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0)
2023(11072)
2022(10105)
2021(9849)
2020(8051)
2019(19147)
2018(19107)
2017(35229)
2016(19617)
2015(22470)
2014(22909)
2013(22375)
2012(20485)
2011(18317)
2010(18167)
2009(16409)
2008(15933)
2007(13581)
2006(11710)
2005(10354)
作者
(55445)
(45630)
(45286)
(43340)
(29132)
(22006)
(20879)
(18021)
(17419)
(16509)
(15863)
(15255)
(14479)
(14368)
(14067)
(14001)
(13872)
(13592)
(13037)
(12991)
(11339)
(11188)
(10941)
(10476)
(10407)
(10209)
(10195)
(10097)
(9226)
(9061)
学科
(71178)
经济(71097)
管理(54385)
(50993)
(43202)
企业(43202)
方法(32772)
数学(27780)
数学方法(27432)
中国(19893)
(19389)
(18752)
(17638)
业经(16297)
地方(15562)
理论(14321)
(13423)
贸易(13414)
(13008)
农业(12858)
(12850)
(12753)
教育(12224)
(12196)
财务(12130)
财务管理(12094)
技术(11485)
企业财务(11400)
环境(11247)
(10771)
机构
学院(265518)
大学(265399)
管理(105097)
(97767)
经济(95302)
理学(90624)
理学院(89532)
管理学(87893)
研究(87467)
管理学院(87414)
中国(65498)
(57293)
科学(56310)
(45463)
(44215)
(41510)
中心(40581)
研究所(40114)
业大(39739)
(39362)
(37265)
师范(36910)
北京(36520)
财经(35998)
(32754)
(32667)
农业(32318)
(32241)
技术(30765)
师范大学(29652)
基金
项目(181449)
科学(140514)
研究(135551)
基金(128074)
(110930)
国家(109940)
科学基金(93852)
社会(80792)
社会科(76188)
社会科学(76168)
(72255)
基金项目(68788)
教育(62899)
自然(61781)
(60607)
自然科(60260)
自然科学(60245)
自然科学基金(59122)
编号(58153)
资助(52763)
成果(47552)
重点(40552)
课题(40112)
(39004)
(38444)
(37658)
项目编号(35847)
创新(34973)
科研(34762)
大学(34436)
期刊
(110014)
经济(110014)
研究(79719)
中国(53578)
学报(42786)
科学(38707)
管理(38264)
教育(37622)
(37355)
(35319)
大学(31964)
学学(29486)
农业(26379)
技术(24918)
(21311)
金融(21311)
图书(18618)
业经(18608)
经济研究(16869)
财经(16450)
理论(14807)
实践(13965)
(13965)
(13894)
(13727)
问题(13683)
科技(13239)
书馆(12537)
图书馆(12537)
(12435)
共检索到395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罗华玲  
一、关于大德育的发展性理解(一)"大""小"德育之争学术界关于德育的内涵历来有"大""小"德育之争,但较之众家之言,仍有共识可寻,即均认同小德育是狭义德育,专称道德教育,涉及私德、公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大德育是广义德育,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这诸多方面,其目标、要求、内容、方法不尽相同,但均为社会个体的发展所需要,更为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继长  
学校整体大德育工作格局初探●任继长中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感到,象我们杭州二中这样的省级重点中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视德育,加强德育就更为重要。近几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大陆地区培智教育的恢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80年至2009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四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地区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存在两个问题:(1)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不均衡问题;(2)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问题。最后提出两点建议:(1)把握认知研究新进展,加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时代性;(2)多学科合作,多种方法运用,提高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贤超  
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孝四  
构建高职院校校内全员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家校共同育人大德育格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大德育格局要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的素质为目标,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制度、其他课程、合作企业、家庭、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灵昌  刘培进  贾常响  
高校德育应树立“大德育”工作理念。高校德育工作不是一般的教学环节,是具有决定高教性质的首要教育,具首位性;高校的德育非道德的或政治的单一教育,其内容具综合性;高校德育目标是一个体系,具层次性;德育非单一的课程教育和简单的灌输,是系统工程和多种方法的复合,要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德育目标,保障德育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舒也  
对“大德育体系”的研究,旨在廓清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德育”的简单化、片面性理解,以一种现代的德育理念来完整地把握“德育”概念。作者认为“大德育体系”中的“德育”超越了以观念养成、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观念,它涵盖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内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牟宇峰  孙伟  袁丰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莹  束炯  
为研究上海人为热,根据统计年鉴资料,估算了1978~2008年工业、民用和机动车人为热的排放量及其总和,并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鉴于人为热对温度的影响,根据上海地区11个区县气象观测站近30a的年平均气温资料,研究城郊气温及其差值与人为热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30a来,上海工业、民用和机动车人为热排放量及其总和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前上海人为热缓慢增长;而2000年后(含2000年)则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工业是上海人为热的主要来源,但自1978年以来,工业人为热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起,机动车人为热比重超过民用人为热。(3)上海工业人为热排放主要分布在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杰安  王小慧  吴尧  贾浩  尹小刚  史磊刚  褚庆全  陈阜  
【目的】谷子营养丰富、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谷子种植对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以期为优化谷子布局和促进谷子生产发展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5—2015年谷子各省、县域生产统计数据,采用产量贡献率、重心迁移、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年间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由3.318×10~6hm~2减少至7.88×10~5hm~2后回升至8.39×10~5hm~2,单产由1 801.2 kg·hm~(-2)提高至2 342.9 kg·hm~(-2),总产量变化中面积贡献率为80.3%,单产贡献率为18.4%,且单产贡献率逐渐增加。全国谷子生产重心年际间变化较小,优势产区稳定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和北部中低高原区东南部,具体集中在内蒙东部、东北三省与内蒙接壤的县域、河北大部、河南西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宁夏中部。30年间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地区与西北部分县域单产增加但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使该区域表现为单产优势与面积劣势,2000年后北部中低高原区的吉林通榆、内蒙敖汉旗与山西部分县域的播种面积回升。播种面积较大而单产劣势的县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和山西中北部部分县域。【结论】30年来全国谷子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黄淮海地区被夏玉米替代的夏谷较难恢复,东北地区中西部、北方农牧交错区及太行山沿线区谷子生产具有恢复潜力。谷子育种、栽培技术与生产加工机械的进步,对谷子生产提质增效与实现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朱婉晴  杨庆媛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30年中国合村并居研究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和热点,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为合村并居研究及政策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合村并居研究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关注合村并居的动因、方式及其积极影响,旨在总结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揭示乡村及城市化的发展规律;第二阶段的研究探讨合村并居的驱动力、模式及出现的问题,旨在吸取经验,矫正异化,引导合村并居因地制宜的发展。两个阶段的共同关注点集中在合村并居的动因与模式、合村并居的效应、合村并居的意愿及补偿等方面。研究结论:未来合村并居的研究应更加关注乡村振兴中合村并居路径选择、乡村建设行动中合村并居利益分配机制、宅基地三权分置中合村并居确权、合村并居中弱势群体关怀、合村并居后的社区文化融合等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大才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大来源:中国传统调查研究方法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学者主要运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90年代不少学者开始借鉴成熟的西方田野调查方法,以理论为导向;21世纪初期两种方法论开始融合、整合。这些融合与整合,推进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综合发展,提升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的水平,但是,这些融合与整合并不十分理想,要融合与整合两大方法还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云雁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可视化的手法展示近3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聚焦热点变化与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廷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司治理研究到目前已经迅速成为多个领域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大批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献的涌现正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本文对近30年来的公司治理研究从研究脉络、研究主题、研究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以期对国内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飞  檀传宝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的复苏期、理论基础的建构期、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期,以及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期四个主要阶段。今后,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的趋势将继续发展,主体间性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德育美学观、公民德育理论、后现代德育理论、生命德育理论、体验式德育理论、德育专业化理论等将继续深化发展,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将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文化与德育的研究将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寻求国家间的对话与理解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德育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