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7)
- 2023(14919)
- 2022(12913)
- 2021(12221)
- 2020(10149)
- 2019(24076)
- 2018(23806)
- 2017(44521)
- 2016(24490)
- 2015(27995)
- 2014(28055)
- 2013(27704)
- 2012(25358)
- 2011(22920)
- 2010(22943)
- 2009(20820)
- 2008(20227)
- 2007(17442)
- 2006(15205)
- 2005(13062)
- 学科
- 济(98356)
- 经济(98267)
- 管理(64868)
- 业(61078)
- 企(49661)
- 企业(49661)
- 方法(46631)
- 数学(41099)
- 数学方法(40381)
- 农(27890)
- 中国(26232)
- 地方(23844)
- 学(23129)
- 业经(21585)
- 财(21324)
- 农业(18653)
- 理论(17036)
- 贸(16459)
- 贸易(16447)
- 易(15896)
- 和(15792)
- 环境(15292)
- 制(15276)
- 技术(14769)
- 教育(13407)
- 划(13036)
- 务(12629)
- 银(12592)
- 财务(12544)
- 银行(12541)
- 机构
- 大学(338824)
- 学院(338418)
- 管理(134342)
- 济(128292)
- 经济(125309)
- 理学(116719)
- 研究(115469)
- 理学院(115325)
- 管理学(112826)
- 管理学院(112243)
- 中国(84879)
- 科学(75784)
- 京(73224)
- 农(59335)
- 所(58348)
- 财(56544)
- 业大(54765)
- 研究所(53705)
- 中心(53539)
- 江(53147)
- 范(47487)
- 师范(46996)
- 农业(46472)
- 北京(45567)
- 财经(45073)
- 院(42589)
- 经(41023)
- 州(40955)
- 技术(38270)
- 师范大学(38064)
- 基金
- 项目(239624)
- 科学(187783)
- 研究(172603)
- 基金(171629)
- 家(150748)
- 国家(149524)
- 科学基金(128151)
- 社会(105759)
- 社会科(100060)
- 社会科学(100028)
- 省(96715)
- 基金项目(91757)
- 自然(86015)
- 自然科(83964)
- 自然科学(83944)
- 自然科学基金(82372)
- 教育(80625)
- 划(80607)
- 编号(71411)
- 资助(70990)
- 成果(57022)
- 重点(54576)
- 部(51790)
- 发(51265)
- 课题(50047)
- 创(49336)
- 科研(46263)
- 创新(46012)
- 计划(44180)
- 大学(44001)
- 期刊
- 济(139298)
- 经济(139298)
- 研究(96904)
- 中国(69731)
- 学报(57296)
- 农(52757)
- 科学(52310)
- 管理(48273)
- 教育(44058)
- 大学(42903)
- 财(40941)
- 学学(39905)
- 农业(37012)
- 技术(32240)
- 融(25007)
- 金融(25007)
- 业经(23610)
- 经济研究(21754)
- 图书(21045)
- 财经(20384)
- 业(19624)
- 资源(18036)
- 问题(17388)
- 经(17322)
- 科技(17253)
- 技术经济(16536)
- 理论(16336)
- 版(16179)
- 统计(15598)
- 实践(15141)
共检索到49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雅竹 段学军 杨清可 王磊 邹辉
采用Landsat TM/ETM遥感解译数据,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江苏省1985~2015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类型与模式,通过多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索江苏省和各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幅度空间上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特征,建设用地扩张速率时间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2010年是快速扩张期。(2)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呈空间自相关和明显的集聚分布。扩张密度分布呈现以江苏沿江地区为高值中心,沿海及苏北地区为低值连片区的空间分异现象。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3)江苏省已形成沿长江的城市发展轴带和空间集约的都市连绵区,呈现外延型的空间扩张模式。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均出现苏南>苏北的地理空间格局,可分为4种类型:协调稳定型、不协调稳定型、协调波动型、不协调波动型。(4)建设用地扩张主导时间驱动因子是产业结构转型、人口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投资增长,第二、三产业比重是扩张的核心时间驱动因素,工业化是驱动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动力。GDP和人口密度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空间驱动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丽萍 周寅康 薛俊菲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探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江苏城市用地呈总量上升趋势,城市用地扩展速率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城市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因素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差异则是其直接诱导因素。
关键词:
城市用地扩张 驱动机制 江苏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娜 仇方道 袁荷
采用SBM模型、ESDA与GWR等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析2002—2015年江苏碳排放效率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空间上呈南高北低格局;研究期内江苏碳排放效率的分布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形成以昆山、南京市区以及无锡市区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区和以泗阳—宿迁市区—沭阳为中心的冷点区并向外扩散的空间俱乐部;城镇化水平对江苏省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逐步增强,技术创新影响作用逐步凸显,能源消耗强度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影响程度呈增强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歆 和舒敏 黄婷婷 王韵
基于2006—2016年中原城市群5省3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利用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空间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阶段性、波动性明显,两阶段年均扩张速率分别为6.94%、5.04%;经历了从前期快速扩张到后期平稳扩张的过渡;空间上,经历了由"跳跃式离散扩张"到"阶梯圈层式扩张"的过程,城市用地增长呈现较弱离散现象,区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虹吸效应";城市用地基尼系数缓慢上升,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较均衡;城市扩张弹性系数显著上升,绝大部分城市的扩张弹性系数远超合理值,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外商投资是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槿 石元博 方志勇
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以2019—2022年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剖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特色田园乡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苏南地区分布密度最高、苏中地区分布密度最低,在城市尺度上呈现集聚、不均衡分布特征,但其不均衡程度逐年降低。(2)空间格局具有高密度集聚区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的演变特征,当前呈现“Z”形分布,主要集聚在苏南丘陵地区、沿江地区、里下河地区和徐宿毗邻地区。(3)从单因子作用看,农民可支配收入、通车里程、农村财政支出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高;从因子交互作用看,区位交通条件是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拓展乡村振兴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对及时优化政府政策、合理调整乡村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宏志 宋明洁 李仁东 喻光明
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以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数据库(基于1995、2000和2005TM影像)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技术,提取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指数对江汉平原1995~2005年10a来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的社会经济等信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总体上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呈现增大趋势,但各县市之间扩张差异显著;各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分布上呈现组团状特点;沿交通线扩张的特征较为突出,尤其是后一阶段增幅高于前一阶段,沿江扩张增幅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广海 刘友兆 陆效平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集约度 时空变异 驱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文琦 孙琪 王璐玮
以1996—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分解后的组内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高于组间差异,但组间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在逐渐增大。(2)粮食生产全局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部经历了由随机分布到集聚分布的过程,空间格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特征。(3)粮食生产重心在119.3827°E~119.5709°E,32.9790°N~33.2299°N之间变动,总体上向西北方向移动,粮食生产大体呈"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粮食生产驱动因素的非均衡联动局域性特征显著,化肥使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系数高值区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化肥使用量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向北部逐渐递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赵雲泰
从时点序列的总量投入与阶段性年均增量投入两个视角,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对不同产出情形下江苏通州的建设用地扩张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分析视角下、不同产出的平均效率均表现出提高态势,而仅考虑经济产出的效率提高幅度相对较大。②从不同视角的对比来看,年均增量投入视角下的效率相对较高,反映了年均增量利用过程中较高的要素利用程度、资源配置与规模收益水平。③从不同的效率类型来看,不同投入产出下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反映出技术进步的贡献比要素规模满足需求的程度高;而单纯考虑经济产出的技术效率更高,反映出技术进步过程中仅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忽视了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世杰 苏舒 梁亮 童小华
干旱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农业生产及地区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AVHRR和MODIS遥感数据集所计算的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VCI)为监测指标,研究江苏省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江苏省气象站台1982~2010年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这四个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旱化的影响,不仅能够定量地描述植被干旱的空间变化,还可以反映长期气候对其起到的正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近30年的年均VCI值呈上升趋势,区域整体旱情有所缓解;四个气候因子中,年均温度逐渐升高,年均降水量基本保持不变,年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则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德才 吴梅
根据江苏省历年经济统计数据及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灰色GM(1,1)预测和多项式组合预测,并对预测数据进行LMDI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2013~2020年江苏省碳排放量仍会持续增加;(2)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变动都会带动碳排放增长;(3)经济增长仍是未来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能源效率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未来碳排放增长趋势;(4)产业结构对未来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能源消费结构对未来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削弱,甚至消失。最后,指出未来江苏省的减排重点是降低第二产业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第三产业的碳排放等建议,为江苏省及其他类似省份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决策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荣 徐媛媛 李晓静
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支撑和信息三大视角系统研究了驱动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动因;利用2006-2013年的动态数据并基于结构方程测定了江苏各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及其梯度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已成为城市智慧型建设新的战略性支点;完善的支撑技术、发达的经济实力和高效的信息平台是发展城市物流业的"三驾马车"。验证了支撑系统、经济系统和信息系统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正向、依次减弱的影响力度;支撑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经济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系
关键词:
城市物流业 驱动因素 结构方程 江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冬梅 王增文
推动养老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5~2015年江苏省县域养老服务业时空演变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均衡,呈现"南高北低"的显著差异;(2)区域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M"字型演变趋势,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3)江苏省不同县域间养老服务业空间关联性显著为正,出现了发展水平相似县域相邻分布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集聚格局呈现稳态的南北差异;(4)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力量、产业结构、养老保障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对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胡颖 黄彪
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建立乡村绿色发展指数测算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方法,探讨2007—2017年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来,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内部差异大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2)研究期内,省域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维指数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但绿色生态指数呈现反向递增的空间格局;乡村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态势,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低值集聚区分布在苏北地区。(3)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等对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城镇化、工业化以及财政支农力度对乡村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乡村绿色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乡村绿色发展但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梦秋 陆玉麒 王毅 陈娱 黄群芳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所辖县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的行政区划格局、GDP、土地面积、常住人口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以面积表征区域空间规模并作为自变量建立三次函数模型,探讨了区域利润和空间规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的适度空间规模。同时,借助经济学中有关边际利润的概念,定义并求解出不同区域的边际扩张系数。研究表明:(1)苏南各区域虽然在适度规模上略低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其扩张度、利润峰值和边际扩张系数明显高于后两者,反映出江苏全省各区域在空间扩张价值上的南北失衡;(2)地级市所辖中心城区在扩张度、利润峰值和边际扩张系数方面显著高于县和县级市,表明高度集约化利用的城区在区域空间规模上强烈的扩张冲动与较高的扩张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