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2)
- 2023(12777)
- 2022(11199)
- 2021(10762)
- 2020(8581)
- 2019(20119)
- 2018(19550)
- 2017(36651)
- 2016(20169)
- 2015(22753)
- 2014(22783)
- 2013(22473)
- 2012(20768)
- 2011(18747)
- 2010(18547)
- 2009(16845)
- 2008(16187)
- 2007(13724)
- 2006(11869)
- 2005(10361)
- 学科
- 济(82404)
- 经济(82333)
- 管理(53555)
- 业(49801)
- 企(40572)
- 企业(40572)
- 方法(35344)
- 数学(30477)
- 数学方法(30142)
- 地方(22392)
- 农(22300)
- 中国(22123)
- 学(18924)
- 业经(18178)
- 财(17383)
- 农业(15153)
- 贸(14656)
- 贸易(14648)
- 易(14134)
- 和(13579)
- 环境(13553)
- 制(12902)
- 理论(12881)
- 地方经济(12315)
- 技术(11800)
- 融(11333)
- 金融(11330)
- 教育(11219)
- 划(11097)
- 银(11035)
- 机构
- 学院(277998)
- 大学(277802)
- 管理(110497)
- 济(107435)
- 经济(105052)
- 研究(98888)
- 理学(96065)
- 理学院(94884)
- 管理学(93216)
- 管理学院(92710)
- 中国(72019)
- 科学(63528)
- 京(60652)
- 所(50246)
- 财(46525)
- 研究所(46268)
- 农(45695)
- 中心(44471)
- 江(44094)
- 业大(42975)
- 范(39287)
- 师范(38941)
- 北京(37848)
- 财经(37434)
- 院(36916)
- 农业(35737)
- 经(34052)
- 州(33078)
- 师范大学(31751)
- 经济学(30476)
- 基金
- 项目(199036)
- 科学(156190)
- 研究(145995)
- 基金(142663)
- 家(125089)
- 国家(124046)
- 科学基金(105787)
- 社会(89969)
- 社会科(85029)
- 社会科学(85005)
- 省(78925)
- 基金项目(76690)
- 自然(69529)
- 自然科(67781)
- 自然科学(67769)
- 自然科学基金(66504)
- 划(66479)
- 教育(66166)
- 编号(60643)
- 资助(57658)
- 成果(48538)
- 重点(45453)
- 发(43846)
- 部(42975)
- 课题(42020)
- 创(41139)
- 创新(38350)
- 科研(37964)
- 项目编号(36685)
- 大学(36168)
- 期刊
- 济(118654)
- 经济(118654)
- 研究(81591)
- 中国(53144)
- 学报(45813)
- 科学(42742)
- 农(40981)
- 管理(39505)
- 大学(33863)
- 教育(33821)
- 财(32765)
- 学学(31672)
- 农业(29125)
- 技术(24000)
- 融(22234)
- 金融(22234)
- 业经(19872)
- 经济研究(18674)
- 财经(16860)
- 图书(16292)
- 资源(15479)
- 业(14878)
- 问题(14801)
- 理论(14523)
- 科技(14348)
- 经(14285)
- 实践(13553)
- 践(13553)
- 技术经济(12872)
- 版(12699)
共检索到407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廖剑宇 江源 康慕谊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东江 降雨 径流 径流系数 变化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兆礼 陈晓宏 杨涛
以1956—2005年降雨、径流与气象资料为基础,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小波分析以及R/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东江流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以及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50 a来流域年径流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存在4 a、7~9 a、11~13 a、16~22 a等4类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河源、岭下站径流序列具有较强的状态持续性,博罗站持续性很小。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当年,东江流域年径流量普遍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年径流量普遍增加。太阳黑子数的急剧变化,与东江径流量的丰、枯也有良好的响应关系。③50 a来,在降雨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的背景下,河源、岭下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满宇 王炳钦 廖剑宇 江源 邢开雄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学东 张镱锂 姚治君 巩同梁 王宏 刘林山
以拉萨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拉萨水文站和唐加水文站的水文实测数据和当雄县等3个气象站的气候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 ̄2003年研究区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Pettitt变点检验法分析了拉萨河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径流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在1970年前后径流发生了较大的突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尤以近20年来的趋势最大;月均径流的年际变化中,有增加趋势的主要分布在冬半年(11~4月)和夏半年的个别月份(5、7、9月);(2)流域内气候变化趋势与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月/年均径流受不同气候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年平均尺度上受降水影响较大,在月平均尺度上,夏半年径流增加趋势受降水增加影响较大,而冬半年径流变化则主要与气温有较显著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水增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文秀 刘丙军 陈俊凡 陈晓宏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个站点1959—2009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流域全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稳定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②流域春、冬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下降趋势;③流域全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中雨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大雨、暴雨日数和95百分位值...
关键词:
降水 Mann-Kendall 珠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宜进 熊安元 姜彤 王学雷
通过分析不同强度降水量(大于75百分位和大于95百分位降水,下同)对应降水日数,研究了长江流域1951~2000年逐年和年代际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大于75百分位的降水日数在上游以及中游的北岸增加趋势最显著,四川盆地是唯一显示减少趋势的地区。同样,大于95百分位的降水日数在中游和下游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增加趋势,呈现减少趋势的仍然是四川盆地,并略向其北方延伸。详细分析每10年的平均降水日数的距平发现,大于75百分位降水日数最大的正距平集中在中游的1980s、1990s和下游的1980s。最大的负距平也是在中游地区,发生在1950~1979年。因此,中游的降水日数增加的幅度最大。对于大于95百分位降水...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降水日数 变化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鹏鹏 黄晓荣 柴雪蕊 赵静薇
选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区5个水文站与相应气象站近50a径流、降雨、温度、日照时间序列资料,首先对自相关性显著水平5%的序列进行去白化处理,运用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并通过Spearman法和双累积曲线图形法对结果进行验证。此外,运用Pearson方法分析径流与各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a来,引水区年径流量变化趋势总体不明显,但近10a来,除直门达水文站外,其余4个站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雨量和日照时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温度有较显著升高。总体而言,气候变化是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径流量变化还需从气温、降水、径流、冰川等时空分布特性综合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共49a的月降雨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该流域降雨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流域降雨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雨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研究表明:①1960~1990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年际和代际振荡,并无显著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年降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尤其从2002年开始,年降雨量开始减少;②流域季节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夏季降雨、冬季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18a的第一主周期;春季、冬季和年降雨存在6a次主周期;此外,春季、秋季、冬季和年降雨均存在3a次主周期;③夏季降雨...
关键词:
鄱阳湖 年降雨量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甄霖 陈操操 杨丽
大流域宏观尺度上长时间序列的降雨变化、景观变化、径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近年来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研究泾河流域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40多年来的降水具有微弱下降趋势,降雨倾向率为-4.9mm/10~-11.3mm/10年;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降雨量表现为不变或微弱下降;②泾河流域1986年~2000年15年之间,景观结构变化不大,一直以草地景观和耕地景观为主。草地景观和农耕地景观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林地景观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景观类型一直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在宏观景观格局的变化中,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农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年秀 姜彤 许崇育
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节性径流的变化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使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来检验径流的趋势变化。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径流呈微弱增加趋势,但不显著且地区分布不均,中上游减少,下游增加;而季节性夏季和冬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7月和1月径流增加最突出;更重要的是90年代汛期径流也呈现出增加趋势,汛期径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导致洪灾频繁的原因之一。突变分析指出,宜昌和汉口站从1926...
关键词:
长江 径流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1990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郭生练 洪兴骏 郭靖
深入研究降雨极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提高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通过构建PDS/GP模型,并引入降雨极值变化指标,结合统计检验分析汉江流域15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春、夏、秋季以及全年月降雨超定量系列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聚类系数和节点度,结合各站点在典型年份春、夏和秋季的降雨极值变化指标,分析月降雨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汉江流域月降雨极值年际变化的季节性差异较大,近55 a没有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趋势。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的月降雨极值年际变化与春、秋季相反,而秋季的变异指标年际波动最大。从空间上看,受季风气候、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翠凤 窦坤 吴雷柱 徐国栋 张婷
利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方法分析近50年来鲁西南9县区降水量、雨日、雨强变化。结果表明:鲁西南中南部地区降水日数减少较北部明显;≥25.0mm、≥50.0mm、≥150.0mm平均降水日数均呈略增加趋势,≥100.0mm降水日数中北部呈减少趋势,南部呈增加趋势。各级平均降水日数均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25.0mm降水日数与年降水量相关最为密切,说明从平均状况看,降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日数的多少,特别是≥25.0mm降水日数的多少。平均最长连续降水和无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平均最大连续降水量以3.719 mm/10年的趋势减少(近30年以6.724mm/10年的趋势增加),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科元 郑粉莉
基于松花江流域及其邻近61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地统计插值方法,分析流域内不同地形区和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 717.6MJ·mm·hm~(-2)·h~(-1)·a~(-1),呈波动变化趋势,存在以15.2 a为主周期和4.7 a为小周期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在1982和1998年发生显著突变;2)松花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与降雨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与东南季风的影响区域相吻合;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在流域西北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而在中部平原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呈现下降趋势;3)年降雨侵蚀力随地形的变化表现为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地区。在东部丘陵山地区年降雨侵蚀力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P<0.01),而在中部平原区和西部山地区降雨侵蚀力与海拔、经度和纬度关系不甚明显;4)流域内各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存在明显分异,年降雨侵蚀力在各子流域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第二松花江流域到流域中游再到嫩江流域呈依次降低趋势,其分布特征与降雨量的分布一致,各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均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土壤侵蚀 松花江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