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7)
- 2023(17258)
- 2022(14552)
- 2021(13523)
- 2020(11181)
- 2019(25329)
- 2018(25264)
- 2017(48454)
- 2016(26210)
- 2015(29292)
- 2014(29248)
- 2013(29244)
- 2012(27022)
- 2011(24455)
- 2010(24684)
- 2009(23001)
- 2008(22731)
- 2007(20490)
- 2006(18535)
- 2005(16634)
- 学科
- 济(115517)
- 经济(115383)
- 业(101256)
- 管理(83505)
- 企(82329)
- 企业(82329)
- 农(49189)
- 方法(45960)
- 数学(36223)
- 数学方法(35838)
- 业经(35376)
- 农业(33022)
- 中国(32019)
- 财(30949)
- 地方(27145)
- 制(22668)
- 务(21754)
- 财务(21682)
- 财务管理(21655)
- 技术(21553)
- 学(20949)
- 企业财务(20514)
- 和(20104)
- 理论(19907)
- 贸(19816)
- 贸易(19799)
- 易(19189)
- 策(18291)
- 划(17408)
- 银(17301)
- 机构
- 学院(380569)
- 大学(375334)
- 济(155998)
- 管理(154508)
- 经济(152723)
- 理学(132601)
- 理学院(131218)
- 管理学(129290)
- 管理学院(128592)
- 研究(127494)
- 中国(98639)
- 京(80895)
- 科学(77671)
- 农(73866)
- 财(70109)
- 所(64173)
- 业大(59738)
- 中心(58521)
- 江(58445)
- 研究所(57854)
- 农业(56543)
- 财经(55319)
- 北京(51143)
- 经(50217)
- 范(49373)
- 师范(48945)
- 州(47080)
- 院(45648)
- 经济学(44657)
- 经济管理(41914)
- 基金
- 项目(252125)
- 科学(199100)
- 研究(188244)
- 基金(181674)
- 家(157091)
- 国家(155570)
- 科学基金(134709)
- 社会(119101)
- 社会科(112563)
- 社会科学(112534)
- 省(100778)
- 基金项目(96965)
- 自然(86219)
- 教育(84464)
- 自然科(84203)
- 自然科学(84184)
- 划(82750)
- 自然科学基金(82684)
- 编号(78482)
- 资助(73505)
- 成果(62676)
- 发(57798)
- 重点(55632)
- 部(55093)
- 创(54203)
- 课题(53201)
- 创新(49971)
- 国家社会(48348)
- 业(48152)
- 科研(47310)
- 期刊
- 济(185532)
- 经济(185532)
- 研究(113239)
- 中国(77842)
- 农(73473)
- 管理(59597)
- 学报(57017)
- 科学(54938)
- 财(53924)
- 农业(49833)
- 大学(44181)
- 学学(41804)
- 教育(41508)
- 融(36809)
- 金融(36809)
- 业经(35942)
- 技术(34984)
- 经济研究(26762)
- 财经(26545)
- 业(25710)
- 问题(24441)
- 经(22715)
- 技术经济(20633)
- 科技(18823)
- 现代(18724)
- 版(18363)
- 图书(18244)
- 商业(17942)
- 世界(17743)
- 理论(17694)
共检索到578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邢世和 林文雄 杨居佃 廖镜思 林鸿荣
在剖析近郊丘陵谷地资源优势及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及方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谷地资源的多目标线性规划,通过对区域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及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以鱼鸭结合为龙头,稳定果园面积,发展高效种植业”的总体规划方案,采取低产幼龄果园改良、名特优苗木繁育、池塘高产养殖和建立高效种植制度等技术措施,对谷地资源实行立体动态综合开发,建立较稳定的近郊丘陵谷地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近郊丘陵谷地,多目标规划,农业综合开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邦展
由江苏省科委下达,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七五攻关项目——《宁镇扬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于1991年12月20日通过省级鉴定。在所设19个课题中,林、果、茶、牧等方面共取得了25个单项成果。其中有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的推广,为该地区新增经济收入37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缪建群 赵梅 黄国勤
[目的]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科技和农村社会等四个方面),结合南方丘陵山区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农业相关方面的专家,构建了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诊断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江西省莲花县为实证,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潜能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处于良性增长的态势,2000—201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10.25%;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综合指数0.78。[结论]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影响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农村社会,它对总体目标贡献了66.48%的障碍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贫困率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项国荣 王克林 谭云峰 陶云虹 刘新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丘岗地资源环境特征、利用现状及其地域差异,提出了综合利用,治用结合,以短养中,中短养长,倾斜开发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省及不同类型丘陵岗地农业开发利用方向、模式及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谢树春,赵玲
在对湖南中部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拟定目标 ,进行背景调查的基础上 ,划分了土地生态类型 ,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和设计的内容 ,制订了设计方案 ,包括 11个生态工程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技术 ,以及 3个农业生态工程区。 6年来 ,在示范区按照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 ,进行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紫色土丘陵 综合治理 湘中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千烟洲试验站(点)始建于1982年,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境内,北纬26°44',东经115°04',属典型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土地总面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在广西环江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植物所、广西环江县科技局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重点项目中的"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浩
4月19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北京通过验收。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亚热带生态所曾馥平研究员作的课题验收汇报,查阅了课题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秀
本文通过对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和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辛学兵 尹昌君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生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生理效应、产量效应及土地利用率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对比单作姜园平均可使生姜冠层叶温降低 2 .5℃ ,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1 6% ;对比清耕果园 ,可使0~ 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8.5% ;可使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1 6.6% ,苹果光合速率提高 1 0 .0 % ;生姜和苹果单位产量分别提高 3.1 %和 2 .0 %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值可达 1 .64,总体土地利用率可提高 6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继军 李慧 苏鑫 杜娜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通过对吴起县、安塞县和宝塔区共建的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米脂县等3个典型区域所代表的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运算,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外力作用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基本揭示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互耦合这一本质规律,但现状耦合模式并未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效果较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对系统耦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4和0.16,农业产业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28,即农业资源没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连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以后,我们把农业开发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综合治理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入手,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以治水改土为重点,实行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增产粮棉为主要目标,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到9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荣来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含义,指出,把农业综合开发仅仅理解为对未被利用及利用不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把农副产品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列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研究内容都是欠妥当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应以开发潜力的评价研究、开发模式的优化选择研究和类型区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结构的选择研究为重点。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开发潜力 开发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承红 陈健生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走向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川东北丘陵地区是西部地区特别贫困的山区,本文基于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特点及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经济 川东北丘陵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廷柏
本文分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1个地级市、89个县、164个村的农业结构状况及其由耕地型农业向非耕地型农业、非农产业型农业的演化规律;阐述了农业结构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农业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农业结构中主导生产项目或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现阶段农村经济的“二元循环”现象以及“二元循环比率”与农业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开创主导生产项目或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将有效地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