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4)
2023(6977)
2022(6099)
2021(5667)
2020(5155)
2019(11964)
2018(12125)
2017(22639)
2016(12674)
2015(14666)
2014(14818)
2013(15093)
2012(14281)
2011(12989)
2010(13238)
2009(12354)
2008(12631)
2007(11437)
2006(9904)
2005(8810)
作者
(40319)
(33922)
(33731)
(32411)
(21449)
(16435)
(15545)
(13328)
(12771)
(12064)
(11668)
(11594)
(10823)
(10789)
(10785)
(10691)
(10663)
(9868)
(9864)
(9849)
(8492)
(8384)
(8370)
(7712)
(7673)
(7672)
(7571)
(7558)
(6906)
(6862)
学科
(53241)
经济(53191)
管理(35032)
(32728)
方法(26984)
(25499)
企业(25499)
数学(24152)
数学方法(23934)
(15058)
(13997)
(13842)
中国(13130)
(11846)
地方(11423)
(10109)
银行(10076)
农业(10041)
业经(10006)
(9792)
贸易(9789)
(9756)
(9633)
(9566)
金融(9564)
(9476)
(8629)
财务(8611)
财务管理(8576)
环境(8568)
机构
大学(190275)
学院(188470)
(74451)
经济(72670)
管理(70550)
研究(66741)
理学(60300)
理学院(59530)
管理学(58295)
管理学院(57947)
中国(52191)
科学(44803)
(41061)
(38215)
(36195)
(35017)
研究所(33249)
中心(31952)
业大(31779)
农业(30759)
(29463)
财经(27774)
北京(25846)
(25343)
(25202)
师范(25049)
(23830)
(23050)
经济学(22967)
(22078)
基金
项目(127111)
科学(98003)
基金(91447)
研究(87672)
(82000)
国家(81394)
科学基金(67560)
社会(53402)
社会科(50535)
社会科学(50514)
(49792)
基金项目(49210)
自然(45827)
自然科(44592)
自然科学(44576)
自然科学基金(43754)
(42470)
教育(40214)
资助(37979)
编号(35803)
重点(29625)
成果(29135)
(28352)
(27453)
(25314)
科研(25246)
计划(25173)
课题(24524)
创新(23828)
教育部(23237)
期刊
(78865)
经济(78865)
研究(50319)
中国(36634)
学报(35708)
(33142)
科学(30887)
(27580)
大学(25366)
学学(23941)
农业(22518)
管理(22404)
(17691)
金融(17691)
教育(15852)
技术(15152)
财经(13527)
(12829)
资源(12674)
业经(12513)
经济研究(12267)
(11491)
问题(10914)
图书(10608)
(10023)
统计(9750)
理论(9564)
技术经济(9504)
(8818)
实践(8770)
共检索到27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长明  李均力  张新  骆剑承  
湖泊水资源变化记录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湖泊的水资源变化信息,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宏观、动态地监测了近40 a来博斯腾湖的面积、水位和库容等水文信息,分析了时间动态变化过程与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博斯腾湖水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变化过程呈现波动性,依次可将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972—1990年,博斯腾湖处于萎缩阶段。这一阶段湖泊面积持续萎缩,水位持续下降,水量持续减少,1990年最低水位1 045.32 m,湖泊面积为908.12 km2。21990—2002年,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韩爱惠  冯仲科  
该研究根据1998、2001和2004年3期的TM影像资料,通过不同植被的波谱特征分析,选择4、5、3波段组合合成遥感图像,进行纸浆源地桉树资源的信息提取;在地面验证和训练样地的支持下,进行图像分类结果归类汇总,获得不同时相桉树资源的面积与分布;采用2期数据标准植被指数NDVI组合的方式,以桉树的现状分布信息进行掩膜分析,获得桉树资源的2期动态变化分布信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显平  冯仲科  游先祥  瞿帅  
为了迅速掌握初级发展阶段中县域城市的扩展特征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RS)变化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嵩县城镇扩展变化特征,研究了各驱动因子对城镇扩展中主要用地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6 a来,嵩县城市扩展速度北快南慢,地形对嵩县的扩展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增长率达266.0%,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为28.9%,林地增幅为14.3%,水域、滩涂总体变化量较小,未利用地则呈现快速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与林地的转化,草地与林地的转化,滩涂与水域的转化,未利用地与耕地的转化。其中,未利用地与草地向各地类的转化率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淑芬  王欣  谢自楚  刘时银  林剑  蒋宗立  
基于1970年代、1990、2000、2010年4个时相的冰湖编目数据,分析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时段、不同流域和不同海拔冰湖的变化特征。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总体呈现"数量弱减少、面积持续显著增大"的趋势,平均数量减少0.3%,面积增加53.1%±11.5%,但冰湖变化年代际差异明显。西部流域冰湖面积增速明显快于东部流域,由西至东,平均以线性递减率为2.4%/(°)的趋势减少。不同海拔高度的冰湖面积呈扩张态势,76.7%的流域冰湖面积年净增率在不同高度带上呈现出"单峰型"增长模式,其他流域呈"双峰型"甚至"多峰型"扩张模式,体现不同高程上冰湖扩张的复杂性与气候变化的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晓荣  张怀清  周金星  
应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遥感图像处理Erdas8.7软件,以监督分类、人机交互等方法提取东洞庭湖湿地各种类土地类型的面积及分布信息。采用图像复合分类监测、分类结果叠加监测和信息复合人机交互目视提取等方法研究了东洞庭湖1987—2004年湖区各种覆被类型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987—2004年东洞庭湖湿地在人工和自然状态下的植被演替和泥沙沉积的影响下湖面不断萎缩,引起区域性不同程度的湿地退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东  肖建设  李凤霞  校瑞香  徐维新  王力  
选取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资料及青海湖近10 a MODIS遥感资料,通过分析水体面积和水位、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揭示青海湖面积的变化趋势。对青海湖近10 a遥感监测以及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要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10 a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升温0.12℃,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青海湖水位虽然在近50 a内持续下降,而在2001—2010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增加趋势非常明显。从MODIS遥感资料对青海湖10 a来4月和9月的湖水面积监测结果显示,4月和9月青海湖面积在2001—2010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与4月和9月的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新蕊  杨武年  陈桃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植被覆盖及生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利用该地区2000~2015年MODIS NDVI数据、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研究区统计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VC)、趋势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川中丘陵区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后的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川中丘陵区植被呈增加的趋势,增速为5. 84/10 a(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宁  程家骅  张寒野  曹红杰  刘军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实验区,以国产高分一号(GF-1)和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NDWI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联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发展了一种集成分类模型,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并进行阴影剔除和形态学处理。结果表明,该集成分类模型适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总体精度为97.4%,Kappa系数为0.87,漏分误差为3.7%,错分误差为6.4%,相比单个模型精度明显提高;针对GF-1影像的增强阴影水体指数,对山体阴影和城市建筑阴影的剔除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阴影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实验区养殖水体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发现, 2016年相比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增加6.9%。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快速提升中国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继刚  
根据利用遥感技术对1987~2002年动态变化进行的监测,本文总结出了南京湿地资源的3个动态特征:滩地、沼泽大幅度减少;水系连通性降低;水田大面积减少,水产养殖用地成倍增加。文章认为,自然湿地的生态价值因人类干扰而遭受巨大损失,南京市急需制定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自然湿地利用与保护计划。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湿地的动态变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扩展的结果,这种变化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积极的,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魏国栓  吉宗伟  陈红梅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决策树和形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TM影像中分别提取了2003年和200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城市扩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精度检验,城镇用地总体Kappa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该方法提取城镇信息是行之有效的。2003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城镇用地面积为914.04km2,2006年为1286.1km2,4年间城镇用地净增了372.06km2,主要城市用地净增了192.6km2;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市区面积增加了43.7 km2;而其它县城与开发区增加了145.6 km2;说明小城市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城市的作用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怀清  赵峰  崔丽娟  
采用多期TM、ETM+、SPOT5影像对福建省洛阳江河口湿地的红树林分布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以及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景观格局综合分析,得出:洛阳江河口红树林在2001—2006年期间,通过各种恢复保护措施,面积扩大了8倍,并且种植范围不断向南延伸。2003—2006年期间人工湿地的景观变化表现为:红树林平均斑块规模增加,最大斑块面积扩大,斑块密度和边界密度均减少,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减少,说明红树林趋于集中分布,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为活动影响较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增祥  谭文彬  
论文在1988~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矢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占用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城镇占用耕地指数将全国分县市占用剧烈程度进行分级,沿海及平原地区侵占剧烈程度为3~6级的占全国耕地损失的88.68%,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耕地损失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1.27%、17.8%和6.02%,这3个地区是全国城镇扩展最快、耕地损失面积最大的地区。按地区分析,城镇占用耕地面积最大的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占全国的50.99%;其次是北京、浙江、四川、广西和上海,占全国的22.85%;从城镇造成耕地资源减少的速度看,北京、上海占用耕地最快,其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智苑  刘金福  郑雯  洪伟  张惠光  林增  郑世群  
基于1994年的Landsat TM(专题制图仪)、2002年和2007年的Landsat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3个时相的卫星影像,探讨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1994-2007年水域的变化规律.水域变化信息主要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一系列遥感技术获得.结果表明:1994-2007年,洛阳江的水域总面积增加了165.60 hm2,双阳镇和洛阳镇以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与泉州市洛江区城市用地的扩展以及福厦高速公路和泉肖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关;南部洛阳江主河道变宽,水域面积增加,与沿岸红树林遭受破坏,岸带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有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屈晓晖  庄大方  彭望碌  乔玉良  
保护基本农田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动态监测基本农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能够为农业开发政策的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论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实现了对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基本农田类型的分类提取,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条把单要素监测和多要素监测相结合的遥感动态监测模型,并详细描述了模型实现的算法与步骤。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实验区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很好地评估了研究区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发展潜力,定性、定量、定位地揭示了研究区基本农田类型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斌  杨柏林  
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贵州省 (原 )安顺市从1987~199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以往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变化类型及其数量 ,而且可以避免分类后比较法所容易出现的逻辑性变化探测错误。对不同分类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 ,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前3种波段组合 ,具有较差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只有30 %~40 % ) ,而那些能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的波段组合 ,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超过70 % )。另外 ,分类效果还明显地受到所采用的辐射校正方法的影响 ,经过暗组亮组辐射校正的影像要明显比只经过简单辐射校正(直方图法 )的影像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