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1)
- 2023(3510)
- 2022(2934)
- 2021(2709)
- 2020(2021)
- 2019(5152)
- 2018(4742)
- 2017(7751)
- 2016(4549)
- 2015(5191)
- 2014(5332)
- 2013(5603)
- 2012(5584)
- 2011(5299)
- 2010(5001)
- 2009(4231)
- 2008(3965)
- 2007(3128)
- 2006(2887)
- 2005(2654)
- 学科
- 济(19479)
- 经济(19474)
- 管理(11654)
- 环境(9639)
- 学(9055)
- 业(7763)
- 方法(7608)
- 数学(7072)
- 数学方法(6995)
- 农(5896)
- 中国(5658)
- 地方(5386)
- 企(5127)
- 企业(5127)
- 生态(4849)
- 资源(4457)
- 和(4432)
- 划(4418)
- 农业(4055)
- 财(3892)
- 规划(3649)
- 环境规划(3574)
- 经济学(3338)
- 贸(3224)
- 贸易(3222)
- 融(3213)
- 金融(3211)
- 易(3146)
- 业经(3109)
- 发(3017)
- 机构
- 大学(64366)
- 学院(63571)
- 研究(30729)
- 济(26182)
- 经济(25734)
- 中国(23641)
- 科学(21969)
- 管理(20944)
- 农(19091)
- 理学(17781)
- 所(17486)
- 理学院(17479)
- 管理学(17007)
- 管理学院(16904)
- 研究所(16336)
- 京(15740)
- 农业(14877)
- 业大(14847)
- 中心(13838)
- 院(11733)
- 省(10730)
- 科学院(10597)
- 北京(10377)
- 财(10355)
- 室(9790)
- 江(9764)
- 农业大学(9416)
- 研究院(9027)
- 实验(8889)
- 范(8846)
- 基金
- 项目(49043)
- 科学(37231)
- 基金(35938)
- 家(34836)
- 国家(34653)
- 研究(29771)
- 科学基金(27534)
- 自然(20342)
- 自然科(19749)
- 自然科学(19743)
- 自然科学基金(19353)
- 基金项目(19187)
- 省(18682)
- 社会(17855)
- 划(16927)
- 社会科(16870)
- 社会科学(16868)
- 资助(14763)
- 教育(12493)
- 重点(12209)
- 计划(11679)
- 发(11177)
- 科技(11126)
- 科研(10230)
- 部(10200)
- 编号(10100)
- 创(9377)
- 专项(9146)
- 创新(9075)
- 中国(8723)
共检索到104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圣彦 梁国付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是影响森林碳库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利用伊洛河流域中部地区洛宁县1983年、1999年森林植被类型图和1999年5月份的TM影像图,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被类型的面积变化,结果显示,森林面积从1983年的56320hm2增加到1999年的84750hm2。使用已经公开发表的植被碳储存数据估算了该地区植被碳储存量的变化,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83年1704 18MgC的增加到1999年的2727 6MgC,表明研究区是一个小碳汇区。
关键词:
植被碳储量 动态 洛宁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叔明
森林类型及其景观格局变化都会影响森林的碳库贮量。通过分析河南省洛宁县1983、1999年森林植被类型图和1999年5月的TM影像图,可知本区森林面积从1983年的56320hm2增加到1999年的84750hm2。使用植被碳贮存数据的相关研究结果,估算了本区的植被碳存量的变化,由1983年1704180kgC增加到1999年的2727600kgC,表明研究区是一个小碳汇区。
关键词:
植被碳贮量 动态变化 洛宁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航 刘康 吴金鸿
基于林业生态功能和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系统估算与分析青海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研究其近20a碳储量变化并进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碳储量为11 182 642.22t,占同时期全国总碳储量的1.98%,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中面积占较大比重的中龄林,其碳储量尚未达到最大,有较大发展空间;(2)青海省近20a天然林类型中碳储量较大的前4种分别是: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桦木(Betula)、杨树(Populus)、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表明这几种天然林在青海省森林植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集中分布对...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森林生物量 青海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传艳 周国逸 王春林 王旭
该研究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及广东省1994—2003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量化10年间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储量动态变化.其中OBPA是指疏林、竹林、经济林和四旁林.研究结果如下:1994—2003年广东省森林植被共固定碳41.67 Tg,碳密度增加了1.58 Mg/hm2;林下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占总碳库的38%~44%,凋落物层碳储量略大于林下层;不同类型森林的碳储量排列如下:针叶林>阔叶林>OBPA>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碳储量在11种林型中最大,南洋楹林最小;10年中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碳储量皆有增长,幼龄林碳储量大幅度减少,中龄林碳储量小幅度波动,其碳储量始终高于其他4个龄级;阔叶林固碳率...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森林恢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建华 赵庆良 韩晋仙 丁圣彦 李爽
文中运用盒子计数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洛宁县森林覆被类型及区域所有森林覆被空间分布的分维值 ,并讨论了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的分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覆被具有统计自相似性 ,是一类随机分形 ;分维是表征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空间结构信息的特征参数 ,值域为 0
关键词:
森林覆被 分形 分维 洛宁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琪 刘康 张慧
基于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布局分区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系统估算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大小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生态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陕西省乔木林碳储量为23852.704万tC,其中天然林占84.36%,人工林占15.64%;平均碳密度为30.919tC/hm2,小于全国平均值,森林发育水平较低是造成陕西省森林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天然林是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且天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碳密度普遍大于人工林;②陕西省从南向北自然地域的干湿条件,对森林植被碳储量整体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工林碳储量比重较大的区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光增云
利用2003年河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不同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河南省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的总碳储量为4 673.43万t C;阔叶林碳储量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89.5%,栎类和杨树2个树种占全省阔叶林总碳储量的72.3%;幼、中龄林的碳储量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79.5%;全省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3.64 t C/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雷渊才 曾伟生
利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回归模型估计法作为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计算方法,以树种含碳率作为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的系数,从单木归并到样地,从样地加权平均至省级区域,估算乔木林碳储量;以加权平均转换系数估算疏林地、散生木和四旁树的碳储量,以模型法估算竹林、灌木林的碳储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两大区;乔木林是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体;人工林碳储量在中国乔木林碳储量中比例超过15%;阔叶树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大于针叶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新良 曹明奎 李克让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六次森林清查资料,结合森林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分树种、分龄组的生物量—蓄积拟合关系,估算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六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3.8488PgC、3.6960PgC、3.759PgC、4.1138PgC、4.6563PgC和5.5064Pg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80年代以来,植被碳储量净增加1.8104PgC,平均每年以0.0823PgC的速率增加,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一直起着明显的CO2汇的作用。从碳密度的变化看,7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增长了3.001Mgha-1,其中幼龄林与中龄林碳密度分别增长5.2871Mgha-1和0.6022 Mgha-1,而成熟林碳密度却降低了0.7581Mgha-1,可见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主要来自于人工林的贡献,而且随着幼龄林、中龄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长,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差异显著,森林植被碳库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南地区,平均碳密度以西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为大,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强度密切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书志 薄乖民 丁骞 王伟 汪淑筠 王少明 闫毓斌 赵亮生
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2015年的资源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评估》,参考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与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为10 939.65万t,总碳储量为5 528.47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43.32 t/hm2,碳密度为72.43 t/hm2,碳交易的潜在价值为324 336.91万美元(JI)或490 559.61万美元(C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雷达 方晰 李斌 刘兆丹
为明晰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区域分布格局,基于湖南省2014年森林资源年度统计数据,结合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为145.23×106 t,其中阔叶林植被碳储量占47.52%,幼龄林和中龄林植被碳储量之和占69.49%;湖南省乔木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26 t·hm(-2)。(2)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96.95×106 t,其中乔木林植被碳储量占73.73%,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31 t·h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鑫 欧阳勋志 刘琪璟
利用"十五"期间(2001—2005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根据优势树种生物量扩展方程,估算江西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江西省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为263.87 Tg C(1 Tg C=106t),其中林分碳储量为214.70 Tg C。在11个地市中,赣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为70.11 Tg C,其次是吉安市、上饶市和宜春市。江西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26.27 t/hm2,林分平均碳密度为27.20 t/hm2,各地市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景德镇市最大,为31.65 t/hm2,其次为宜春市、吉安市和鹰潭市。各森林类型中,杉木(Cunninghamia...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怀良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再根据盐亭县近55年来(1949~2004年)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估算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但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很不稳定。植被碳储量以大春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70.80%);近期大春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小春作物所占比重则略有上升。今后该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维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植被碳储量的稳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作物单产、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适度扩大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焱 周旺明 于大炮 周莉 谷晓萍 吴志军 吴胜男 王晓雨 代力民
森林在全球和区域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变化对于估算碳收支与平衡有重要意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作为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不仅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且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具有重要影响。利用1988~2008年5期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一期、二期)等资料,基于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分析了长江上游天保工程区一期(2000~201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天保工程实施前后10a长江上游六省区市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变化以及长江上游天保工程区二期(2011~2020年)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天保工程区一期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高志亮 马莉娅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北京市不同时段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由1988年的532万t增加到2003年的852万t,平均每年以4.00%的速率递增,这说明北京市森林起着碳汇作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阔叶林碳储量的贡献最大,其中,栎类、杨树占主导地位;全市森林碳储量中幼、中龄林所占比重大,而且不同森林类型及不同龄级的碳密度均呈减少趋势。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和管理,将会使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