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2)
- 2023(12197)
- 2022(10541)
- 2021(9721)
- 2020(8214)
- 2019(18978)
- 2018(17947)
- 2017(32894)
- 2016(18474)
- 2015(20592)
- 2014(20529)
- 2013(20243)
- 2012(19114)
- 2011(17483)
- 2010(17556)
- 2009(16411)
- 2008(16561)
- 2007(14597)
- 2006(12544)
- 2005(11156)
- 学科
- 济(75537)
- 经济(75459)
- 管理(47786)
- 业(46441)
- 企(35960)
- 企业(35960)
- 方法(34842)
- 数学(30906)
- 数学方法(30579)
- 农(22023)
- 学(19925)
- 中国(19659)
- 财(18622)
- 贸(17184)
- 贸易(17180)
- 易(16689)
- 地方(16130)
- 业经(15858)
- 农业(14823)
- 制(12576)
- 环境(12114)
- 务(11306)
- 财务(11290)
- 财务管理(11258)
- 和(11122)
- 融(11068)
- 金融(11065)
- 银(10953)
- 银行(10876)
- 企业财务(10646)
- 机构
- 大学(274052)
- 学院(271974)
- 济(107776)
- 经济(105634)
- 研究(100943)
- 管理(97682)
- 理学(85108)
- 理学院(83910)
- 管理学(82173)
- 管理学院(81662)
- 中国(72816)
- 科学(68329)
- 农(61332)
- 京(58495)
- 所(54444)
- 研究所(50529)
- 业大(49685)
- 农业(49231)
- 财(46824)
- 中心(44911)
- 江(40667)
- 财经(37980)
- 范(37307)
- 师范(36773)
- 北京(36246)
- 院(36029)
- 经(34512)
- 经济学(32969)
- 农业大学(32431)
- 州(31931)
- 基金
- 项目(189921)
- 科学(146788)
- 基金(137266)
- 研究(127781)
- 家(125304)
- 国家(124293)
- 科学基金(102741)
- 社会(80023)
- 社会科(75764)
- 社会科学(75736)
- 省(74470)
- 基金项目(73579)
- 自然(70194)
- 自然科(68509)
- 自然科学(68477)
- 自然科学基金(67271)
- 划(64785)
- 教育(58586)
- 资助(55225)
- 编号(49749)
- 重点(44478)
- 发(41297)
- 部(41039)
- 成果(39470)
- 创(39179)
- 计划(39117)
- 科研(37816)
- 创新(36850)
- 课题(35127)
- 科技(34959)
- 期刊
- 济(113865)
- 经济(113865)
- 研究(74096)
- 学报(57502)
- 农(54523)
- 中国(50658)
- 科学(49004)
- 大学(40852)
- 学学(38931)
- 农业(36990)
- 财(35747)
- 管理(31645)
- 教育(25494)
- 融(21212)
- 金融(21212)
- 业(20419)
- 技术(20188)
- 经济研究(19078)
- 业经(18748)
- 财经(18325)
- 版(16233)
- 经(15752)
- 业大(15715)
- 问题(15463)
- 资源(14432)
- 贸(14241)
- 科技(13764)
- 农业大学(13087)
- 技术经济(12979)
- 国际(12780)
共检索到393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黄跃飞 刘海 王敏 钟滨
植被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景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对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用近30年来的Landsat NDVI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NDVI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NDVI整体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1988~2001年和2002~2017年两个时间段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空间上,NDVI明显降低的区域分布在主要景点及游客路线周围,NDVI增加的区域分布在高密度林地覆盖区。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于气候因素,由于研究区面积有限,热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降水和气温与NDVI相关性不显著,气候因素不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地形因素,高程和坡度较高的区域,分布着主要景点和游客集散区,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NDVI值较低;阳坡与阴坡相比,光照资源更为丰富,此外,阴坡多为景点和游客路线等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阳坡区域NDVI较高。对于旅游活动,研究期内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活动增强,景点、游客中心及游客路线周围建设用地和裸地的面积明显增加,NDVI呈下降趋势,旅游活动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世界级名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早材高于晚材,Cr、Cu、Ni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皆早材大于晚材,这表明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强弱与旅游淡旺季活动强弱对应良好;(2)相关分析表明年际尺度与年内尺度元素响应存在差异:树轮中Cu、Ni元素的年均含量与游客量以及人均旅游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代表旅游旺季的早材中的Cr、Cu、Ni、Pb元素含量与其呈强正相关,晚材中的元素含量基本不通过显著检验;(3)通过拟合本底趋势线,进一步发现景区的旅游活动与5种重金属年均含量皆以不同程度增加,以及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年份,旅游活动与树轮中部分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与本底值的偏差保持一致;(4)指示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变化的树轮重金属元素对区内旅游活动强度变化响应明显且记录同步,树轮元素分析方法值得在更大范围深入推广与验证。最后,对旅游与环境研究、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及树轮分析等实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王淑月 刘海
植被是山岳型风景区重要的生态景观要素,研究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山岳型风景区植被覆盖的研究多以单个山岳型风景区为主,对多景区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分析较为欠缺。以我国7个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4~2018年Landsat遥感数据计算NDVI,估算研究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并以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重心轨迹等方法,分析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大部分景区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的面积大于增长的面积,植被覆盖度沿旅游线路呈降低趋势的现象明显;在时间上,景区高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最大,大多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景区植被重心移动轨迹与气候区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位于同一气候区其移动轨迹相似,驱动因素较为一致;在旅游影响方面,逐年增长的客流量对植被覆盖呈复杂性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金沐晨
江郎山丹霞地貌申遗成功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新的挑战。以调研江郎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域建筑特征为基础,通过对景区近年来新建建筑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评价其与周边风景环境的适宜性,尝试从地域建筑文化中寻找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并探索此类风景名胜区内建筑设计与营造的审美目标。
关键词: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地域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范少贞 翁爱芳 周卫 兰思仁 廖凌云 修新田
文章以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运用地学信息图谱、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城市发展对城郊型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以期推动风景区生态用地保护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两者面积总占比均超过70%,其中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先增加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呈波动变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45%。(2)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以耕地与林地的相互转换以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主。两个时序单元中,2010-2015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图谱单元类型与面积更为显著。(3)风景名胜区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耕地,占比分别为39.662%、50.479%;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涨势图谱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占33.167%,落势图谱中耕地萎缩面积最大,占55.575%。(4)人口增加及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富裕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导致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对耕地面积的消极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609),城镇人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建设用地面积的积极影响最大(影响系数均为0.683)。文章创新性地揭示了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外围保护地带优化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对于完善城郊型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推进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硕 曾克峰 童洁 刘超
以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2012年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客流量与网络关注度的变化特征,采用OSL方法构建相关模型。研究表明:①各景区黄金周内的游客量变化特征相似,均呈现倒"U"形特征;②各景区黄金周前期游客网络关注点差异较大,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景区游客分别主要关注天气情况、旅游信息、门票价格;③各景区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客流量的网络弹性系数分别为1.8%、4.6%和2.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琳 陈耀华 王利伟 冯长春
以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采用历史文献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了风景名胜区空进演进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优化空间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经历了低水平均衡、单一中心、点轴结构和单一中心主导下的网络化结构等日益复杂化的空间演进过程;2风景名胜区每个空间演进阶段的动力机制差异性较大,分别经历了农耕经济式的自发动力、移民植入式的外部动力、国家战略式的外部动力和市场需求式的综合动力机制;3提出从开展风景名胜区主体功能区划、坚持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优化配置风景名胜区利益补偿与分配格局、厘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权责范围等四个方面优化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的对策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明坤 周湛曦 袁佳利 范俊芳
运用GIS技术对湄江风景名胜区塞海湖区域水位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对水位升降前后湄江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变化和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常水位(330 m)下,风景区景源数量更多,景观类型更为丰富,共有25个景观单元,3中类、10小类景观单元类型;当水位上升到346 m时,25个景观单元中有23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11个景观单元被完全淹没,12个景观单元在景源规模、环境水平、景源价值及利用水平等方面受到影响,景区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多样性、系统性、自然性都受到严重破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胡海清 陈炳荣 王国礼
In order to preserve Wuyi Mountain effectively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y and landscape structure,the Wuyishan Scenery District,which was disturbed stronger than the other 3 parts of Wuyi Mountain,was chosen for the study,and its spatial pattern was studied by landscape indi...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 空间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