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4)
- 2023(10752)
- 2022(9809)
- 2021(9496)
- 2020(7841)
- 2019(18611)
- 2018(18361)
- 2017(34680)
- 2016(19261)
- 2015(21575)
- 2014(21518)
- 2013(21359)
- 2012(19708)
- 2011(17730)
- 2010(17491)
- 2009(15879)
- 2008(15419)
- 2007(12985)
- 2006(11133)
- 2005(9912)
- 学科
- 济(74106)
- 经济(74038)
- 管理(50847)
- 业(48673)
- 企(40330)
- 企业(40330)
- 方法(34920)
- 数学(30420)
- 数学方法(30094)
- 农(19893)
- 中国(19768)
- 贸(18102)
- 贸易(18096)
- 学(18057)
- 财(17933)
- 易(17682)
- 地方(16720)
- 业经(15926)
- 农业(12969)
- 制(12857)
- 和(12150)
- 理论(11873)
- 环境(11571)
- 务(11342)
- 财务(11284)
- 财务管理(11263)
- 技术(11136)
- 出(11109)
- 企业财务(10659)
- 银(10232)
- 机构
- 大学(265864)
- 学院(264010)
- 管理(105286)
- 济(102934)
- 经济(100650)
- 研究(92546)
- 理学(91752)
- 理学院(90670)
- 管理学(89059)
- 管理学院(88606)
- 中国(67046)
- 科学(60272)
- 京(57311)
- 所(47651)
- 农(45525)
- 财(44656)
- 研究所(44045)
- 业大(41882)
- 中心(41414)
- 江(36827)
- 北京(36394)
- 财经(36141)
- 范(36087)
- 农业(35926)
- 师范(35681)
- 院(34052)
- 经(32969)
- 州(30635)
- 经济学(30024)
- 师范大学(29048)
- 基金
- 项目(188604)
- 科学(147102)
- 研究(136050)
- 基金(135657)
- 家(119491)
- 国家(118506)
- 科学基金(100702)
- 社会(83030)
- 社会科(78578)
- 社会科学(78556)
- 省(73931)
- 基金项目(72962)
- 自然(67366)
- 自然科(65759)
- 自然科学(65744)
- 自然科学基金(64549)
- 划(62904)
- 教育(61614)
- 资助(56215)
- 编号(55431)
- 成果(44490)
- 重点(42838)
- 部(41234)
- 发(40661)
- 创(38939)
- 课题(38433)
- 科研(36593)
- 创新(36379)
- 计划(35220)
- 大学(34717)
- 期刊
- 济(109552)
- 经济(109552)
- 研究(77552)
- 中国(47960)
- 学报(46025)
- 科学(41370)
- 农(40283)
- 管理(37188)
- 大学(33575)
- 财(32019)
- 学学(31422)
- 教育(29474)
- 农业(28758)
- 技术(22208)
- 融(19612)
- 金融(19612)
- 业经(17850)
- 经济研究(17704)
- 财经(16695)
- 图书(15720)
- 业(15080)
- 问题(14520)
- 经(14149)
- 理论(13973)
- 科技(13518)
- 资源(13011)
- 实践(12996)
- 践(12996)
- 贸(12529)
- 技术经济(12414)
共检索到38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傲琳 钟正浩 于松 眭晓超 姚晓 邹立 王涛 边昌伟 江文胜
追踪和把握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分布和历史变化,不仅是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域生源要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内容,而且对区域富营养化和环境质量监管、污染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延续该海域的营养盐及相关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整理近20年的历史资料,分析黄河口营养盐组成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揭示黄河口营养盐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和硅酸盐浓度总体由黄河口分别向北和向东南逐渐降低,但其组成和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河口口门外出现异常高值;硝酸氮是DIN的主要组分,各组分相对贡献变化较大,都出现超过80%贡献率的状况;氮磷比(N/P)较高,最低为43.7。近20年黄河口海域DIN变化大致分为3段,2006年前逐渐增加到最高浓度(60μmol/L),到2009年逐渐降至30μmol/L,之后到2023年在浓度小于30μmol/L的范围内波动;DIP浓度在2005年和2013年出现峰值,2006—2008年浓度较高,其他年度浓度较低。除2000年,黄河口N/P不低于25,2010年以来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组成能显著表征黄河口水质特征。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组成和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以及高N/P,使得黄河口水环境质量情势严峻。
关键词:
黄河口 营养盐 组成和结构 历史变化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蒋红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宋云利
通过对1982、1992、1998年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近20年来渤海的营养盐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活性磷酸盐含量与80年代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硅酸盐含量处于波动状态,80年代硅酸盐含量处于较高水平,90年代初处于较低水平,到90年代末又有所回升。无机氮含量基本呈逐渐升高趋势。渤海的营养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N/P比值升高,Si/N比值下降。渤海水域氮限制的状况正在逐步向磷限制方向演化,若按此趋势演化,必将造成磷和硅限制。近年来黄河断流减少了主要由风化过程产生的硅的入海量,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总量并未改变,是造成上述变化趋势的主导因子。但对于一些近岸...
关键词:
营养盐 变化趋势 渤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王俊 牛明香 左涛 常雯 陈瑞盛
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鮻(Liza 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鮻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鮻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鮻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鮻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鮻的生长速率为0.31 a~(-1),总死亡系数为1.42 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鮻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黄河口 定置网 鮻 渔业生物学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亚秋 陈红艳 王瑞燕 常春艳 陈哲
【目的】定量、准确地监测盐渍土,对其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旨在明确黄河口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特征光谱,建立适用于该区域的土壤盐渍化定量分析模型,提高其定量分析的精度和稳定性。【方法】首先以山东省垦利县为研究区,于2014年10月5—9日野外采集代表性土样96个,对土样风干后,采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室内分析盐分及其主要离子(Cl~-、Na~+、Ca~(2+))含量,并采用美国aSD FielDSpeC 3光谱仪测定土样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对光谱反射率进行去噪、一阶导数变换等预处理;然后基于盐分及其主要离子不同含量的样本光谱分析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光谱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样本的土壤...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明宝
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社会经济与科学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必然。本文以黄河口为例,探讨了黄河泥沙堆积过程的环境演替、河口泥沙资源转化构成的环境模式、泥沙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产生环境因子的更替、泥沙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化组合的最佳模式之建立过程等问题。仅供制订黄河口开发与治理战略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慧 徐宾铎 张崇良 薛莹 任一平 纪毓鹏
根据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2月、5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本次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3种,其中原生动物、毛颚动物、尾索动物和栉水母各1种,刺胞动物8种,浮游甲壳类18种,浮游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共13种(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115.64 ind/m3,不计夜光虫的平均丰度为95.93 ind/m3,其中浮游甲壳类占71.43%。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保良 董秀强 纪毓鹏 薛莹 张崇良 徐宾铎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谱系结构的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根据2013年6月、7月、8月、10月和2014年2月、4月和5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开展的7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基于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分别以各月份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群落、全年和不同月份在各个站位上出现的鱼类为目标群落,应用净亲缘关系指数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谱系结构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谱系结构在2月、4月呈现发散状态,竞争排斥可能是影响鱼类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在其他月份均为谱系聚集状态,生境过滤可能是鱼类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在站位尺度上,从全年来看,入海口处的站位点鱼类群落呈现为谱系发散,竞争排斥起着主导作用,而其他站位鱼类群落谱系结构表现为谱系聚集,生境过滤为主要驱动因素;在各月份中,站位间鱼类净亲缘关系指数变化较小,除2月和4月外,各月份中多数站位上鱼类群落表现为谱系聚集,生境过滤起着主导作用。不同时空尺度下,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和谱系结构;在较大时空尺度下,生境过滤对鱼类群落谱系结构起主导作用,而在较小时空尺度下竞争排斥则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雪 徐宾铎 杨晓改 任一平
根据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8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浮游植物与环境调查数据,研究该水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黄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黄河调水调沙事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8种,隶属于4门40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30属66种,占总种数的74.2%;甲藻门次之,共6属16种,占总种数的18.2%;绿藻门共3属5种,占总种数的5.7%;金藻门仅1属1种。调水调沙前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和细弱圆筛藻,调水调沙后的优势种为梭状角藻和旋链角毛藻。浮游植物群落物...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黄河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亮 吕振波 李凡 张岚 于文宋
为了解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变化,根据2012年调水调沙前、中、后3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9种,隶属8目23科37属。鱼类栖息水层类型组成变化较大,前调查优势类群以底层鱼类为主,中调查和后调查以中上层鱼类为主,而适温类型组成则较稳定。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明显,前调查平均生物量(6.4±1.9)kg/h,各站位分布较均匀;中调查平均生物量(62.1±29.1)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后调查平均生物量(48.2±17.2)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河口及东南调查海域。3次调查丰富度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宁 杨艳艳 魏振华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黄河口调水调沙是以人工调控的方式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增加河床和水库主槽行洪能力的过程。根据2011―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7月)在黄河口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相对优势度指数、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夏季渔业资源密度、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年际变化,并探讨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渔业资源生物92种,其中鱼类52种;黄河口主要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mrichthys stigmatias)、枪乌贼(Loligo spp.)和葛氏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殿魁
黄河口治理是黄河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黄河口治理观点有河口提动论、河口相对稳定论、固住河口论。本文分析了固住河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三约束”理论 ,认为黄河口治理关键是固住河口。
关键词:
黄河 河口治理 工程 理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芮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陈文蕾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历史资料,依照黄河口水域鱼类区域组成特征,从鱼类种类组成、繁殖共位体、鱼类耐受性和营养结构等方面提出了12个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代数据之间的差距分3个层次赋值打分,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表现为"极好"水平;90年代处于"差"水平;2013年处于"极差"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敏 徐宾铎 麻秋云 张崇良 任一平 万荣 纪毓鹏
斑(Konosirus punctatus)作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近年来的优势种,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研究其资源丰度的变动对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该海域夏、秋季斑资源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斑资源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斑资源丰度秋季较高,夏季较低;其主要分布在黄河入海口以北的近岸海域。GAM分析表明,月份、水深、海水表层盐度
关键词:
斑 黄河口 GAM模型 资源丰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信志红 王宁 李峰 李刚
[目的]对黄河口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分析,为科学规划黄河口地区生态布局和进一步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3S技术对近20年来5景覆盖黄河口地区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在科学制定分类标准基础上,结合目视解译和监督分类法提取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近20年来,黄河口地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区域及面积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黄河口地区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和北部区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剑 孙嘉怡 张新雨
以黄河口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为切入点,借助GIS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与湿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和国家政策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最为深刻,反映在相关产业对湿地的利用上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湿地的利用占据绝对优势,但结构处于不断优化之中;预计“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沼泽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显著,生态经济效益得以彰显。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单一湿地类型的支配地位明显,产业集聚迎来机遇,而绿色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建议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绿色产业、强化文化引领、打造国家文化公园等方面促进黄河口湿地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