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8)
- 2023(7337)
- 2022(6685)
- 2021(6297)
- 2020(5475)
- 2019(13235)
- 2018(12635)
- 2017(23539)
- 2016(13291)
- 2015(15380)
- 2014(15620)
- 2013(15812)
- 2012(15365)
- 2011(13952)
- 2010(14076)
- 2009(13315)
- 2008(13433)
- 2007(11876)
- 2006(10244)
- 2005(9206)
- 学科
- 济(61360)
- 经济(61319)
- 业(33174)
- 管理(31791)
- 方法(27996)
- 数学(25159)
- 数学方法(24968)
- 企(23547)
- 企业(23547)
- 农(19377)
- 地方(16892)
- 中国(15315)
- 学(13880)
- 财(13175)
- 农业(13075)
- 贸(12057)
- 贸易(12054)
- 业经(11764)
- 易(11641)
- 制(9760)
- 环境(9357)
- 和(8821)
- 地方经济(8451)
- 融(8316)
- 金融(8313)
- 银(7873)
- 银行(7834)
- 行(7464)
- 务(7238)
- 财务(7222)
- 机构
- 大学(195689)
- 学院(195306)
- 济(82774)
- 经济(81053)
- 研究(75715)
- 管理(71168)
- 理学(60894)
- 理学院(60030)
- 管理学(58917)
- 管理学院(58548)
- 中国(55495)
- 科学(49106)
- 农(44563)
- 京(42713)
- 所(41385)
- 研究所(37971)
- 农业(35733)
- 财(35357)
- 江(35034)
- 业大(34744)
- 中心(34516)
- 财经(27755)
- 范(27255)
- 师范(26972)
- 院(26351)
- 省(26115)
- 北京(26042)
- 经济学(25262)
- 经(25051)
- 州(24441)
- 基金
- 项目(131499)
- 科学(101832)
- 基金(93875)
- 研究(91766)
- 家(84003)
- 国家(83340)
- 科学基金(69075)
- 社会(56911)
- 省(54705)
- 社会科(53791)
- 社会科学(53771)
- 基金项目(50402)
- 自然(45994)
- 划(44923)
- 自然科(44798)
- 自然科学(44784)
- 自然科学基金(43988)
- 教育(41552)
- 资助(38561)
- 编号(36959)
- 重点(31065)
- 发(30148)
- 成果(29766)
- 部(29110)
- 创(26566)
- 课题(26332)
- 计划(26255)
- 科研(25708)
- 创新(25096)
- 教育部(23667)
共检索到29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本文运用近20 a来江西省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产量等多源数据,结合GIS技术,探讨了1990-2011年江西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水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缺乏效率比较优势,三个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2)江西省市域水稻平均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总体差距均在缩小,其中水稻规模比较优势表现为"北进东移"态势,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3)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呈"W"型变化,总体趋势为增加,从空间变化来看,种植面积缩减主要在景德镇和九江,面积减少占变化量的18.18%,上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锋敏 章毅之 唐传师 张超美 张传江
利用江西省1960~2011年汛期83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统计各站近52a逐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进而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极端降水量阈值的地域分布呈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递增的特征。江西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是主体一致性,同时存在北部与中南部反位相变化的差异。江西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可分为具有不同空间特征的5个主要区域。滑动t检验表明,Ⅰ区代表站玉山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76年后和1986年后分别发生了由偏多转为偏少和由偏少转为偏多的突变;Ⅱ区代表站永丰在1974年后和1984年后分别发生了由偏少转为...
关键词:
汛期 极端降水事件 阈值 频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国 陈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特殊商品,而土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和物质载体,粮食生产的发展与耕地密切相关。以粮食产量计算模型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耕地利用效用对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从时间维度来看,1992-2011年间,江西省粮食总产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持续上升的变化。在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因子中,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最大的是强度效应,其次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广度效应对粮食生产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泉 黄国勤
[目的]水稻生产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江西省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稻种植区,其水稻生产具有起源早、历史久,产量高、贡献大,条件优、潜力大等优势特征。[方法]文章以江西省为例,以点带面,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从水稻种植、效益、品牌、资源、水利、施肥、病虫害、机械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江西省水稻生产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并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提出要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结果]大力推广作物轮作,建立稻田绿色种植制度;控制稻田土壤酸化,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快绿色抗性品种培育,提高品种国际竞争力;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进绿色品牌建设;加快"一控两减"步伐,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绿色低碳化,控制机械化成本。[结论]要努力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水稻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珊 王怀清 黄彩婷
利用1961—2011年江西省8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资料,双季稻产量资料和全球气候模式ECHAM5/MPIOM在SRES A1B排放情景下2015—210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季稻生长期光、温和水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21世纪以来,生育期≥10℃积温以正距平为主,晚稻生长期日照时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2)分析极端气候事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发现,随着气候变暖,高温逼熟的次数呈明显上升状态,寒露风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小;3)建立了气候产量预测模式,并利用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模拟2015—2100年的气候产量,发现2060年以...
关键词:
双季稻 气候变化 产量 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丹 李迎春
【目的】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对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54年的气象数据、晚稻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线性趋势分析法、Manner-Kendall检验法等分析了江西省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双季晚稻的增产潜力。【结果】1961-2014年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东部高、西部低,光温生产潜力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气候生产潜力呈北部低、南部高特征。近
关键词:
晚稻 气候生产力 增产潜力 气候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贺海芳 郑侃 倪绍敏 冷浩然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江西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对近20年来江西古村落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将目前研究内容分为基于古村落个体研究的一般性结论、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古村落保护策略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江西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江西 古村落 研究综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太辉 陈晓安 杨洁
基于江西省5个气象站(赣县、吉安、南城、南昌、景德镇)近50 a(1961~2010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等逐月平均资料,计算江西省干旱侦测指数(Reconnaissance dRought index,Rdi),分析旱情、涝情变化趋势。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0年江西省年及四个季节的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与Rdist值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日照时数则与Rdist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对江西省旱、涝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为42%~58%;其次是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咏淑 吴甫成 吕焕哲 姚成胜
根据 1 981~ 2 0 0 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 ,选用危害较大的 1 0项污染指标 ,采用均值指数法对近 2 0年来湘江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对湘江干流不同河段水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湘江总体水质在 2 0世纪 90年代呈恶化趋势 ,致使污染加剧的主要因子是总大肠菌群、总磷、石油类和总汞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 ,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 ,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 ;在干流不同河段中 ,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 ;估计未来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还会加剧。因此 ,为确保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湘江污染治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关键词:
湘江 水质变化 污染指数 生态水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斯华 季凯文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早籼稻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西农户2015—2017年早籼稻生产数据,运用SBM模型对投入、产出变量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并测算各农户的生产效率。随后,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早籼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三年江西水稻生产效率逐年下降;水稻生产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方面存在效率损失的问题;土地规模、农家肥投入比例、种子价格和固定资产折旧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劳动投入和劳动力工资对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同地区
关键词:
水稻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伟峰 叶英聪 朱安繁 饶磊 孙凯 袁颉 郭熙
论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 a间江西省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江西省农田土壤pH总体呈酸化趋势,2010S江西省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5.24,较30 a前的5.77下降了0.53;全省酸化趋向西南,其中酸化最突出的地区为赣州市,其次是鄱阳湖周边,特别是南昌市、鹰潭市,pH降幅较大;赣北局部地区农田土壤pH有所上升。定量分析氮施
关键词:
土壤 农田pH 氮施用量 酸雨 江西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欢 陆伟婷 曹胜男 陈长青
利用数理统计及非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探求江苏省近20a气温和降水资源变化对稻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a平均温度(Tavg)、最高温度(Tmax)和最低温度(Tmin)年增加趋势为0.050℃、0.056℃和0.061℃,降水量(Prec)变化不明显。在近年气候变暖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呈显著缩短趋势(P<0.05),分别年缩短0.41d和0.70d,而生殖生长期年显著延长0.32d(P<0.05)。冬小麦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长短与该时段Tavg、Tmax和Tmin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稻生育期长短变化不大,呈现整体向后推移趋势。2000s与1990s相比,冬小麦生育期缩...
关键词:
气候资源 冬小麦 水稻 生育期 产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欢 周宏 孙顶强
本文利用江西省302户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从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传递的视角,分析信息传递渠道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宣传与农资经销商推荐是农户获取农药施用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传统邻里交流相比,政府宣传、农技培训和农资经销商推荐有利于降低农户施药次数,节约农药成本,且并未对水稻产量构成显著负面影响。本文认为有效的外部信息传递是实现农药施用减量控害的重要路径之一,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帮助农户及时获取相关农药施用技术信息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信息传递 农户施药行为 水稻产量 江西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长安 桂又华 贾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