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2)
- 2023(3704)
- 2022(3284)
- 2021(3219)
- 2020(2357)
- 2019(5584)
- 2018(5061)
- 2017(8244)
- 2016(4492)
- 2015(5036)
- 2014(4687)
- 2013(4622)
- 2012(4417)
- 2011(4216)
- 2010(4107)
- 2009(3751)
- 2008(3696)
- 2007(2652)
- 2006(2392)
- 2005(2250)
- 学科
- 济(17602)
- 经济(17597)
- 学(7108)
- 管理(6840)
- 业(6444)
- 中国(6209)
- 方法(5734)
- 地方(5274)
- 数学(5099)
- 数学方法(5036)
- 农(5009)
- 土地(4712)
- 企(3995)
- 企业(3995)
- 农业(3415)
- 环境(3330)
- 资源(3218)
- 财(3202)
- 税(3105)
- 贸(3049)
- 贸易(3047)
- 业经(3022)
- 税收(2897)
- 易(2882)
- 发(2861)
- 收(2854)
- 问题(2853)
- 和(2690)
- 地方经济(2673)
- 融(2568)
- 机构
- 大学(61370)
- 学院(59644)
- 研究(29568)
- 济(22980)
- 经济(22419)
- 中国(22038)
- 科学(20399)
- 管理(19350)
- 理学(16437)
- 理学院(16033)
- 管理学(15590)
- 所(15580)
- 管理学院(15496)
- 研究所(14568)
- 京(14495)
- 农(13732)
- 中心(13335)
- 院(11634)
- 范(11330)
- 师范(11220)
- 农业(10897)
- 业大(10790)
- 财(9999)
- 师范大学(9817)
- 科学院(9345)
- 江(9188)
- 研究院(9084)
- 北京(8978)
- 资源(8569)
- 室(8480)
- 基金
- 项目(46415)
- 科学(37437)
- 基金(35568)
- 家(33664)
- 国家(33468)
- 研究(29765)
- 科学基金(27844)
- 自然(19931)
- 基金项目(19921)
- 自然科(19439)
- 自然科学(19437)
- 社会(19295)
- 自然科学基金(19056)
- 社会科(18325)
- 社会科学(18322)
- 省(16701)
- 划(15841)
- 资助(12929)
- 教育(12822)
- 重点(11744)
- 编号(10694)
- 发(10487)
- 计划(9978)
- 部(9926)
- 科研(9352)
- 创(9166)
- 创新(8773)
- 国家社会(8674)
- 科技(8664)
- 中国(8548)
共检索到96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华军 李国胜 王少华 崔林林 欧阳宁雷
苏北滨海滩涂湿地位于现代长江口与废黄河口之间,是最典型的淤泥质平原海岸,其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选用1980年、1992年、2008年的TM和ALO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转移矩阵分析模型,研究了近30年来苏北滨海滩涂湿地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苏北滨海滩涂发生了巨大变化,近30年间滩涂总面积减少了1273.11 km2,平均每年减少45.47 km2;滩涂湿地侵蚀/淤积面积约965.14 km2,0 m等深线冲刷后退减少的面积约为307.97 km2。2苏北滨海滩涂湿地区域差异性明显。南北方向上可划分为6个自然地理单元,东西方向上可划分为3个区域。3苏北滨海滩涂湿地演变中,湿地转型、湿地丧失和湿地演替分别占总面积的38.39%、14.80%、20.51%;其中天然湿地减少354.1 km2,人工湿地增加1061.45 km2,非湿地增加253.09 km2。4滩涂湿地主要植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差异性。湿地演替主要发生在净变区,与对应岸段的海岸侵蚀/淤积类型基本吻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霞 郭加汛 周晓辉 何也 刘叶楠 许斌 赵耕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盐城大丰地区碱蓬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盐蒿湿地和原始光滩等5种滨海湿地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阐明不同滨海湿地生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作用及驱动机制,为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测序,利用微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OTU(操作分类单元)聚类、物种注释、多样性指数、功能预测以及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土壤细菌群落中特有细菌OTU种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盐蒿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湿地、原始光滩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盐蒿湿地、互花米草湿地、原始光滩地、碱蓬湿地。盐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一部分受到全钾(TK)与碳素耦合作用影响,另一部分受到Na~+与钠吸附比的影响。土壤中Na~+、钠吸附比(SAR)、土壤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土壤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全氮(TN)等是驱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PPO和AKP三者形成偶联关系,共同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结论]滨海湿地植被类型和主要环境因子在稳定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义长 白由路 杨俐苹 林昌华 姚政 罗国安 徐四新 宋韦 朱春梅
【目的】为滨海滩涂地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和2006年运用ASI法对位于黄海之滨的海丰农场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及水稻氮、磷、钾肥施用的推荐。选取60块肥力从高到低田块,利用不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施肥5个处理、3次重复的设计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按照相对产量95%为"高"、再降为95%时为"过高"的标准建立土壤有效氮、磷、钾的丰缺指标体系。【结果】滨海滩涂水稻田土壤铵态氮的"极低"指标为<2.5mgN·L-1,"低"为2.5~11.0mgN·L-1,"中"为11.0~19.5mg...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洪山 申玉香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和芦苇(Phrag-mit es communis Trirn.)湿地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特异功能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明显高于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依次为: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为: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土壤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自然湿地和稻田土壤中夏季的微生物数量均大于冬季,以土壤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最明显。
关键词:
滩涂 盐生植物 土壤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立洲 王茂文 丁海荣 朱小梅 刘冲 邢锦城 赵宝泉
在苏北沿海滩涂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三角叶滨藜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7.5~8.5 g/kg(S2)的土壤盐分和增施100 kg/hm2(N2)、200 kg/hm2(N3)的N肥均有利于三角叶滨藜鲜菜总产量的提高。盐肥交互效应发现,较有利于三角叶滨藜鲜菜总产量增加的处理组合为S2N3,即土壤盐分含量7.5~8.5 g/kg,N肥施用量为200 kg/hm2。在盐土上增施100 kg/hm2(N2)、200 kg/hm2(N3)的N肥可显著提高三角叶滨藜Vc和蛋白质含量。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三角叶滨藜品质的主要因素是N肥,土壤盐分含量次之。
关键词:
盐土 盐肥效应 三角叶滨藜 鲜菜总产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江涛 仲启铖 欧强 周剑虹 张超 王开运
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了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2013年生长季的CO2通量,并分析了CO2通量动态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湿地2013年生长季累积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达-1 033.257g/m2,表现为明显的CO2的"汇"。各月NEE平均日动态虽有差异,但均表现为典型的"U"型曲线;各月均表现为吸收CO2,其中7月份月累积NEE值最小,为-274.928g/m2,而9月份最大,为-67.440g/m2;就生态系统呼吸(Reco)占生态系统总第一性生产力(GPP)的比例(Z值)而言,4月份最小,而9月份最大。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日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心红 朱义 张群 范林洁 罗国雄 黄一青
在杭州湾慈溪滨海滩涂设置棉花秸秆隔离层,研究其对于滨海滩涂土壤及绿化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湾慈溪滩涂对照区通过种植绿化植物1年半后,0~30cm滩涂表层土的含盐量大幅下降,土壤pH值略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设置棉花秸秆隔离层,能够显著地降低杭州湾慈溪滩涂盐渍土盐分,抑制冬季返盐作用;秸秆隔离措施能显著改善部分植物种类在滩涂的生长状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强 杨文慧 邹晨昕 徐新悦 李建国 张忠启
[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陈韬略 蔡林生 李若华 罗文 高永胜 李振宇 裴孝钟 王雪
研究镉(Cd)污染对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求有益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耐Cd细菌菌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d浓度分别为0,3.5,60 mg·kg~(-1)时对台州湾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细菌菌群分属于35门、97纲、205目、315科、506属。低浓度Cd污染时,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对照相比大幅度升高,而高浓度Cd污染时,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均大幅度下降。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西兰花根际土壤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下降的趋势,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升高的趋势。土壤变形菌门和髌骨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土壤酸杆菌门、棒状杆菌门、疣微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髌骨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高浓度Cd污染下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主体。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升高趋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马赛菌属、黄杆菌属和杜擀氏菌属可以被认为是西兰花根际土壤高抗Cd污染的细菌菌属。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滩涂地西兰花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镉污染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西兰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华 王昊彬 余华光 谭渝峰 由文辉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梯度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生长的限制因子,对崇明盐度梯度下的3个滩涂湿地生长的芦苇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盐度下芦苇种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及土壤与芦苇元素、元素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崇明滩涂湿地土壤C、N、P含量和C/N、C/P、N/P平均值分别是15.01、0.69、0.86g/kg,22.09、21.87、0.96。芦苇的C、N、P含量及C/N、C/P、N/P平均值分别为413.17、10.75、2.53g/kg,41.49、293.58、7.29。(2)随着崇明滩涂湿地土壤盐度增加,土壤的C...
关键词:
滩涂湿地 盐度梯度 芦苇 生态化学计量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娟 黄沈发 王卿 吴建强 王敏
上海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滩涂湿地分布区,其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上海市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设定了相应的健康评价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杭州湾北沿边滩、南汇边滩、浦东边滩、宝山边滩、长兴岛周缘边滩、横沙岛周缘边滩、崇明南滩、崇明北滩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崇明西滩处于较健康状态;而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处于健康状态。过度围垦、环境污染、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入侵等胁迫因子是上海市滩涂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滨海湿地 开发潜力 策略 鲁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苏芳莉 董琳琳 李海福
海岸线变化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改变,滨海土地侵蚀有重要影响,海岸线的提取和监测对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17年33景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DSAS),以海岸线长度、淤积侵蚀速率、净岸线运动(NSM)为指标,定量分析辽河口湿地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7年,辽河口湿地海岸线有向内陆迁移和向海迁移两种形式,总体呈向海迁移的趋势。辽河口湿地海岸线形态由蜿蜒走向笔直,海岸线长度从1985年的89.23km减少到2017年的84.14km,海岸线长度平均减少率为0.15km·a~(-1);辽河口湿地平均淤积速率为342.42hm~2·a~(-1);平均净岸线运动为36.76m·a~(-1)。辽河口湿地海岸线3个时段(1985~1995,1996~2006,2007~2017年)有不同的迁移距离,其中1990年迁移距离最远,净岸线运动为-2892.16m·a~(-1);1987年迁移距离最近,净岸线运动为12.90m·a~(-1)。辽河口湿地海岸的迁移主要发生在人工养殖区、红海滩景区和辽东湾新区,人为因素是湿地海岸线发生重大迁移或突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辽河口 海岸线 变化特征 岸线分析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丽 王新杰 龚直文 张红梅 刘红伟
利用RS图像处理和GIS信息提取和分析功能,确定北京市区域湿地的景观分类系统,获取北京湿地景观数据。同时,基于Fragstat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斑块数及斑块密度、斑块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78—2005年近30年来北京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78年的68491.63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hm2,减少了54.0%;2)1978—2005年,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化,破碎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加伟
研究目的:从传统渔民用海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纠纷入手,深入辨析、重新界定滨海滩涂的法律性质归属,提出解决二者之间冲突的可行路径,为实践困境提供理论回应。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传统渔民用海权与土地使用权冲突的根源在于滨海滩涂的法律性质归属不清,准确界定滨海滩涂的概念,深入辨析其法律归属,是从根源上破解二者之间纠纷困局的良策。研究结论:从自然属性、民法传统、现行立法和技术标准综合分析,将潮间带纳入海域范畴是适宜的,应以此结论为基础,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为维护传统渔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