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0)
2023(5122)
2022(4745)
2021(4564)
2020(4029)
2019(10042)
2018(9643)
2017(17852)
2016(10182)
2015(12009)
2014(12459)
2013(12534)
2012(12024)
2011(11013)
2010(11180)
2009(10699)
2008(10893)
2007(9668)
2006(8230)
2005(7518)
作者
(31055)
(26194)
(26102)
(25135)
(16493)
(12632)
(12166)
(10354)
(9692)
(9311)
(8828)
(8805)
(8419)
(8339)
(8268)
(8255)
(8212)
(7698)
(7572)
(7565)
(6605)
(6463)
(6389)
(6031)
(5938)
(5933)
(5932)
(5829)
(5368)
(5326)
学科
(45501)
经济(45463)
(25956)
管理(25259)
方法(23388)
数学(21164)
数学方法(20998)
(19398)
企业(19398)
中国(13781)
(13122)
(11271)
(9957)
(9639)
贸易(9638)
(9363)
地方(8787)
农业(8681)
业经(7908)
(7637)
(6935)
(6632)
财务(6619)
财务管理(6595)
(6467)
(6456)
金融(6454)
银行(6444)
企业财务(6196)
(6112)
机构
大学(153131)
学院(151088)
(64665)
经济(63313)
管理(56027)
研究(54682)
理学(48006)
理学院(47398)
管理学(46510)
管理学院(46220)
中国(41023)
科学(34117)
(32955)
(29830)
(29098)
(28723)
研究所(26525)
中心(25331)
业大(24283)
农业(23780)
(23086)
财经(22725)
北京(21045)
(20836)
师范(20635)
(20575)
经济学(20181)
(18848)
经济学院(18373)
(18093)
基金
项目(97153)
科学(75039)
研究(70086)
基金(69293)
(60604)
国家(60090)
科学基金(49997)
社会(43022)
社会科(40615)
社会科学(40599)
(38081)
基金项目(36902)
教育(33014)
(32614)
自然(32317)
自然科(31513)
自然科学(31500)
自然科学基金(30946)
编号(29375)
资助(28955)
成果(24570)
重点(22433)
(22193)
(21200)
课题(20235)
(19712)
科研(19182)
教育部(18649)
大学(18643)
创新(18435)
期刊
(69704)
经济(69704)
研究(44869)
中国(31179)
(26573)
学报(26206)
(23361)
科学(22804)
大学(19101)
管理(17930)
农业(17792)
学学(17758)
教育(17136)
技术(13452)
(13069)
金融(13069)
经济研究(11518)
财经(11400)
业经(10769)
(10201)
(9836)
问题(9698)
(9036)
技术经济(8328)
图书(8267)
理论(7974)
(7933)
国际(7770)
统计(7726)
世界(7411)
共检索到229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司莉  潘秋玉  
采用网站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登录i Schools院校主页,搜集近5年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i Schools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涉及就业率、就业领域及职位、薪资待遇、求职方法和时长、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并指出i Schools院校的就业特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司莉  潘秋玉  
采用网站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登录i SchoolS院校主页,搜集近5年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i SchoolS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涉及就业率、就业领域及职位、薪资待遇、求职方法和时长、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并指出i SchoolS院校的就业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世奎  文东茅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体可以划分为过渡期、探索期、逐步确立期和完善期四个阶段。相比而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激励性和适应性方面都体现了较"统包统配"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当前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期望收益偏高、制约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突出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炜  岳昌君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应松宝  徐瑞堂  
毕业生就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密织而成的网络,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毕业生正是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环境里,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从毕业生的每一个就业意向中,均可以看到就业环境因素对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周丽萍  
基于2015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经济新常态对学生的毕业去向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已确定单位"比例与"待就业"比例"双降"的现象,同时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升学、出国出境的比例都显著提升。第二,经济发展状况是就业机会和工作状况的决定因素。东部高校因地缘优势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在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新兴服务业(金融和IT)、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这些地区、城市、行业、部门、岗位确实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第三,人力资本对求职结果和起薪均有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个人学历层次、学历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荆德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随之趋暖,但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供需失衡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供给"一增一减"、需求"一升一降"、矛盾"一老一新"等新特点。同时,由于新经济迅猛发展和中国经验快速传播,高校毕业生就业又面临绿色发展机遇、新动能机遇、健康服务机遇、丝路机遇和金砖机遇等难得历史机遇。针对新形势新机遇,提出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综合施策,又要精准发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  温恒福  
近30年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六个特点:20世纪80年代是国外教学理论研究的活跃期;90年代的研究重点是学科教学理论;近10年的最大热点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对我国古代及近代的教学理论研究缺乏热情;教学理论的本体研究和建构相对薄弱。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克服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无"根"倾向,教学理论研究要有容他性、整合性,对国外教学理论研究要有持续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研究方法避免将观察归纳和思辨演绎割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新俊  孙百才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就业能力测量评价方法和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路径和方法、学科视角及研究的目的性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与实践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捷  付春新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毕业生有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就业优势因素,但就业不利因素也有不少,如政策环境不健全、社会用人观念滞后、学校定位模糊、办学无特色、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等。最后,针对毕业生就业所遇障碍,依次从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几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大建  高庆波  
大学生就业是从非劳动力状态转变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要求是什么呢?特别是作为高校扩招后首届毕业的大学生,2003届毕业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于2003年4月以大学生就业意愿为主题对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本报告是对此次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大学生就业意愿与预期、就业价值判断和就业指导机制等方面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荣山  范小燕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3257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就业地区流向总体趋于稳定;就业城市的选择仍以沿海发达城市为主,但对大城市的热度有所减弱;就业单位选择以企业为主;私企和民企接收毕业生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毕业生就业流向出现新特点的原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