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0)
- 2023(12159)
- 2022(10672)
- 2021(10379)
- 2020(8217)
- 2019(19347)
- 2018(18750)
- 2017(35401)
- 2016(19468)
- 2015(21974)
- 2014(21806)
- 2013(21304)
- 2012(19340)
- 2011(17294)
- 2010(17022)
- 2009(15582)
- 2008(15200)
- 2007(12748)
- 2006(11103)
- 2005(9728)
- 学科
- 济(73405)
- 经济(73323)
- 管理(59131)
- 业(56205)
- 企(48923)
- 企业(48923)
- 方法(34729)
- 数学(29761)
- 数学方法(29437)
- 财(22057)
- 农(20145)
- 中国(19885)
- 业经(17629)
- 务(15780)
- 财务(15721)
- 财务管理(15692)
- 学(15683)
- 企业财务(15032)
- 地方(14978)
- 制(13738)
- 农业(13334)
- 贸(12724)
- 贸易(12716)
- 理论(12714)
- 和(12650)
- 易(12346)
- 环境(11796)
- 技术(11768)
- 划(11021)
- 教育(10780)
- 机构
- 大学(265859)
- 学院(264609)
- 管理(109529)
- 济(101436)
- 经济(99203)
- 理学(95677)
- 理学院(94661)
- 管理学(93146)
- 管理学院(92675)
- 研究(86872)
- 中国(64298)
- 京(56388)
- 科学(53652)
- 财(47138)
- 所(42408)
- 中心(39468)
- 农(38856)
- 研究所(38678)
- 业大(38571)
- 财经(38031)
- 江(36226)
- 北京(35650)
- 范(35456)
- 师范(35179)
- 经(34726)
- 院(32218)
- 州(30387)
- 农业(30154)
- 经济学(28771)
- 师范大学(28620)
- 基金
- 项目(186825)
- 科学(147112)
- 研究(139457)
- 基金(135174)
- 家(116985)
- 国家(115960)
- 科学基金(100195)
- 社会(86756)
- 社会科(82036)
- 社会科学(82015)
- 基金项目(72537)
- 省(72436)
- 自然(64992)
- 教育(63894)
- 自然科(63423)
- 自然科学(63411)
- 自然科学基金(62257)
- 划(61250)
- 编号(58149)
- 资助(54358)
- 成果(47228)
- 重点(41606)
- 部(41100)
- 课题(39322)
- 发(39311)
- 创(39157)
- 项目编号(36559)
- 创新(36358)
- 科研(35540)
- 教育部(35531)
- 期刊
- 济(109866)
- 经济(109866)
- 研究(78141)
- 中国(48377)
- 学报(41269)
- 管理(39641)
- 科学(38292)
- 财(36493)
- 农(35815)
- 教育(31995)
- 大学(31556)
- 学学(29467)
- 农业(25552)
- 技术(22487)
- 融(20933)
- 金融(20933)
- 业经(18377)
- 财经(17837)
- 经济研究(17367)
- 图书(15155)
- 经(14970)
- 理论(14343)
- 问题(13736)
- 实践(13378)
- 践(13378)
- 科技(13122)
- 业(12702)
- 版(12442)
- 技术经济(12125)
- 现代(12094)
共检索到382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廷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司治理研究到目前已经迅速成为多个领域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大批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献的涌现正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本文对近30年来的公司治理研究从研究脉络、研究主题、研究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以期对国内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治理评价 治理质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桂华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语文教材文化的整体建构,二是借鉴西方文化研究范式考察教材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过,两条研究路径的出发点、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且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语文教材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依据"新文化观"对中国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重估。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文化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翃
随着《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实施,给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在基层会计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思路,搞好内部规范。在认真执行会计管理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我局上下努力,精心组织,着手解决基层会计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炳烛 范继业
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双高”建设,高职院校项目制治理模式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专业群项目制治理作为高职院校项目制治理的核心子项目,具有项目制治理特征和体系化价值。但是,目前专业群项目制治理还存在逻辑、效用和评价等三重限度,即逻辑层面存在事本逻辑、择优逻辑和管控逻辑等限度,效用层面存在资源依赖、运作经费和项目时限等限度,评价层面存在目标导向异化、第三方评价缺位和过度重视评价结果等限度。据此,高职院校专业群项目制治理的突破路径为:逻辑规避方面,应强化专业群项目的系统性治理、完善中标机制和优化政策执行体系;效用突破方面,应强化项目目标管理、完善经费管理机制和把握长效发展规律;评价优化方面,应完善专业群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型数字化全过程评价系统和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
关键词:
项目制治理 高职院校 专业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光辉 王若琳
解决边疆经济矛盾、突破边疆经济约束、探寻边疆经济新型发展之路,不仅是建设边疆地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内在需要,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增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韧性的必然选择。基于边疆经济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形势,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创新驱动与边疆创新动能培育、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要素集聚促进经济集聚、沿边高水平开放与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突破外部冲击、动能切换、结构失衡和体制机制局囿四重约束,促进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推进边疆地区全面协同创新,提升边疆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边疆地区同其他地区的深度融合,强化区域经济联动式发展;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加快推进边疆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态,形成边疆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边疆地区政策体系,全面保障边疆地区的开放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姚冠新 沈晓梅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大学生需要科学的人生信仰。当前,大学生并非没有追求,而是人文精神缺失破坏信仰培育的根基,价值取向功利导致信仰功能的削弱,价值观念多元造成主流信仰影响弱化,社会发展问题诱发信仰危机的产生。因此,要加强认知教育,培养信仰选择能力;启发自我教育,激发人生内在动力;开展实践教育,实现信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巨臣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水利 易正广 李韬奋
发展中国家的模块供应商通常会出现所谓的价值链"低端锁定"现象,直接影响相关企业在全球分工协作网络中的收益,也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基于模块分割的最优数量决定理论,本文认为发达国家较高的技术潜力导致了系统集成商所需的较为精细化的模块系统,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低技术潜力的模块供应商意味着模块的过度分割,导致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技术势能的技术集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模块再集成的运作机理,考察模块化系统中模块规模与边界的变化。从专业化分工视角讨论"低端锁定"成因并提出相关企业的突破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通过再集成破解"低端锁定"的陷阱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文平 吴来凤
系统分析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时序路径,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全面防范和化解“卡脖子”潜在风险的关键。基于1995—2021年243个国家(地区)出口产品数据构建产品空间网络模型,识别全球核心产品及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基于产品能力和网络核心性构建优先度指数,挖掘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路径。研究表明,在2021年核心度前10%的124种全球核心产品中,共有54种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其突破路径为:充分利用机械与电力设备、基本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领域已有的产品能力基础,优先突破光学显影和金属工艺等领域的基础关键产品,再进一步突破机械与电力设备、光学与医疗等精密仪器、塑料与橡胶制品业等领域高端关键产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由政府外部控制的治理、改制中内部人控制的治理、寻求内外主体利益平衡的治理三个阶段。而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则经历了家族创业者治理、家族治理的混沌与分化期、谋求永续发展的关键资源提供者治理三个阶段。中国企业由内部权力结构与外部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的企业治理模式呈现出路径依赖与自适应的特征,并谋求治理转型过程中职能定位、资源能力与治理环境的匹配。
关键词:
企业治理 转型 演进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晓刚
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产业绿色化发展支撑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化,数据要素驱动产业绿色化,在充分认识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前提下,在深入掌握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基本规律和互动逻辑基础上,要围绕绿色能源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科技服务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和优化产业生态,坚持以下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加快低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产业绿色化技术赋能;夯实“绿能”产业基础,带动供应链提质增效;推动重点领域零碳标准制定,建立健全零碳标准体系;构建全球绿色技术知识产权共同体,促进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互联互通;构建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国际合作网络,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推进绿色化数字化产业项目国际合作落地;打好贸易投资组合拳,构建全球绿色化数字化产业链体系;提高绿色化数字化融合服务水平,增强创新创业主体积极性;提高绿色化数字化融合金融服务能力,增强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动力;提升绿色化数字化融合财税支撑能力,增强绿色化数字化融合推力;发挥平台推介服务优势,激发绿色化数字化融合潜力;发挥技术动态跟踪优势,强化绿色化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保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易娟
与我国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不同,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层的构成要素及模型演化趋势,同时详尽研究了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突破路径。
关键词:
平台演进 跨境电子商务 突破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茜 陈强强 赵荣芳 崔秀娟 杜月红
以2009—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九省份的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空间的方法可视化分析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现状、产业空间的演化路径和产业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实证检验技术关联对区域工业产业升级路径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资源密集型产业始终处于保持比较优势状态,技术密集型产业尽管得到不断优化但大多仍处于升级未成功阶段,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增强。(2)2009—2013年,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影响较小,产业升级体现出路径突破的演化过程;2014—2020年,产业升级受技术关联影响增强,更多体现出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3)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新产业升级与发展方面,而在帮助现有产业保持优势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西部地区应着力培育、发展与现有优势产业技术关联较强的新兴产业,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宏 徐磊
公司治理在家族企业研究中一直是个难点,主要困难来自家族企业契约性质的复杂性。在涉及家族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中,公司治理主要针对纯经济性企业契约的治理理论存在的适用性问题。治理对象和范围的拓展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家族影响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并对家族本身在企业内形成的契约关系进行治理。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 家族治理 关系契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彦彦 吴福象
基于对关键技术及其创新内涵的阐释,解析关键技术创新的国别表象及中国事实,在此基础上,基于TRIZ理论系统化研究中国关键技术突破路径。研究发现:关键技术呈非线性指数式迭代,能够维护国家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安全,其创新活动具有基础研究强依赖性、突破机制高系统性、创新过程高风险性及技术地位强垄断性;对标其他主要国家关键技术创新活动,中国高创新数量与低创新质量并存,且存在行业及企业类别分异。最后从TRIZ的核心原理、工具和方法得到启示:多元主体联合部署跨学科融合体系、打造层次化迭代攻关大格局、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中国突破关键技术的重要路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