757)
- 2015(5423)
- 2014(5200)
- 2013(5233)
- 2012(4918)
- 2011(4702)
- 2010(4601)
- 2009(3996)
- 2008(3978)
- 2007(3016)
- 2006(2648)
- 2005(2578)
- 学科
- 济(18630)
- 经济(18622)
- 管理(9870)
- 业(8742)
- 方法(7634)
- 数学(7018)
- 数学方法(6934)
- 学(6717)
- 企(6532)
- 企业(6532)
- 中国(6359)
- 贸(4671)
- 贸易(4668)
- 易(4492)
- 农(4476)
- 地方(4195)
- 财(4121)
- 税(3758)
- 业经(3694)
- 税收(3521)
- 收(3482)
- 环境(3064)
- 制(2988)
- 农业(2982)
- 融(2907)
- 金融(2907)
- 和(2797)
- 银(2747)
- 银行(2726)
- 行(2650)
- 机构
- 大学(65795)
- 学院(63870)
- 研究(30723)
- 济(25862)
- 经济(25381)
- 中国(23807)
- 管理(21004)
- 科学(20589)
- 理学(17816)
- 理学院(17462)
- 管理学(17016)
- 所(16874)
- 管理学院(16871)
- 研究所(15704)
- 京(15262)
- 农(13989)
- 中心(13968)
- 财(11958)
- 院(11791)
- 农业(11135)
- 业大(10776)
- 北京(9837)
- 范(9641)
- 科学院(9606)
- 江(9555)
- 师范(9482)
- 研究院(9367)
- 财经(9089)
- 室(8989)
- 省(8527)
- 基金
- 项目(48072)
- 科学(37670)
- 基金(35942)
- 家(34058)
- 国家(33856)
- 研究(30997)
- 科学基金(27688)
- 自然(19728)
- 社会(19271)
- 自然科(19268)
- 自然科学(19265)
- 自然科学基金(18907)
- 基金项目(18762)
- 社会科(18205)
- 社会科学(18201)
- 省(17043)
- 划(16119)
- 资助(14505)
- 教育(13576)
- 重点(12213)
- 编号(11390)
- 发(10672)
- 部(10541)
- 计划(10385)
- 科研(9979)
- 创(9599)
- 科技(9250)
- 创新(9160)
- 中国(8976)
- 成果(8890)
共检索到10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伯宇
本研究以曾发布台风警报和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不小于50 mm为标准,分别在台湾东部的宜兰、花莲、成功、台东、大武、兰屿等6处测候站1960-2009年的观测资料中,界定出117~151次不等的台风强降雨事件,并取最大24小时降雨量和年次数为强度与频率指标,采用非母数统计验证方法,检视各测候站研究年期内台风强降雨事件之强度和频率序列的趋势变化与阶段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研究区内台风强降雨事件的降雨强度无显著的变化,但发生频率在1980-1990年间出现跃升之现象。由于晚近台风强降雨事件的发生频率较以往为高,致灾风险相对提升,未来台湾东部地区防灾意识的强化和因应能力的固实有其必要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锋 方建 孙劭 王品 吕丽莉
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强度对于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意义。利用中国1961~2016年的535个日值降水站点数据,采用日降雨量的90%、95%和99%分位数阈值,对比分析不同超阈值取样下的中国不同重现期降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和强降雨变化模态。结果表明:(1) 3种分位数降雨阈值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绝对阈值,日降雨量的95%和99%分位数阈值用于研究大雨和暴雨是相对合理的。(2) 3种超阈值样本下的中国不同年遇型降雨强度受区域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影响,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和向北扩张的趋势,但相同年遇型下的降雨强度空间格局在3种超阈值取样方法下差异较大。(3) EOF分析即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表明在绝对阈值和相对阈值取样下的中国强降雨变化模态具有一致性,前三模态方差解释率可以达到54%以上,且第一、二和三模态的方差解释率均超过10%,分别达到约30%、14%和11%,均表征了中国年际强降雨量的不同变化规律特征,具有明显的气候物理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巫铭昌 戴剑锋 谢秀珍 杨丽秀
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职教育一直扮演着人才培育的重要角色;技职教育所培育之各级专业技术人力,促进了充分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林金田,2000)。台湾技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协助学生探索职业性向与兴趣,教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技术,并辅助其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4)。其技职教育包含三种阶层: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以及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职业学校学制分为日间部、夜间部、建教合作班、实用技能班、特殊教育实验班、综合高中职业学程及补校等。专科学校学制分为二年制、三年制及五年制三种。二、三年制同时设有夜间部,其修业年限比日间部至少增加一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满宇 王炳钦 廖剑宇 江源 邢开雄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德地 李梅 楼章华 陈晓宏
基于浙江地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浙江省在汛期、枯季和全年的降雨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东北部的汛期降雨量主要呈现增加趋势,而西南部主要为减少趋势,汛期降雨频率主要表现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汛期降雨强度和汛期降雨量在变化趋势上相似;枯季降雨量有较为显著的增强趋势,而枯季降雨频率在浙江东部地区为减少趋势,浙江西、北部、浙江南部有增加趋势;年降雨量在浙江西、北部为增加趋势,且存在明显的11、21年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而浙江南部降雨量在1980年后开始呈现为减少趋势,存在20、8年的明显变化周期;浙江东部年降雨量在1986年前主要为增加趋势,而后为减少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廖剑宇 江源 康慕谊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东江 降雨 径流 径流系数 变化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翠花 翟保平
为了揭示褐飞虱在台风影响期间的降落特征,选择了7年中发生在褐飞虱迁飞季节的9个台风,根据逐日灯诱褐飞虱资料、田间候报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网格点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地面实测降水资料,利用ArcGIS、GrADS软件对褐飞虱降虫区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褐飞虱降虫区随着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路径台风气象要素的结构特征对褐飞虱的降落具有决定意义;2)台风系统内的降虫区常位于风向气旋式切变的辐合气流区内,并常有强降水相伴,其中降落的褐飞虱虫量大、局地性强;3)台风外围的降虫区上空多为辐散气流并伴有小雨天气出现,降...
关键词:
褐飞虱 降落特征 台风 路径 气象要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威 王美苏 满志敏 崔建新
基于清代、民国期间多种历史文献中的风、雨、潮现象和"颶、颱"记载重建了1644~1911年影响今华东浙、沪、苏的台风频率序列F。清代史料中记载了该区受263次台风影响,年均0.98次。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显示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4a周期表现最为明显。F与Nino3指数基本对应,反映出入境华东的台风对极端ENSO事件并不敏感,强LaNina年和强ElNino年入境本区的台风频率基本相同。研究时段内,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北半球及中国东部地区的增暖会增加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
关键词:
台风 华东沿海 清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乔煜 季小梅 张蔚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地区复合洪涝灾害频发,研究相关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香港为例,选取自1962—2021年影响大湾区的223场台风事件作为统计样本,分析在台风影响下,香港的雨潮复合灾害风险。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台风事件的特征变化,发现大湾区近60年来的台风总体呈现“低概率、高致灾”特征。通过多种统计检验方法确定了台风事件下最大风暴增水与累积降雨量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并采用Frank型Copula函数拟合雨潮复合灾害的联合分布。通过对单一致灾因子以及复合灾害的风险评估和设计值推求,发现“或”重现期的风险率偏高,“且”重现期的风险率偏低,最终认为大湾区在进行海岸工程设计时,选用二次重现期下的最大风暴增水与累积降雨量设计值为最优。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湾区的复合灾害风险特性,可为相关的灾害情境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共49a的月降雨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该流域降雨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流域降雨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雨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研究表明:①1960~1990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年际和代际振荡,并无显著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年降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尤其从2002年开始,年降雨量开始减少;②流域季节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夏季降雨、冬季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18a的第一主周期;春季、冬季和年降雨存在6a次主周期;此外,春季、秋季、冬季和年降雨均存在3a次主周期;③夏季降雨...
关键词:
鄱阳湖 年降雨量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房国良 高原 徐连军 胡龙 张善发
降雨是引发城市内涝的关键因素,与公众安全密切相关,分析其特征,能够为内涝防治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上海地区气候条件复杂,深受暴雨、台风等水情灾害影响。依据国家基本气象站—宝山站数据,对上海市近40a降雨变化和灾害性降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年均降雨量以50.9mm/10a的速率递增。同时,降雨天数的减少较为显著,以3d/10a的速率递减。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角度,灾害性降雨多为暴雨和短历时强降雨。上海年均暴雨天数为3d,但雨量可占全年的1/5,大范围暴雨通常由台风引起。近年来,高于排水标准的短历时强降雨出现频次有增多的趋势。汛期作为灾害性降雨的高发期,可作为城市防涝的重点。
关键词:
上海 降雨变化 灾害性降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石磊 田红 谢五三 程智 丁霞
利用1951—2008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及灾情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气候倾向率以及T检验等方法,分析台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的台风以登陆闽、浙的台风为主;台风对安徽省的影响以7—9月为主,台风年发生1.7个,年代际变化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台风持续天数以2~4 d居多;安徽省台风降水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征明显;台风暴雨站次以及过程雨量≥100 mm站次呈不显著的年代际减少趋势。台风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农业基本无影响,而对江淮至沿江东部以及江淮之间西北部危害较为严重;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农业经济损失分别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的3%和6...
关键词:
台风 降水 气候特征 农业影响 安徽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晓梅 闫凤君 王令军 王文波 韩晓 徐桂华 苏莉莉
本文利用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雷达等资料对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影响山东的降水落区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引起的降水分布与水汽通量辐合区、相对湿度大值区、上升运动对应较好。在台风北上过程的中后期,暴雨落区与台风当时的位置和干冷空气的强度有关。台风的对称性对降水的影响较大。此次台风"梅花"生命史长,路径不确定性大。高空引导气流和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与某些台风影响山东形成远距离暴雨的预报相比,台风"梅花"降水的预报难度更大,要更多的依赖卫星云图、雷达、加密自动站等...
关键词:
台风 降水落区 路径 冷空气 副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晓双 王晓艳 翟水晶 雷国良 姜修洋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不仅在长时间尺度和短时间尺度上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响应,而且在极端天气事件中也响应强烈。论文基于2014年7月23—24日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福州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台风麦德姆降水的δ~(18)O变化范围为-7.2‰~-15.4‰,整个降雨过程分为3个阶段:阶段1(23日3:00至23日12:00),雨水δ~(18)O相对偏正(加权平均值为-7.8‰),降水开始增加,主要受台风外围环流的影响;阶段2(23日12:00至24日8:00),雨水δ~(18)O显著偏负(加权平均值为-13.9‰),采样点降水量达134.8 mm,约占观测时段降水量的78%,降雨量效应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媛 刘敏 周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旱涝灾害比较突出,特别是水患,历来是威胁湖北的一大灾害,因此对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很现实的意义。利用1961年以来全省65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气候特征和行政区划将湖北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揭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各区域的降水变化事实。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年降水量鄂西北最少,鄂东南最多,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和冬季降水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中,鄂西北发生站次最多,江汉平原其次,鄂西南和鄂东南最少。该结论为湖北各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参...
关键词:
区域降水 极端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