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4)
2023(15555)
2022(13538)
2021(13131)
2020(10729)
2019(25125)
2018(25191)
2017(46552)
2016(26338)
2015(30160)
2014(30546)
2013(29785)
2012(28112)
2011(25746)
2010(26021)
2009(23742)
2008(23083)
2007(20357)
2006(18355)
2005(16837)
作者
(75653)
(62455)
(62084)
(59104)
(39856)
(29932)
(28530)
(24495)
(23862)
(22670)
(21424)
(20900)
(19930)
(19899)
(19276)
(19058)
(18865)
(18307)
(17869)
(17863)
(15882)
(15454)
(14988)
(14269)
(14241)
(13991)
(13961)
(13898)
(12706)
(12492)
学科
(102514)
经济(102410)
管理(66570)
(63305)
(49277)
企业(49277)
方法(40627)
中国(36238)
数学(34949)
数学方法(34551)
(30238)
地方(27064)
教育(23893)
(23516)
(23148)
业经(23009)
农业(20144)
(19679)
(19604)
贸易(19586)
(18949)
理论(18785)
(17788)
银行(17744)
(17138)
(16899)
金融(16896)
技术(16669)
(16600)
(16321)
机构
大学(369823)
学院(365459)
(140183)
经济(136712)
管理(136641)
研究(131964)
理学(116392)
理学院(114890)
管理学(112886)
管理学院(112198)
中国(96740)
(82776)
科学(81381)
(67724)
(65878)
研究所(61307)
(59700)
中心(59018)
(58607)
师范(58159)
(56145)
北京(54054)
业大(52727)
财经(51287)
(47597)
师范大学(47311)
农业(46422)
(46417)
(46110)
教育(43072)
基金
项目(237927)
科学(185871)
研究(181447)
基金(166490)
(144075)
国家(142671)
科学基金(120461)
社会(109504)
社会科(103289)
社会科学(103263)
(94517)
基金项目(88581)
教育(87668)
(81034)
编号(77899)
自然(76503)
自然科(74596)
自然科学(74579)
自然科学基金(73188)
资助(68216)
成果(66248)
课题(56157)
(54864)
重点(54211)
(53156)
(49106)
项目编号(47033)
(45627)
创新(45547)
教育部(45403)
期刊
(164097)
经济(164097)
研究(121523)
中国(82944)
教育(68954)
学报(56160)
(54847)
科学(51982)
管理(50745)
(47551)
大学(42691)
农业(38576)
学学(38204)
技术(34592)
(34566)
金融(34566)
业经(27692)
经济研究(25351)
财经(24237)
图书(23826)
问题(21768)
(20664)
(20081)
理论(18778)
(17467)
(17399)
论坛(17399)
实践(17251)
(17251)
职业(17146)
共检索到57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彭阳红  
近10年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课程与教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和"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等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领域;理论思辨法是作者们尤为青睐的研究方法;专职研究人员的比例有了显著的增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作者的比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紧扣时代脉搏,研究规范不断增强,研究视野愈益宽阔,中国特色日益彰显。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还将有更大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将日臻完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汤建民  
科学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系统,既有宏观层次上稳定性的特征,又有微观层次上变动性的特征。从"变"与"不变"两个维度,以《中国高教研究》期刊近10年发表的论文为样本,以词频分析、共词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先进的文献计量学工具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国内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研究主题方面发展与演变的轨迹及其背后的部分规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刊物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瑞  安心  
从研究领域与研究层次两个维度对英国《高等教育季刊》近10年所载210篇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英国高教研究论文选题呈现五大特点:在选题方向上宽窄结合、在选题层次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选题性质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选题类型上新老结合、在选题范围上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赵应生  洪煜  
选择2000—2006年13种国际知名教育类期刊中涉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对其作者、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引用数等情况进行的抽样量化分析显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偏重微观应用研究,问题导向性显著;实证研究居于主导地位,研究方法比较规范,地区间差异显著,美英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突出。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应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以方法论突破为重点,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理论创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服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赵应生  洪煜  
通过对近三年教育类核心期刊中涉及高等教育的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情况进行的量化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研究领域广泛、问题意识凸显、微观应用研究得到重视、国际比较研究活跃等特点,同时存在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薄弱、院校研究较少、比较研究针对性和本土化较差等不足。为此,高等教育研究应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微观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规范政策性研究,增强比较研究的针对性和本土化,以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更好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宏强   李永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乔治·梅嫩德斯·加耶戈斯  吕培培  
本文通过对智利高等教育历史的简单介绍,系统论述了智利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整体特点,并根据整个智利社会的结构变革、体制变革,以及政治变革的趋势,分析了智利高等教育体系的未来走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元俊  顾坤华  
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有所增长,但数量仍然很少且不平衡,且大多集中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此,应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一方面,核心期刊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在选用稿件时去除官本位意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加强科研管理,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注重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奥立奇  刘娟  张凤娟  吴若茜  
本文旨在阐明高等教育期刊在传播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首先 ,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 ,主要是欧美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定义、性质的各种观点 ,以及欧美高等教育研究的差异。其次 ,重点介绍了欧洲主要的高等教育期刊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物的情况及各自的特点。最后 ,从作者、编者、读者三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高等教育期刊对于传播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目共睹的贡献。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周蜜  杨晓彤  
在统计分析了17家期刊的发文院校倾向、作者倾向、省域倾向、研究范式倾向和研究领域倾向后,进一步以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论文的研究范式为指标,对17家核心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将17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归为四大类:非专业化-实践经验性期刊、多元化-实践理论性期刊、专业化-实践理论性期刊和专业化-学术理论性期刊。四类期刊的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确实存在整合与分化两种张力,但两种张力都不具备单方面的优势,绝大多数期刊表现出统合两种张力的倾向。两种张力的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汇成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硕豪  张红  
通过选取2010—2014年13种SSCI收录的知名高等教育类和教育综合类期刊中的高等教育类研究论文,对其区域、机构、作者、关键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情况进行抽样量化分析显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研究对象以教学和学生事务为主导,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并举的局面;研究实力分布不平衡;等等。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应从本土向国际扩展;研究方法从不够规范向科学化方向转变;研究内容应从相对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北京青年报刊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在2003北京民办高等教育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未来走向,陶西平预测有四个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彦  洪成文  
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域特殊,拥有的优质高教资源最为集中,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且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研究数量不足,而且研究方法仍然相对落后,学术引领作用不强。首都高等教育赶不上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既定的事实。要提升研究水平,须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主题上要更加平衡;研究力量上要扩大和凝聚;重大研究课题上有追求持续性;有重大价值的研究应获得重视和奖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晓青  
讨论了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