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4)
2023(9445)
2022(7743)
2021(6924)
2020(5654)
2019(13192)
2018(13014)
2017(24671)
2016(13670)
2015(15629)
2014(16106)
2013(16068)
2012(15264)
2011(13877)
2010(13895)
2009(12552)
2008(12676)
2007(11930)
2006(10287)
2005(8860)
作者
(40996)
(34524)
(34436)
(33024)
(21676)
(16544)
(15742)
(13522)
(12892)
(12343)
(11685)
(11566)
(10974)
(10933)
(10903)
(10832)
(10761)
(10135)
(10129)
(9835)
(8776)
(8506)
(8431)
(7960)
(7870)
(7790)
(7767)
(7678)
(7070)
(6972)
学科
(58897)
经济(58851)
管理(38491)
(32539)
方法(25208)
(24880)
企业(24880)
数学(22163)
数学方法(21962)
(18424)
中国(16253)
地方(15255)
环境(14376)
(14101)
(13486)
业经(13019)
农业(12234)
(12047)
贸易(12042)
(11647)
(11074)
(10819)
(8969)
(8856)
银行(8831)
理论(8484)
(8383)
(8359)
金融(8356)
(7812)
机构
学院(198945)
大学(196831)
(78241)
经济(76368)
管理(72436)
研究(68684)
理学(61388)
理学院(60631)
管理学(59472)
管理学院(59102)
中国(51667)
科学(43960)
(42335)
(37318)
(35860)
(35343)
中心(32629)
研究所(32119)
(31813)
业大(31628)
农业(29314)
(28184)
财经(27983)
师范(27909)
北京(26838)
(25415)
(25168)
(25164)
经济学(23920)
技术(22743)
基金
项目(131460)
科学(101322)
研究(97783)
基金(91321)
(80054)
国家(79392)
科学基金(66112)
社会(59304)
社会科(55975)
社会科学(55955)
(53403)
基金项目(48731)
教育(45323)
(45092)
自然(41804)
编号(41724)
自然科(40630)
自然科学(40616)
自然科学基金(39818)
资助(36421)
成果(33853)
重点(30588)
(30414)
课题(29602)
(28546)
(27038)
科研(25365)
创新(25358)
计划(24361)
大学(24312)
期刊
(89826)
经济(89826)
研究(56535)
中国(41809)
(34077)
学报(32778)
科学(29115)
(27995)
教育(25325)
大学(24159)
管理(23682)
农业(22875)
学学(22473)
技术(18454)
(17484)
金融(17484)
业经(16447)
经济研究(14104)
财经(13231)
(12446)
问题(12176)
(11432)
图书(11249)
(10483)
资源(10378)
商业(9987)
技术经济(9852)
(9593)
理论(9273)
科技(9047)
共检索到29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遴选、建设及推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张逸云  
金融租赁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丰富金融供给、推动产业升级平衡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浙江省对金融租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本文简要分析租赁业发展趋势,选取在A股、港股和新三板上市的前十大租赁公司,以2019~2022年期间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重点对6家千亿级上市公司展开案例剖析,探索金融租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着力点和可行路径,为共同富裕目标增量赋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智泉  唐宏芬  冯强  
本文对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从概念上对低碳、近零碳排放、零碳进行区别。对技术理论进行分析,提炼近零碳排放技术特征,对低碳和零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低碳与零碳技术推动三大变革。探讨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总体规划,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五种典型区域类型。指出构建评价体系应在科学性、全面性、方向性、可行性的基础上考虑六大原则。对碳循环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实现国际市场共同追求的二氧化碳"零排放"与"碳中和",除了限制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这一抑制性路径外,更应寻找与开拓有利于实现减排与生产平衡的非抑制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扩大资源分布性最广的氢能源使用、通过技术创新有效进行碳捕捉并拓展更加广泛的商业化用途、加强储能步伐以消除风光等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过程的不稳定性,以及推进碳市场建设进而通过市场机制的灵敏调节达到对排放的总量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石自忠  袁龙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三农”实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认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把握好当前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研究提出加快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生产保供、国际资源利用、科技装备、经营体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增收、政策预期等方面对农业强国的内涵要求进行剖析,并提炼总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现实成效及面临的短板弱项。建议夯实国内农业生产保供基础,提升农业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构建富有竞争力组织力的经营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共同富裕,建立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城市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单元,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普及低碳理念入手,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倡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的低碳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亚莉  韩凤芹  
2012年1月,重庆南川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示范区之一,这对南川顺利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破解体制障碍等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南川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和劣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索从产销一体化的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依托产业园区集群发展四个路径建设农业示范区,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栋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长期深度脱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市场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总结国内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及现状,概述碳排放权市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及短板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尽快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履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全面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王晓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基于2009—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揭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和中东部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了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加强绿色创新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王晓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基于2009—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揭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和中东部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了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加强绿色创新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纳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齐林  彭桂香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从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等五个方面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鹏  
本文在尹世杰教授等经济学学界前辈对消费文化的界定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发展型消费文化的模式。从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义在于科学消费和目标在于和谐消费三个方面界定了其内涵,以消费文化构成的层次性为依据,从物质、制度和舆论三个层面阐释了发展型消费文化的建设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